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臺北故宮博物院繪畫典藏精品 (三)
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
卷紙本水墨畫縱:33公分橫:636.9公分
黃公望(1269-1354),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字子久,號大癡,又號一峰道人,晚號井西道人。父母早逝,繼永嘉黃氏,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黃公望子久矣?!挂蚨盅?。與吳鎮(zhèn)(1280-1354)、倪瓚(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稱為「元四大家」。 至正七年,年歲漸老的黃公望回歸浙江省富陽縣富春鄉(xiāng),同門師弟無用師同往,黃氏為無用師描繪富春山景色,到至正十年(1350),歷三四年方完成,時黃氏八十二歲,是其傳世最重要的作品。 幅中描繪的是黃氏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廟山、大嶺及富春江等一帶的山川景致。畫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岡陵起伏,山勢層層疊疊,林木交錯。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濃淡干濕并用,極富于變化。皴畫山石皆用披麻皴法,運筆時快時慢,線條有長有短且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錯組合。(撰稿/許郭璜)
元吳鎮(zhèn)
雙松圖
軸絹本水墨畫縱:180公分橫:111.4公分
吳鎮(zhèn)(1280-1354),浙江嘉興魏塘鎮(zhèn)人。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又嘗自署梅沙彌。吳鎮(zhèn)工詩文,善草書。擅畫水墨山水和墨竹。與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四大家」。 吳鎮(zhèn)早年常臨摹北宋名家的山水畫,五十歲以后,畫風逐漸成熟。幅左款題:「泰定五年(1328)春二月清明節(jié),為雷所尊師。吳鎮(zhèn)?!怪水嫗閰擎?zhèn)四十九歲的作品,是他傳世的畫跡中,署有年款最早的一件畫作。 畫中雙樹擎天而立,樹后有一條蜿蜒的溪流漸漸地向后推延,幾戶房舍座落在岸邊,空間深邃。雖然這件畫軸的畫題是「雙松圖」,可是從畫上兩棵樹的枝干看來,吳鎮(zhèn)畫的應(yīng)該是檜樹才對。畫中檜樹的枝椏糾結(jié),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畫樹的風貌。樹皮以長披麻皴來表現(xiàn),筆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礬頭,也是董巨山水畫的重要特色。全作的筆力雄勁,墨氣沉厚,有一種平淡天真的韻致。
元王蒙
具區(qū)林屋
軸紙本設(shè)色畫縱:68.7公分橫:42.5公分
王蒙(1308-1385),吳興(浙江湖州)人。字叔明,號黃鶴山樵、香光居士,是趙孟俯(1254-1322)的外孫。明初因胡惟庸案受到牽連,死于獄中。畫風以王維(701-761)、董源(活動于十世紀上半葉)、巨然(十世紀)為宗,但能自立面目,與黃公望(1269-1354)、吳鎮(zhèn)(1280-1354)和倪瓚(1301-1374)齊名,合稱為「元四大家」。 這件畫作描寫江蘇太湖林屋洞之景色。玲瓏的洞壑、層疊的山石、繁密的樹林、錯落的村舍和粼粼水波填滿了整幅畫面,大膽地擺脫了自然景象的拘囿。全作的構(gòu)圖幾乎密不透風,但因畫家有虛實相濟的觀念,故在畫幅的右上角營造出「透」的部分,使得全作毫無迫塞的感覺。王蒙用牛毛皴皴擦山石,長披麻皴畫樹干,又雜以繁密的苔點,筆法變化多端,細膩豐富。墨色層層點染,濃淡分明,同時又用了赭石、藤黃、朱砂和朱標點染,使得全作秋意滿幅。
元倪瓚
容膝齋圖
軸紙本水墨畫縱:74.7公分橫:35.5公分
倪瓚(西元一三0一至一三七四年)字元鎮(zhèn),號云林、迂翁。家富饒,筑清閟閣蓄古書畫,善山水,為元四大家之一。 此幅成于洪武壬子(西元一三七二年),七十二歲所作。此幀先寫贈其友檗軒,檗軒藏之三年,又寄贈醫(yī)師仲仁,請云林補詩,容膝齋即仲仁居處,是先有畫而 ??后有題者也。此幅筆墨極為淡雅,畫樹墨色層次較多,中鋒多于側(cè)筆,近坡皴多染少,皴筆亦特覺清勁。
元唐棣
霜浦歸漁圖
軸絹本淺設(shè)色畫縱:144公分橫:89.7公分
唐棣(約1287~1355年),字子華,晚號遁齋。吳興人。幼聰穎,年方弱冠,詩畫均為鄉(xiāng)人推重。初畫山水學趙孟俯,得其華潤森郁之趣。繼窺郭熙,晚縱筆入韋偃,而其中對郭熙用力最深。 畫松樹二株,挺峙幾達于頂端,枯樹三株左右偃仰橫斜,秋樹四株穿錯雜于其中。漁夫三人,背著網(wǎng)罟負荷漁具,邊走邊談笑。中段為嵐霧橫隔,虛淡杳遠。石頭用云頭皴,坡則略帶披麻,干筆為多,運筆雖微用側(cè)勢,然大皆出以中鋒,輪廓線條均勻,故覺圓厚。巨石下緣近水處不施勾皴,形成上豐下銳,并狀水氣空蒙,此乃法郭熙「早春圖」。背景用淡層層托染,墨色豐郁,使主景更顯突出。
元劉貫道
