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氣
“年解貢茶一百擔”,曼松茶,因貢茶而名,聲名遠播,其種茶歷史源遠流長,產(chǎn)量極低,價值連城,骨灰級普洱茶發(fā)燒友倍為推崇!在整個普洱茶當中應(yīng)屬于極高品質(zhì)!
地理位置
曼松自然村隸屬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勐臘縣象明彝族鄉(xiāng)曼莊村委會,屬于山區(qū)。位于鄉(xiāng)政府東邊,距離 村委會12.00 公里,距離鄉(xiāng)政府12.00公里。國土面積26.52平方公里,海拔900.00米,年平均氣溫27.00 ℃,年降水量1,700.00毫米,適宜種植茶葉等農(nóng)作物。
曼松相關(guān)
曼松原屬倚邦區(qū)第一鄉(xiāng)轄區(qū)內(nèi),歷史上,有曼松老寨,居住著香唐族,善種茶,由于曼松茶的品質(zhì)好,被列為貢茶。 “年解貢茶100擔”,曾因貢茶而名,聲譽遠播,不僅給當時的倚邦區(qū)帶來了榮耀,而且促進了當?shù)氐牟枞~產(chǎn)銷,曼松新寨,新寨海拔900米,有山民32戶170多人,主要是香唐族,是七年前從曼松老寨搬下來。曼松河(海拔870米),登曼松山頂叫“王子山”。“王子山”因歷史上住著一個朱姓的王子而得名。曼松茶因種種原因,如今已經(jīng)很少了,只是在王子舊居周圍,稀疏生長十多棵喬木型的大葉種茶樹,往昔的興旺氛圍已成歷史,剩下的王子舊址,也僅存很少的一排奠基石臺,其地理位置是:北緯22°,8東經(jīng)101°,海拔高度為1375米,每年曼松貢茶產(chǎn)量極為稀少,根據(jù)當?shù)乩习傩照f年產(chǎn)不過10來公斤在普洱中是頂級精品.
曼松貢茶,因清朝時作為進貢首選而得名。 一般以為班章是普洱茶中名氣最大,價格最貴的,殊不知曼松茶的價格,在班章茶還不為人所知的時候就一直是最貴的。只是由于產(chǎn)量只有200多公斤,無法產(chǎn)生市場效應(yīng),所以名氣反而很小,知名度遠遠不如那些大家耳熟能詳?shù)牟枭?,只在少?shù)玩家的心目中視為珍寶。
茶園介紹
曼松茶園茶樹的稀有: 正宗曼松茶數(shù)量很少,年產(chǎn)量也就是200公斤左右,其中春茶僅40公斤左右,都說物以稀為貴,那自然是稀有的了。曼松茶園為曼松的王子山、背陰山,還有一處是靠近曼臘的一個傣族寨子附近(數(shù)量都偏少)
茶品特征
曼松茶入口幾無苦澀,口感協(xié)調(diào)飽滿,飲之通透圓潤,入口暗香涌動,含而不露,飲后生津不斷,口舌舒適,茶韻留存持久,算是普洱茶中佼佼者!
曼松王子山相關(guān)傳說
第一個版本傳說: 曼松有一座有名的“王子山”,但卻有兩個傳說。當?shù)毓_的傳說是:清康康熙年間,吳三桂剿滅南明李定國,南明家族逃散時,一位16歲少年在家仆幫助下,避開官兵追殺,逃往曼松投靠貢茶王之孫。貢茶王的孫子一家為掩護該少年,對外謊稱其是“患怪病的義子”,舉家遷往四家寨避難。16歲少年死后,貢茶王之孫才向曼松人公開其真實身份:該少年是南明王朱由榔的王子,并帶村人將其埋在山頂,還為王子墳挖了防護溝。此山便被稱為“王子山”。
第二個版本的傳說:南詔國王從始祖細努邏到最后一代舜化止,前后經(jīng)歷165年,歷十余代王。南詔國統(tǒng)治范圍廣及今云南全境和貴州、四川、西藏,以及越南、緬甸的部分土地,必然派出使臣管轄各地。今曼松所在的象明彝族鄉(xiāng),在南詔時,不屬于最邊遠的地區(qū)。導致南詔覆滅的鄭買嗣(南詔權(quán)臣),從通海、元江一帶發(fā)兵,南詔王子逃難的路線應(yīng)該是從景東、普洱到倚邦,順河谷南逃至曼松的彝族聚居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