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通電就會開始轉動,那怎樣才能使電動機向相反的方向轉動呢?
其實很簡單——改變電流方向,同時就改變了磁場方向。磁場方向變了,電動機的轉動方向就會隨之改變。
因此,想讓電動機向相反的方向轉動,我們只需要改變電動機的相序即可。比如相線按照A,B,C的順序連接時,電動機順時針轉動;那么我們按照C,B,A的順序連接,電動機就會逆時針轉動。
最主要的元件是接觸器▼
接觸器的接線柱很多,但其實只有三類:常開觸點、常閉觸電和線圈。
線圈通電與否,決定了常開觸點和常閉觸電的狀態(tài)——線圈不通電時,常開觸點斷開,常閉觸電閉合;線圈通電時,常開觸點閉合,常閉觸電斷開。
常開和常閉在接觸器上的標識為NO和NC,很多人容易將二者混淆,這里告訴你們一個好記的方法:O就是Open(開),C就是Close(閉)。
線圈的接線柱標識為A1(進線)和A2(出線),有些接觸器上面會有兩個A2,這只是為了接線方便,使用時任選一個A2進行接線即可。
接觸器上的L1,L2,L3和T1,T2,T3是接觸器常開觸點,L是進線,T是出線。這種常開觸點需要接在主回路中——也就是直接為電動機提供電源。它與標識為NO的常開觸點沒有區(qū)別,之所以要區(qū)分開,純粹是為了好區(qū)分主回路和控制回路。
按鈕
按鈕有三種——啟動按鈕、停止按鈕和互鎖按鈕。所有按鈕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按下按鈕后內部發(fā)生改變(原本斷開的現在閉合,原本閉合的現在斷開),松開手以后按鈕會自動恢復原狀(原本斷開的就恢復斷開,原本閉合的就恢復閉合)。
啟動按鈕原本是斷開的,停止按鈕原本是閉合的?;ユi按鈕中有一對接線柱處于常開狀態(tài),一對處于常閉狀態(tài),按下后,常開閉合,常閉斷開,松開后恢復原狀。
保護裝置
過載(短路)保護:熔斷器、熱繼電器、斷路器。
主回路是為電動機提供電源的,我們先來看一下▼
圖中的QS是斷路器,FU是熔斷器(這個圖沒有FU,下面的圖中會出現),FR是熱繼電器,都是保護元件,我們不需要管它。
注意看KM1和KM2的相序,當接觸器常開觸點KM1閉合后,接在電動機上的相序是(從左至右)L1,L2,L3;當另一個接觸器的常開觸點KM2閉合后,接在電動機上的相序是(從左至右)L3,L2,L1。上文已經說過了,改變相序就能改變電動機的轉動方向。因此,KM1閉合和KM2閉合,兩次電動機轉動的方向是相反的。
那么如何讓接觸器的常開觸點閉合呢?這就需要用到控制回路了▼
我們看啟動按鈕SB2,閉合后接觸器線圈KM1(就是按鈕SB1下面那個方塊)通電,通電的同時,主回路中的常開觸點KM1閉合,電動機開始轉動。SB3是另一個啟動按鈕,按下之后常開觸點KM2閉合,電動機朝著相反的方向轉動。
但是這里會出現兩個問題,不知大家發(fā)現沒有:
問題一,啟動按鈕按下后線圈通電不假,但是松開后電路就會斷開,無法讓電動機持續(xù)工作。因此就引入了接觸器的另一個常開觸點——控制回路中的常開觸點KM1和KM2。這兩個觸點分別與兩個啟動按鈕并聯。
這樣一來,當線圈KM1通電后,主回路中的常開觸點KM1閉合的同時,控制回路中的常開觸點KM1也會閉合。因此此時即使啟動按鈕SB1斷開了,整個電路依舊可以持續(xù)通電(SB2也是一樣)——這種啟動按鈕和接觸器常開觸點并聯的方式,就叫“自鎖”。自鎖的目的是與啟動按鈕協(xié)同作業(yè),保證電路中有持續(xù)電流。上面那張圖已經做了自鎖。
問題二,麻煩大家翻上去再看一遍電路圖,常開觸點KM1閉合或者KM2閉合都可以使電動機轉動,但是兩個常開觸點KM1和KM2同時閉合,相線L1和L2就會連在一起,造成短路。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我們在控制回路中加入了常閉觸點KM1和KM2。當接觸器線圈KM1通電后,與接觸器線圈KM2串聯的常閉觸點KM1就會斷開,這樣即使按下啟動按鈕SB2,接觸器線圈KM2也不會通電——這種通過將A接觸器的常閉觸點與B接觸器的線圈串聯的方式,就叫“互鎖”,又叫“聯鎖”?;ユi的目的是讓兩個接觸器互相牽制,防止兩個接觸器同時工作。
把設計好的控制回路與主回路接到一起,就得到了下面這張圖(▼
此時我們已經可以實現對電動機正反轉的控制了,但依舊有一點點不足——無論是KM1正在工作,還是KM2正在工作。想要改變電動機轉動的方向,必須先停止——按下停止按鈕。作為一個懶人,我們怎么能允許這么麻煩的操作產生了?于是就出現了互鎖按鈕▼
這里標注了數字,其中數字4和數字8同屬于按鈕SB2,數字7和數字5同屬于按鈕SB3?;ユi按鈕的特點還記得吧——不記得就翻上去再看一遍。
此時當接觸器KM1正在工作時,按下啟動按鈕SB3,數字5處的常閉觸電就會斷開,接觸器線圈KM1就會斷電,同時數字9處的接觸器常閉觸電KM1閉合。此時接觸器線圈KM2就會通電,常開觸點KM2閉合——不需要按停止按鈕,就可以直接切換正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