畫元世祖出獵圖
軸絹本縱:182.9公分橫:104.1公分
劉貫道(約活動于十三世紀后半期),生卒年不詳,大概在元世祖至元年間(1264-1294)在世。河北人,字仲賢,善畫。至元十六年稱旨,補御衣局使。所畫道釋、人物,全宗法晉、唐。畫山水宗李成、郭熙,佳處逼真?;ㄖ聒B獸,亦能集合諸家之長,成為當時畫壇的高手。 此畫作于西元1280年,屬于大幅作品,畫北方沙漠地帶,一片黃沙坡地,景色單調(diào)。在沙丘無垠的遠方,正有一列駱駝馱隊橫越。近處 ??人騎數(shù)眾,或張弓射雁;或手架獵鷹;或繩攜獵豹,皆為馬上行獵之狀。其中騎著黑馬、身穿白裘的,應(yīng)為元世祖,與世祖并駕的婦女,似為帝后,其余八人,應(yīng)是侍從,其中尚有中亞黑奴一名。 圖中人物、馬騎無論衣著、裝備皆刻畫精細,表情神態(tài)自然生動,而世祖的面容,更與本院所藏<元歷代帝后像>冊中的元世祖半身像相似,足證兩圖的寫實。雖然劉貫道的畫作傳世甚少,但由此軸中人物的傳神,可明劉氏善畫的美名,非憑空得來。
明不詳
明人畫出警圖
絹本設(shè)色畫縱:92.1公分橫:2601.3公分
這支龐大的皇家謁陵隊伍,由北京城得勝門出發(fā),畫家沿途舖設(shè),盛大的衛(wèi)儀陣容,直至皇帝謁陵的目的地,離京城四十五公里外的天壽山,這裡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寢區(qū)。
「出警圖」與「入蹕圖」雖是各自分開的二幅長卷,但是所繪的卻同是掃墓、巡視的過程,因而通常被合稱為「出警入蹕圖」。
畫家將皇室謁陵的整個時空歷程出發(fā)→抵達→返回,濃縮於二幅長卷之中。傳統(tǒng)觀賞「出警圖」是由右往左;「入蹕圖」則由左往右?!赋鼍瘓D」繪皇帝騎馬,由陸路出京,「入蹕圖」畫皇帝坐船,走水路還宮。這兩幅圖不但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出警圖」的橫長有26公尺,「入蹕圖」更是超過30公尺),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更是歷代繪畫作品中少見的超級鉅作。
這二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確定的是,得出動許多宮廷畫師的合力創(chuàng)作,才能完成這二幅佈局精采生動的鉅作。
明不詳
明人畫入蹕圖
絹本設(shè)色畫縱:92.1公分橫:3003.6公分
這支龐大的皇家謁陵隊伍,由北京城得勝門出發(fā),畫家沿途鋪設(shè),盛大的衛(wèi)儀陣容,直至皇帝謁陵的目的地,離京城四十五公里外的天壽山,這里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寢區(qū)。 「出警圖」與「入蹕圖」雖是各自分開的二幅長卷,但是所繪的卻同是掃墓、巡視的過程,因而通常被合稱為「出警入蹕圖」。 畫家將皇室謁陵的整個時空歷程出發(fā)→抵達→返回,濃縮于二幅長卷之中。傳統(tǒng)觀賞「出警圖」是由右往左;「入蹕圖」則由左往右。「出警圖」繪皇帝騎馬,由陸路出京,「入蹕圖」畫皇帝坐船,走水路還宮。 這兩幅圖不但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出警圖」的橫長有26公尺,「入蹕圖」更是超過30公尺),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更是歷代繪畫作品中少見的超級巨作。 這二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確定的是,得出動許多宮廷畫師的合力創(chuàng)作,才能完成這二幅布局精采生動的巨作。
明沈周
廬山高
軸紙本設(shè)色畫縱:193.8公分橫:98.1公分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自稱石田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山水少承家法,四十歲前師王蒙,中年后以黃公望為宗,晚乃醉心吳鎮(zhèn),期間又兼參南宋夏圭筆意,然皆能出入變化。用筆勁捷有力,布墨含蓄蘊藉,融揉參雜,而具自家風貌。其畫以水墨山水為主,另其寫意花卉鳥獸亦甚佳,其影響后人既深又遠,無愧稱明四大畫家之首。 此幅畫于成化丁亥(1467),為先生41歲作,畫祝乃師陳寬(號醒庵)70歲壽慶,故精力專注,特為杰出。畫中山石林木筆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覺渾樸雄健。,幾無空處,山石皆用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層層皴染,再施以濃墨逐層醒破。筆法穩(wěn)健細謹,不恣意逞任,用墨濃淡相間,于滿幅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覺實中有虛。而畫懸泉百丈直瀉沖下,澗水輕柔,云光山色極為精采。(撰稿/許郭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硯池滳音(十六)
中國傳世山水名畫全集
傳世山水名畫~五代篇
訪古|黃賓虹的勾古畫稿
中國古代名畫欣賞
云廬|《硯池滴音》:宋元繪畫庋藏(之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