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
2019中國·瀘州(鳳凰湖)
第二屆龍舟文化節(jié)龍舟賽
開幕式在納溪鳳凰湖舉行
↑攝影 牟科
最終,重慶合川德佳龍舟隊獲得團體冠軍;南充南部、順成和莊園兩支代表隊獲得團體亞軍;潭酒鐵人、江陽區(qū)、國網瀘州電力三支代表隊獲得團體季軍。
端午劃龍舟的習俗在瀘州由來已久
多年前在瀘州長江上
龍舟競技的熱鬧場面
你看過嗎?
↓↓↓
72歲老人回憶
30多年前的瀘州龍舟賽
↑1987年端午節(jié),瀘州長江龍舟比賽 攝影 周永敘
得知瀘州又要舉辦劃龍舟比賽,72歲的劉志和有些激動。他的印象里的龍舟比賽是在30多年前了,那時,他也是龍舟比賽的參與者——當年市里比賽用的龍舟,全部出自劉志和所在的瀘州市造船廠。
據相關資料記載,1985年,國家體委頒布《龍舟競賽規(guī)則》瀘州市體委結合瀘州實際審定了新的龍舟圖紙,由瀘州市造船廠統(tǒng)一制造12艘交各單位:
市計經委的騰飛龍
市鄉(xiāng)企局的改革龍
市商業(yè)局的振興龍
市一航司的順江龍
市二輕局的慶江龍
市建委的白鶴龍、墨龍
市工業(yè)局的青龍
瀘縣一航司的老龍
市供銷社的金龍
市輕化局的新白鶴龍
市造船廠的小金龍
劉志和告訴瀘小布,當年廠里有百來號工人,主要生產機動船、駁船等。雖說龍舟是第一次造,但有著豐富造船經驗的工人們做起龍舟來倒也輕車熟路。“一條龍舟一般10人左右一起做,幾天就可以做好。”在劉志和的印象里,龍舟船體選用上好的木料,制作完成后還要刷上桐油。而雕龍頭是經驗豐富的師傅的活兒,雕好后的龍頭要用漆上色。一條成型的龍舟有好幾百斤重。
讓劉志和有些遺憾的是,當年廠里組隊參加市上組織的龍舟比賽,他也報名了,卻沒能選上,“我們廠好多人都劃得來船,聽說要參加龍舟比賽,大家都踴躍報名。”劉志和說,當時選擇參賽選手,要求年輕、體力好、個子高的,自己個子不高,因此落選。
62歲老人
30多年后再劃龍舟
62歲的陳雨倒是沒有這樣的遺憾。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那場在長江上競渡的龍舟賽,陳雨是作為市工業(yè)局代表隊參加,“那次我是劃手,坐的第二排”。6月5日的第二屆龍舟文化節(jié)龍舟賽場上,他再次站到龍舟賽場上。
↑昨日在鳳凰湖舉行的龍舟賽 攝影 牟科
30多年過去了,陳雨此次是作為潭酒鐵人龍舟隊的隊員,位置依然是第二排。對于此次龍舟賽,陳雨積極性很高,他告訴記者,這種形式既能提高大家對傳統(tǒng)民俗的興趣,也有利于全民健身的開展。
↑12支龍舟隊參加昨日鳳凰湖的龍舟賽 攝影 牟科
“嗨喲嗬,嗨喲嗬,又來喲,劃到喲……”時隔多年,53歲的徐建國聽到鳳凰湖面上響起這樣的號子,感覺像回到了那些年長江上的龍舟競渡?!斑@是川江龍舟號子”。作為此次比賽合江參賽隊的教練,他對于龍舟賽有很深的感情。
他告訴瀘小布,他聽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合江每年都在長江上舉辦龍舟賽,雖然后來幾度停止幾度恢復,但大家對龍舟賽熱情不減,“每次比賽都人山人海?!?/span>
瀘州的劃龍船有特別之處
對于當年龍舟賽的盛況,與他們一樣記憶猶新的還有陳鑫明,他當年代表市工業(yè)局隊參加了龍舟賽,“我還是方隊的領隊。”陳鑫明說,當年那個場面,熱鬧程度難以用語言形容。
作為地方史和民俗文化研究學者,陳鑫明對瀘州的龍舟文化有更多的研究和認識。
↑留學生隊伍也來參賽 攝影 牟科
“瀘州的劃龍船與別的地方相比,有它的特別之處。”陳鑫明告訴瀘小布,瀘州人劃龍舟不止是紀念屈原,還是紀念先賢周孝子尹伯奇、宋元之際與蒙古作戰(zhàn)四年之久的英烈、辛亥革命先烈佘英等,龍舟活動表現(xiàn)出了瀘州人敢拼敢為敢闖敢擔當的精神與文化自信。
據陳鑫明介紹,瀘州過去的龍舟競渡一般選址在長江、沱江上,一條龍舟有40人,其中龍頭、掌艄、鑼鼓4人,劃手36人,除了劃龍舟,還要泅水抓鴨子,獲勝者會掛彩游江答謝。龍舟節(jié)的活動也助推了商貿業(yè)的發(fā)展,沿江岸都有地方特色名小吃的攤點,生意興隆。
↑昨日在鳳凰湖舉行的龍舟賽 攝影 牟科
瀘州還有這些端午習俗
除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瀘州人還有五月十五大端午、吼河鬧等,堪稱瀘州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一絕。五月十五大端午習俗在焦灘、彌陀等地世代相傳,延至今天。
而在瀘州人端午節(jié)的飯桌上,一般會有雄黃,黃瓜,韭黃,黃鱔,咸鴨蛋黃幾種菜,“這也是瀘州乃至川南一帶特有的習俗?!标愽蚊鹘榻B說,吃這五種菜意指“五黃對五毒”,五毒包括蛇、蝎子、蜈蚣、癩蛤蟆、巴壁虎。
除了吃“五黃”,雄黃酒也是端午節(jié)不可缺的。瀘州人喜歡用雄黃泡酒,將酒水在兒子額頭畫王字,女兒眉心點一點。雄黃酒還要撒在屋前屋后,驅毒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