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三天的半期考終于結束了,學生總算長出一口氣,出完氣之后,他們又得面對下一步的事情:公布成績。學生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都希望自己能夠少花力氣又能夠考出好成績,但事實是殘酷的,沒有真正付出與努力,或者考前并不是那么用功認真的學生不得不面對一個現(xiàn)實:成績很不理想。
不少學生考后來找我問成績,這個時候,我能夠說什么呢?考得好的,我會真誠地表揚他們,由衷地贊美他們考得不好的,我會找出他們在某個方面比較好的地方,但也會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要去努力的方向。當然我還必須提醒這些高二學生們:有付出總有回報,偷懶一定會受到懲罰。事實也是如此,相當一部分學生考前我就告訴他們:如果平時的學習不能扎實細致,不能把那些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把握好,到考試一定會露餡,一定會吃虧,考試的過程也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我希望這次考試能夠讓那些學生吸取教訓,能夠及時調整自己未來的學習狀態(tài):包括態(tài)度、時間安排、方法策略的調整。半期考成績的高低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但對于學生卻有著非凡的意義: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學習狀態(tài)的檢測與評價,既是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水平的檢測,這是一定得給學生再三強調的,如果學生能夠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并且進行深刻的反思,必將對他今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對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效果的檢驗;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作為老師我也必須根據(jù)此次考試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進行相對細致而全面的分析與思考:該如何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該如何幫助學生逐漸樹立學習的信心?該如何指導學生更高效地學習?
面對現(xiàn)實,作為老師我得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必須清楚未來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不僅僅要做學生的工作,還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