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
這是一個哲學(xué)命題,最早是由公元前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柏拉圖提出的。
生命有起源,文化有起源,博物館帶給我們的是歷史的印記,是時光的縮影,是時間的長河,是文明的傳承!
由湖北省博物館和意大利羅維戈研究院、威尼斯國立考古博物館等中意兩國11家單位聯(lián)合,近期在湖北省博物館成功主辦了“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
180件展品從意大利專門從事古埃及考古研究的8家博物館、圖書館、研究院精心挑選,包括戴有鍍金面具的男性木乃伊、描繪亡靈死后前往冥殿的彩繪墓碑、來自底比斯神廟祭司的彩繪人形棺等珍貴藏品。展覽以宗教和藝術(shù)為主題,依照歷史發(fā)展的線索介紹了古代埃及地區(qū)的王朝更迭、宗教哲學(xué)、文化演變以及建筑、繪畫等藝術(shù)形式的發(fā)展,力圖呈現(xiàn)古埃及尼羅河兩岸的社會生活風貌,探索古埃及人復(fù)雜的精神與宗教世界。
展覽分為尼羅河的贈禮、眾神傳說、復(fù)活的密碼、歷經(jīng)時間沉淀的埃及社會、永生傳說五個部分。
一、尼羅河的贈禮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qū),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
《埃及記述:古代》第2卷 1821年威尼斯大學(xué)人文圖書館
《埃及記述:古代》第3卷 1821年威尼斯大學(xué)人文圖書館
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了整個古埃及歷史。而古埃及是人類最先產(chǎn)生宗教崇拜的地區(qū)之一,最重要的宗教中心有四個:赫利奧波利斯、孟菲斯、赫爾摩波利斯和底比斯。很多人知道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知道古埃及文明的標志“埃及金字塔”,但對于埃及的文化、歷史、特別是宗教幾乎一無所知,展覽則帶我們走近了古埃及文明。
關(guān)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統(tǒng)稱,國際上尚有爭議。廣泛流傳的分別是古巴比倫(位于西亞,今伊拉克)、古埃及(位于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亞,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位于東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今中東地區(qū)),一直是一塊比較神秘的國度,直到拿破侖用大炮打開其大門,并帶領(lǐng)大批科學(xué)家進行考查,并掠取大量文物后,古老而輝煌的歷史和文化才被世人所知曉,并震驚了整個世界。于是世界列強們蜂擁而至,進行大量掠奪和破壞。這一點與我國清朝如出一轍,當國家自身衰落后,就會遭到外國強盜的入侵。
古埃及文字與畫,是古埃及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她的載體??脊艑@一文化寶庫的開啟,是通過破譯她的象形文字而實現(xiàn)的。
方形雕塑(公元前664年至610年)威尼斯國立考古博物館
小金字塔(公元前332至前30年)特里亞斯特藝術(shù)博物館
展覽中展出的物品,全部都是珍貴的文物,沒有仿品,就連木乃伊也是真的,只不過她不是貴族身份。
這些展品之于我們,是建筑,是歷史,是藝術(shù),更是對遠古信仰的一種遙想,和心靈的祭祀;帶給我們無盡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