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壇子肉的做法
漢源壇子肉是漢源特產(chǎn),其實也是全球很多地方傳統(tǒng)上保存肉類的方法,各地叫法不同,做法都類似。壇子肉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 碼味
先將豬肉清洗干凈,滴干表面水分后抹鹽和香料,很多貧窮人家就只抹鹽和花椒,甚至只抹鹽,碼味大約24小時,撈起晾干備用。
第二步 油炸
用肥肉煉豬油,或者直接用以前煉好的豬油下油鍋燒燙,再把上一步晾干的豬肉下油鍋炸一下,注意不要炸久了,油溫也不要太高。
第三步 裝壇
把炸好的豬肉放入事先用高度白酒搽過內(nèi)壁的壇子,層層碼放好,再加入滾燙的豬油,使豬油沒過豬肉。
第四步 封壇
用塑料布或油紙封住壇口,注意要扎緊,使壇內(nèi)外空氣不能流通。
壇子肉為什么不會壞呢,這是因為豬肉經(jīng)過油炸后,殺滅了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等,壇子事先也用酒精消過毒,壇子內(nèi)壁與豬肉都沒有活的微生物。裝壇后再密閉,外面的微生物也無法進入壇內(nèi),沒有活的微生物,豬肉就不會腐敗變質(zhì),也就不會變壞,至于某些時候出現(xiàn)腐爛的情況,那往往是由于原先壇內(nèi)微生物沒有被全部殺死,或者密閉不嚴,微生物隨空氣進入壇內(nèi)造成的。
壇子肉是過去先民在技術條件十分簡陋的情況下,在長期生活實踐中通過摸索找到的保存食物的方法,雖然他們不懂微生物學,但卻在壇子肉的制作過程中正確利用了微生物學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