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正能量的詩,小學(xué)生人人會背,它是怎么'殺'死趙明誠的
在唐詩宋詞的詩意之海,撈上一首正能量的作品并不難,截獲一位一葉扁舟垂釣孤獨的漁客也不難,難的是找出這片海洋里的美人魚。從古至今女詩人本就鳳毛麟角,而優(yōu)秀的女詩人更是屈指可數(shù):卓文君、謝道韞、上官婉兒、李冶、薛濤、李清照——她們幾乎都是因為凄美的愛情才被后世所銘記。要么是異地兩隔,要么是錯遇渣男,要么是愛而不得,總之女人的句子總是帶著一股濃濃的思,一種深切的念,雖然這不能算作負(fù)能量,但要把她們與正能量掛上鉤并不容易。
尤其是千古才女李清照,她深得李白真?zhèn)?,總處于酩酊大醉的虛浮狀態(tài),甚至不惜'誤入藕花深處',即便結(jié)婚后仍不改舊習(xí),日日'東籬把酒黃昏后',還能聞到暗香盈袖已然是海量。酒興催發(fā)思情,為了一訴衷腸,李清照什么都寫的出來,于是千古名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問世了。
總之,講她是癡情女子也好,說她是情詩巨人也罷,我們很難把氣節(jié)與之對應(yīng),很難將正能量的標(biāo)簽張貼到她身上去,但是有一首詩卻例外,李清照少有的為大宋江山擔(dān)心了一把,就寫下了一曲千古絕唱,并且憑借此詩'殺'死了丈夫趙明誠。這是怎么個故事?
其實,最開始的趙明誠滿足了李清照所有的愛情幻想,她本以為要和這位帥氣的書生攜手共度一生,然而再美好的愛情在現(xiàn)實面前,仍然不堪一擊。靖康二年,金兵南下入侵大宋,砸爛了瓊樓玉苑,擄走了徽欽二宗,更在大宋百姓心中留下了無法抹去的陰影,從此宋人'談金色變'。
皇帝被請走了,日子還是要過,趙構(gòu)匆匆建立起南宋朝廷,并著手于構(gòu)建組織架構(gòu),就在這時趙明誠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建康知府。既然宋廷能夠委以重任,趙明誠本該'出師未捷身先死',可懦弱的他卻選擇了茍且偷生。一日,建康城爆發(fā)叛亂,身為第一把手的趙明誠不僅不領(lǐng)導(dǎo)平叛,反而臨陣脫逃,順著城墻根滑下去跑了!
事后,趙明誠掉了烏紗帽,但未被處斬,然而另一邊的李清照卻比他死了還難受,她有感于丈夫的無恥,憤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
《夏日絕句》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常年入選小學(xué)課本,相信大部分小學(xué)生都能倒背如流,但知道它背后故事的人卻不多??此坪唵蔚乃木湓?0個字,卻引用了三個典故:其一,'人杰',出自漢高祖劉邦之口,他贊揚蕭何、張良、韓信等是'人杰';其二,'鬼雄',出自屈原在《國殤》中的名句'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其三,霸王別姬,項羽無顏愧對江東父老,因此絕不茍且偷生,而在烏江江畔自刎而逝。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清照那震徹千古的才情:她沒有一字談及當(dāng)下之事,皆是借古諷今,皆是'指桑罵槐',以項羽悲壯的故事來諷刺南宋和趙明誠的無恥行徑,且言辭極其犀利,力透胸臆,直指脊骨,比男兒氣魄更強(qiáng),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凜然正氣。
然而,李清照鞭笞得越是到位,諷刺得越是徹底,讀到這首詩的趙明誠,他心里的悔恨與羞恥就越是劇烈。于是在某個午后,趙明誠終于敢去翻看妻子寫下的文字,果然備受打擊,心如刀割,不久后便撒手人寰??梢哉f,趙明誠的離世與《夏日絕句》不無關(guān)系,或許他心里還尚有作為一位文人的羞恥心,還有對李清照僅存的愛,所以他才會命喪此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