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diào)油是提供人們所需脂肪的重要來源,包括植物油和動物油,總體上動物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高應少吃。雖然橄欖油、油茶籽油等植物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對人體健康有利,但它們都能提供同樣的能量,吃多了一樣會剩余能量,同樣也要控制使用量。烹調(diào)油攝入量不宜超過25g或30g。目前,我國居民平均烹調(diào)油的攝入量超過40g,需要注意減少烹調(diào)油的攝入。
合理選擇有利于健康的烹調(diào)方法,如蒸、煮、燉、燜、拌和急火快炒等減少烹調(diào)油的方法;堅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總量,養(yǎng)成用控油壺的習慣;遠離反式脂肪酸如氫化油、人造黃油,盡量少吃含有氫化油的食物如餅干、蛋糕、面包等;經(jīng)過烹調(diào)油煎炸后的食物能量會增加許多,因此,油炸食品也不宜多吃。這些都是幫助我們減少烹調(diào)油攝入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控制攝入烹調(diào)油的習慣,對防治慢性病大有好處。
長期高鹽飲食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也大大增加,并且超重和肥胖者的血壓對食鹽更加敏感。人體需要的鈉主要從食物和飲水中來,食鹽、醬油、味精、醬和醬菜、腌制食品都可提供較多的鈉,肉類和蔬菜也可以提供少量的鈉。我國健康成人一天食鹽的攝入量建議是6g,大約是一啤酒瓶蓋的量。
要減少食鹽的攝入量,首先要自覺糾正口味過咸而過量添加食鹽和醬油的不良習慣,對每天的食鹽攝入采取總量控制,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如果制作菜肴的時候用了醬油和醬類,就應按比例減少其食鹽的使用量;不習慣減鹽食物口感者,可在烹制菜肴時放少許醋或檸檬汁,提高鮮味,幫助適應少鹽食物;少吃方便食品,咸肉、火腿和香腸等加工肉類、奶酪、咸零食和方便面等;盡可能選擇新鮮食物;可選擇低鹽的醬料和調(diào)味品;用水稀釋高鹽醬料;可用鉀鹽代替部分鈉鹽,不過腎功能和心功能不良者,鈉鉀攝入量由醫(yī)生給予指導。
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是導致肥胖的危險因素,尤其是對于純熱能的糖要限制其攝入量。白糖、糖果、甜食、糕點、水果、含糖飲料和蜂蜜中的游離糖不僅會導致青少年的齲齒、肥胖,還可能與2型糖尿病有關。
有些人群經(jīng)常吃含糖高的糕點,經(jīng)常喝咖啡并多加糖,經(jīng)常喝含糖飲料,烹調(diào)時喜歡加好多糖。為了降低多吃游離糖對健康帶來的危害,要少吃含游離糖高的糕點、飲料,烹調(diào)時少加點糖。除了白糖、紅糖等純糖分外,不少加工食品中如八寶粥、冰淇淋、奶油蛋糕也含有較多隱形糖,因此在選購包裝食品時,要先看看它的食品營養(yǎng)標簽,選購低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