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確很多事情,而且這些事情好像不僅多,而且很雜,很費時間和腦子,只要你稍不小心就可能會后閃失或者失誤,這個時候的人內心一定會有焦慮感、緊張感,甚至一個人的一天生活與工作都有可能被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攪得亂七八糟,內心極不平靜。這是一種客觀的現(xiàn)狀,我們無法改變,我們也只能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以何種心態(tài)去應對呢?僅僅應付了事嗎?行嗎?
我以為不能采取應付的態(tài)度,而是要靜下心來仔細地梳理一下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的頭緒,確定哪一個事情是最重要的,哪一個事情是必須立即,馬上完成的,確定完之后,就得想辦法去把這件事盡最大可能去做好,這個時候什么怨言,什么牢騷都得擱置一邊,因為說了也沒有,說了還可能影響甚至破壞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就得集中精力思考有沒有最好的方法來完成那件事情,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來完成那件事,而且還要以不出差錯,甚至最好的效果來完成。既然我們是生活在這個社會里,很多事情不可能是按照我們自己的意志來做的,很多事情就是那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狀態(tài),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職責決定了自己必須去做那些事情,自己是不可能逃脫這些事情的,既然如此,還不如用心、想辦法去做,反正都要做,與其應付了事去做,還不如認認真真去做,因為最終別人還是要看我們做事的效果的。一旦我們有了這樣的心態(tài),我相信,處于那種事多且雜的狀態(tài)的時候的我們是可以暫時擺脫那種不良情緒的干擾的,是可以相對提高工作速度與工作效率的,這樣的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是幫助我們省出了一些業(yè)余時間。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是那種被動、一百個不樂意的心態(tài)面對那種雜七雜八的事情,可能我們把自己的很多時間都投入其中,但是因為心態(tài)情緒調整得不夠到位,我們在那種情景下,很可能是處于一種相對胡亂甚至有點麻木的狀態(tài)之中,頭腦不夠清晰還不算,內心還有一百個牢騷,千萬個咒罵,這樣的狀態(tài)又怎么可能真正把一些需要動腦筋思考想辦法才能夠做好的事情做好呢?最終的結果會是什么?事情不能按照布置的要求完成不說,還可能出不少差錯、失誤,最終是挨批評。有這個必要嗎?反正時間都要搭進去,反正這些活本來就是自己要做的。
做一個心態(tài)平和的人,做一個頭腦清醒且冷靜的人,在目前這個社會里顯得十分重要且必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