一個5歲的小男孩每天在幼兒園游逛,處處惹事,不停地打擾其他小孩子,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事物上超過5分鐘。
專業(yè)的老師可能推測出他的專注力被損壞了,耐心等待才是修復的方法。他的專注力好像上了一把鎖,耐心等待才能有機會打開。過度干涉只會愈演愈烈。
對某物產生巨大興趣具有偶然性,我們成人無法把握,所以孩子必須擁有自由。看上去似乎是某一事物長久地吸引了兒童,實際上,這種事物長久吸引的過程使兒童的內在產生了一種深入到自己認知深處的體驗。就像兒童突然發(fā)現山洞的寶藏,他只走進一半,但有一種未知的,預感到的喜悅在他內在悄悄地產生,所以他會有一種重新再進去的期待。這是一種人天然的能力。這個事件一旦發(fā)生,兒童就會被自己內在的這種碰觸到的新的感受和體驗激勵著,會重復這個過程。
兒童會進入到事物內在,深入到事物的深處,開始觸摸事物內在的法則。開啟兒童專注力的鑰匙可能是一個訂書機,一只小蟲子,一朵云,我們成人并不知道究竟什么可以使他產生興趣讓他啟動專注之門,所以環(huán)境必須是自由的。它在自由中必然產生。成人要做的是持續(xù)地保護這種專注力。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即時觀察到這種專注力,并保護兒童不受打擾。保持專注力的持續(xù)性。
成人無法規(guī)范兒童,如果你試圖規(guī)范兒童,那就意味著損壞和壓抑。
兒童跟著感覺走,跟著敏感走,跟著興趣走,就是跟著自己的精神胚胎走。敏感是兒童成長的階梯。兒童沿此走向完整。
只要兒童擁有自由,他就一定專注,擁有六年的專注,生命就擁有了自我創(chuàng)造的機會。
興趣是精神胚胎的導航,是生命的引領,它使孩子趨向于某事和某物,這是開始,是嬰兒真實邁出腳步的開始。兒童把注意力牢固地系在某事物上,使自己的感覺,心智全部地進入到事物中,這樣兒童就容易發(fā)現事物內在或是事物后面的本質和原則。只要兒童在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沒有一個不專注的。
興趣,注意力,專注力,生命的意志。
自由是教育的首要因素。
興趣是嬰兒智能發(fā)展和一切關系的起始,也是專注力和意志產生的起始。沒有興趣,一切都不存在。所以,毀掉一個人,就從毀掉一個人的興趣開始,那一定非常成功。因為這樣很容易使一個人自己放棄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別人讓他放棄。如果你聽到:這個人對什么都不感興趣!那這個人就是一個乏味的人,這可能是一個最嚴重的評價。
長久的興趣就是注意力,專注力。
這也讓我想到為什么金寶貝的課程要一直倡導“follow kids lead”,因為孩子的注意力是它認識世界的秘密武器,你一旦破壞,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