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他們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將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攪了個天翻地覆,使得散文發(fā)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然而他們的書法造詣也是相當令人驚嘆!

  1、韓愈(768—826)


  ▲ 韓愈《長安道詩帖》局部

  韓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主張學(xué)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今天我們能看到他作的很多散文,從碑帖中能看見他的書法:


  ▲ 韓愈 《揪樹帖》


  ▲ 韓愈《盆池詩帖》


  ▲ 韓愈《桃林詩帖》


  ▲ 韓愈《余杭北關(guān)鬴》

  2、柳宗元(773—819)


  ▲ 柳宗元《龍城石刻》

  一直以來學(xué)界對柳宗元的研究大多側(cè)重在文學(xué)和思想體系方面,對于其書法的研究幾乎空缺。柳宗元在文學(xué)上的成就遮蔽了其書法上的貢獻。僅存的《龍城石刻》又一直存在爭議。不能看到全貌實屬一大遺憾!

  3、蘇軾(1037—1101)


  ▲ 蘇軾《寒食帖》局部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蘇軾大名,舉國皆知,本文不作累述。


  ▲ 蘇軾《尊丈帖》 約書于1093年(元祐八年)


  ▲ 蘇軾《歸安丘園帖》,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世人說:“門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钡诟缸尤酥校K軾的成就是最高的,勝過蘇洵和蘇轍。“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蘇軾《邂逅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蘇軾,可算是整個宋朝寫字最厲害的一個人,可是,他的字沒有王羲之的隨意,顏真卿的工整,張旭的灑脫。乍一看,他寫的字怎這么“丑”呢?蘇軾就說了,我這個字很特殊啊,顏真卿那個叫顏體,柳公權(quán)的叫柳體,我這個字呢,叫石壓蛤蟆體!


  ▲ 蘇軾《寶月帖》,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蘇軾是善于調(diào)侃嘲弄自己的,人人都在炫耀自己書法俊美的時候,他確說自己的書法是“石壓蛤蟆體”,是被石頭壓死的癩蛤蟆的風格。其實,這正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精彩正在于此。


  ▲ 蘇軾《致季常尺牘》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蘇軾《陽羨帖》 書于1085年(元豐八年)


  ▲ 蘇軾《屏事帖》 書于1085年(元豐八年)


  ▲ 蘇軾《致南圭使君帖》 書于1096年(紹圣三年) 行書


  ▲ 渡海帖局部

  4、蘇洵(1009—1066)

  蘇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應(yīng)試不舉,經(jīng)韓琦薦任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佑集》。工于書法,氣韻有余。


  ▲ 蘇洵 《道中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蘇洵 《道中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蘇洵 《道中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蘇洵 《 陳元實夜來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蘇洵 《陳元實夜來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5、蘇轍(1039—1112)

  蘇轍(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號穎濱遺老。與父蘇洵、兄蘇軾并稱“三蘇”。

  宋神宗年間曾任翰林學(xué)士、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文學(xué)成就主要在散文,為文注重養(yǎng)氣,風格汪洋淡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氣。







  6、歐陽修(1007—1072)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我們再看看“一代文宗”的書法水平怎么樣?



  ▲ 歐陽修 《集古錄》

  歐陽修,在政治和文學(xué)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歷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lǐng)導(dǎo)者。又喜獎掖后進,蘇軾兄弟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chuàng)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


  ▲ 歐陽修 《自書詩文稿卷》


  ▲ 歐陽修《灼艾帖》


  ▲ 歐陽修《致端明侍讀留臺執(zhí)事》

  歐陽修善寫楷書。蘇東坡曾中肯地評述他的書法特色:“用尖筆乾墨作方闊字,神采秀發(fā),膏潤無窮,后人觀之,如見其清眸豐頰,進趨曄如也”。這段話不但明白地指出歐陽修的書法面貌,也同時贊譽了他的儀表風范,真是所謂的“書如其人”。

  7、王安石(1021—1086)


  ▲ 王安石《過從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關(guān)于王安石,人們往往更加關(guān)注他作為政治家、文學(xué)家的一面,忽略他作為書法家的一面。王安石的書法雖然不能與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但在當時有很高的評價。蘇東坡稱王安石書法乃是無法之法,不可學(xué)。米芾說王安石學(xué)楊凝式。黃山谷說王安石,比來士大夫,惟荊公有古人氣質(zhì),而不端正,然筆間甚遒。

  8、曾鞏(1019—1083)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嘉祏二年(1057年)進士,官至中書舍人。以文章著名于世,后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豐類稿》50卷行世,《宋史》有傳。


  ▲ 曾鞏《局事帖》

  《局事帖》是曾鞏62歲那年寫給同鄉(xiāng)故人的一封信,這要從王安石說起。

  曾鞏出身儒學(xué)世家,祖父與父親皆為北宋名臣,唐宋八大家中有兩位和他一生關(guān)系重大——一是老師歐陽修,二是好友王安石。

  他與王安石年輕時便交好,但為官之后,因政治理念不同,關(guān)系日漸尷尬。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得神宗信任,推行新法,曾鞏主動要求離京外放任地方官。他未曾料想的是,這一去竟是整整十二年。待到寫《局事帖》時,已是滿頭白發(fā)的花甲老人。

  這十余年里,回京遲遲無望,曾鞏的內(nèi)心始終被豁達與沉郁兩種情緒反復(fù)糾纏,此時,他收到一位朋友來信,或是有了希望,《局事帖》便是他寫下的回信。


  ▲ 曾鞏《局事帖》局部

  這短短124個字的信中,曾鞏將長年外放的苦悶直白道來,讀來意味深長。


  ▲ 曾鞏《局事帖》局部


  ▲ 曾鞏《局事帖》局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唐宋八大家”名言與書法,八種高度,八大智慧
巔峰賞析:唐宋八大家書法名篇
史上最全的“唐宋八大家”名言與書法,八種高度,八大智慧!
唐宋八大家的書法
唐宋八大家不論文學(xué)論書法,沒想到他的孤本賣2.07億
《唐宋八大家散文。廣選 新注 集評:柳宗元卷 /王安石卷/蘇轍卷/歐陽修卷/韓愈卷/曾鞏卷/蘇洵卷/蘇軾卷》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