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是家長最傷腦筋的事。如何對待孩子的“任性”,不同的做法會得出不同的結果,舉例:一場盛大的演出即將開始,孩子跑上舞臺,扭腰擺臀,獨自“表演起來”,這時候,舞臺顯出一陣小忙亂。
第一種做法:負責舞臺管理的人員找保安人員把孩子硬拽下來,一陣呵斥,家長把孩子擱在大腿上,打屁股....一個熱愛舞臺表演的未來的表演藝術家從此消失,孩子帶著怨恨和叛逆的精神長大。
第二種做法:主持人帶著調侃贊美孩子“熱場”,家長當著眾人的面給孩子鼓掌,孩子“表演”一陣后,被家長哄下臺,然后,對孩子的表演進行激勵、贊揚,說“如果你今后加強練習,也可以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表演精彩”“只要努力,你也可以成為明星。”......若干年后,一個極具表演天賦的新星或許會冉冉升起。
孩子的成長,如同從小溪流到大江大河,需要家長疏導,而不是凡事阻止。只要是健康向上的興趣和愛好,家長都可以因勢利導,從發(fā)現(xiàn)開始,注意培養(yǎng),相信那些“任性”的孩子會水到渠成地成才。但是,家長也不可一味地叢恿、支持孩子不恰當的“任性”。為此,針對孩子的任性,專家給出以下意見:
(1)從小培養(yǎng)并及時督促。從孩子能理解大人的話時開始,就注意幫助孩子逐步學會正確評價和判別自己行為的適宜度,即讓孩子慢慢明白,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一般來說,孩子比較小時,自制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生活習慣上的問題,如規(guī)定孩子有規(guī)律地生活作息,讓孩子按時就寢,準時起床,按時吃飯,按時做作業(yè)及游戲,按時完成父母指定的家務等。開始時可能會有些困難,但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在父母的督促下學會控制自己、約束自己,并養(yǎng)成習慣。
(2)可以適當制定一些行為規(guī)則。父母可為孩子制定一些衛(wèi)生習慣、勞動習慣、家規(guī)等行為準則,并利用校規(guī),作為對孩子行為的約束,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須注意的是,這種行為準則不能過度或過于詳細,否則會損害孩子的獨立性。孩子過于“聽話”,不利于他的成長,這樣的孩子往往缺乏創(chuàng)造性和開拓性。父母只要抓住主要問題就可以了,待孩子慢慢長大后,再注重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教育。
(3)啟發(fā)孩子的自覺性。孩子自制力的發(fā)展是和孩子的自覺性、堅持性等相聯(lián)系的。父母要啟發(fā)孩子的自覺性,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堅持體育鍛煉,獨立完成作業(yè),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意志品質。
(4)要有足夠的耐心。當孩子出現(xiàn)缺乏自制力的行為時,父母一定要冷靜,要耐心說服,同時父母也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是否采取了令孩子心悅誠服的態(tài)度和方法,并檢查規(guī)定是否有些規(guī)定過頭了,過于束縛了孩子等等。只要父母不粗暴地對待孩子,而采取生動活潑、寓意深刻的故事耐心說服孩子,孩子是會改變一些不良習慣的,并逐步成為一個具有較強自制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