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朋友帶著自己60多歲的母親去北京旅游,她說母親辛苦了一輩子,從來沒有享過福,這一次只是想帶她看看外面的世界,期間她和母親一起拍了很多合影。
旅行歸來后談及母親,她動情地說:“說起母親,其實挺自責的,小時候我不喜歡她,因為她的一只胳膊有殘疾,總覺得她給自己丟人,可長大后心態(tài)完全變了,特別是現(xiàn)在覺得母親實在是太偉大了!”
確實,有些事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
你有沒有因為自己的父母沒有文化而自卑過?你是否嫌棄過父母沒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我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最近,朋友圈被一位12歲小男孩的表白視頻刷屏了,“我的媽媽,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她是一名外賣配送員?!?/strong>這是他的開場白。
其實我在第一時間看完了整個視頻,那么這個孩子的表白到底為什么會感動那么多人?很多人都寫了這個話題,大多數(shù)人都重點提到這樣一個觀點:送外賣到底有多么多么辛苦!
大家都在感慨外賣員如何如何辛苦,其實,孩子要表達的觀點是希望自己的媽媽得到更多尊重,希望外賣這個職業(yè)得到別人的尊重,希望大家對環(huán)衛(wèi)工人微笑,對外賣員微笑。最重要的是,他不是為了突出送外賣這個職業(yè)。
我覺得這個視頻它的關鍵點不在于孩子媽媽是一個送外賣的,而是在于這個12歲的孩子從小就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我相信很多媽媽看完視頻都會被暖到。
點擊查看視頻!!
視頻來源:“少年說”節(jié)目
尤其是孩子那句:“我希望大家都能給像我媽媽一樣的人多一些善意,因為當你打開門的那一瞬間,看見的也有可能是我爸爸捧在手里的‘小公主’。”
這段視頻來源于《少年說2》。
其實,《少年說》這個節(jié)目開播以來,我并沒有真正去看過,看的最多的是網友們的吐槽,拔苗助長的父母,不知感恩的孩子等等。而這一期的節(jié)目卻感動很多人。
常聽到有人說:孩子的出身決定著他的未來!
對此,我不敢茍同,我相信優(yōu)秀的孩子不一定是出生在一個有錢的家庭里,但是他一定是出生在一個優(yōu)秀的家庭,而這種優(yōu)秀與財富無關,與父母的地位和文化水平都無關。
我上個禮拜通過電話采訪了一位來自陜西的少年,也是一個12歲的孩子,他叫金煜超,是陜西省清華附中秦漢學校初中部的一名學生,一位教過他的老師評價他是自己從教18年來,第一次遇到的“全才”學生。
在同學眼里,他無所不能,不僅各科成績優(yōu)異,而且多才多藝,區(qū)級以上的獎項更是拿到手軟,或許你會認為,如此優(yōu)秀的少年要么有著過人的天賦,要么就是家庭背景足夠強大,但是,當你深入了解了他背后的故事,你會不自覺地驚嘆一句:出色的孩子他一定是出生在一個優(yōu)秀的家庭里!
采訪他是因為他被評選為了2018年度“中國好少年”。
在采訪大綱里我有提到一個問題,我問他的父母分別是什么職業(yè),什么學歷。他的回答不僅讓我出乎意料,而且真的是打動了我。
他說,他的爸爸媽媽文化都不高,都是初中學歷,爸爸是一名農民工,常年在工地上做工,特別辛苦,在談及媽媽時,孩子自豪地說:“我的媽媽她的職業(yè)那就偉大了!”
當他說媽媽的職業(yè)特別偉大時我在心里猜想可能是醫(yī)生,因為醫(yī)生救死扶傷,或者是老師,因為老師是辛勤的園丁,要么就是工程師之類?不然孩子也不會用非常偉大來形容。
出乎意料的是,他說:“我的媽媽在我出生后就辭職在家照顧我,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一家的開銷都是來自爸爸一個人,雖然媽媽沒有工作,但是我依然覺得她很偉大!”說實話孩子的回答讓我始料未及,同樣做為媽媽,我更多的是自愧不如。
整個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那句:“我媽媽從事著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yè)?!?/p>
這個孩子他和視頻里的孩子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家境并不優(yōu)越,他們的媽媽沒有太高的學歷,可能也沒有教他們太多大道理,但是他們的媽媽卻用實際行動給孩子樹立了非常好的價值觀。這一點是最打動我的。
這兩個優(yōu)秀的孩子,他們的媽媽,一個是送外賣的,一個是全職媽媽,她們都沒有讓人羨慕的職業(yè),但是這并不妨礙孩子愛他們。
想起關于兒子的一件趣事。
有一次農忙,公公準備去農田里播種小麥,他把播種機抬出來想要把里面的小部件裝上。當時女兒和兒子都還小,一直是我在家里帶的,兒子看到爺爺在修播種機,丟下手里的玩具就跑過去了,女兒對播種機一點也不感興趣,還是玩兒自己的玩具。
爺爺修理播種機,整個過程大概花了半個小時時間,兒子就站在那里看了半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趁爺爺不在,他自己拿起鉗子、扳手在那里擺弄起來,等到我看到的時候,那樣子甚是可愛,我還拍照留念了,現(xiàn)在想來還特別有趣。
當時我對兒子說:“我看你對修理還挺感興趣,長大了要不就去修車好了!”
兒子害羞了,不好意思地用小手拍打我,捂著我的嘴不讓說,這時,我用很嚴肅的表情說:“媽媽跟你說這些不是開玩笑說的,是真心的,修車的怎么了,只要你喜歡這個職業(yè),沒有什么覺得可害羞的,在這個社會上任何一個行業(yè)都需要有人去做,長大了你選擇哪一個行業(yè)媽媽都會支持你的!”
我告訴兒子,努力學好了文化課程將來才有更多的選擇,即便是將來做修車的也必須學好物理和化學那些相關知識,我記得清清楚楚,兒子當時沒有笑也沒有害羞,而是長出一口氣對我說:“媽媽,我長大了就要做修車的,我一定會好好學習!”
當然這只是一個孩子的天真話語,可以當真也不可當真,講真心話,關于兒子的未來,我從來沒有想過為他做主,包括女兒也如此。
最后我又對女兒和兒子說:“你們的未來,你們自己做主,媽媽的話你們只能借鑒,只要記住一點,媽媽不奢求你們一定要闖出什么大事業(yè),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只要有自己的夢想,媽媽都支持,再小的夢想媽媽也不會嘲笑!”
那天晚上兒子趴在我耳邊對我說:“媽媽,我長大了想當修車的!”我回:“可以的,只要你喜歡并且愿意為之付出努力一定會有收獲!”
誠然,小孩子的話不能完全當真,因為將來是未知的。
一個人有偉大的理想和抱負是好事,不過,俗話說,人各有志,我覺得,做為家長我們要做的不是給孩子灌輸高大上的理念,你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出色的孩子不一定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但他一定是出生在一個優(yōu)秀的家庭里。
在孩子的世界里,你從事什么職業(yè)不重要,你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只有功名和金錢才能支撐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其實功名和金錢所支撐的,很多時候可能是我們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