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數(shù)人都用5.10.30幾條均線,所以它就變的沒什么用了,經(jīng)過實踐本人一直沿用如下均線:
a、日.周.30分鐘.60分鐘用5.13.34.60.90.120這幾條均線;
b、5分鐘用48.96.120幾條均線;(當幾條均線在低位粘合,一放量且OBV明顯上升為買入點)
c、成交量用5.13作為參數(shù);
d、尋中期大底還要用至20.40.60。
其中本人最看重的是60和90日均線,因為這兩條均線是行情開始與結(jié)束的轉(zhuǎn)折點。當股價長期下跌,形成空頭排列,A:一旦某一日股價放量向上穿越60或90日均線,證明一輪行情拉開序幕,幾乎所所有的股票都是這樣(但此時不要輕易跟進,最好等它上沖回落,再次落在60日線上方,量縮到很小,再跟進不遲)。所以一開始,要關(guān)注那些率先啟動的,它們往往是熱門板塊或行情的急先鋒;B:60日(90)日均線下方的5日與13日的抬高的3次金叉,底部確立,本人謂之"尋底寶".
突破單峰密集:當股價長期下跌,在低位形成低位單峰密集(此時不易跟進,假突破很多),某日放量突破超過10%,可以跟進。
此法要訣,在大盤每天都有很多漲停板的股票時,且具有連續(xù)性的時候適用,不太適合目前的指數(shù)漲個股跌的怪現(xiàn)象時期。從單峰密集起算有30%的漲幅,先獲利了解,待回檔重獲支撐可再次跟進。
圓頂變圓底線:當股價放量突破,強勢回檔, 5日與13日均線從高位死叉再次向上金叉(以不粘和為最強勢),過前頭部的(有放量和不放量兩種,以不放量為更佳)。
低位平臺黑馬(成功率100%)當股價由長期下跌,在60日均線與90日均線上方,中間或下方構(gòu)筑小平臺(震幅越小越好),多條均線粘和,一時向上突破,即時跟進;
買賣股票短線看K,趨勢看均線,異動看成交量,頂部看RSI。當然,最重要的是認清形勢,對趨勢的把握。對個股重要支撐點和壓力點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