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娘做好了最后一頓晚餐 就匆匆西去

“飯做好了,孩子回來后你們就吃,別等我了?!蹦镉H臨終前說的最后一句話。

每逢母親節(jié),我就捧著娘的遺像淚如泉涌:再喚一聲娘,給兒痛斷腸。陰陽永相隔,兩眼淚汪汪。娘,十年了,三娃兒好想您呵。此刻,您心心念念的兒子,只能這樣與您嘮嗑。您在那里可好?

娘一生不知疲倦,勞苦了一輩子,為孩子操碎了心,在生命最后一刻,還做了最后一頓晚飯,留下的最后一句話,竟是讓自己的老伴和孩子吃上飯……

2001年早春的一天傍晚,74歲的娘做好了晚飯,感覺有點累,推著助步車想去床上歇一會兒,沒走幾步突然摔倒。

83歲的老爹趕忙去扶她,娘輕輕地擺了擺手,有氣無力地說:“別扶,我覺得心慌,先在這里躺一會兒。飯做好了,孩子回來了你們就吃,別等我”。說完就閉上眼睛側身臥地不動了。

爹知道娘心臟病又犯了,急忙往她舌下放了幾粒速效救心丸,把枕頭就地塞在她頭下,又往她身上搭了件棉衣。

因之前也發(fā)生過這種情況,只需快速向其舌下壓幾粒救心丸,保持靜止不動,5分鐘左右就可恢復常態(tài)。

但這次與原來不一樣,5分鐘過去了,娘象睡著了似的,有呼吸但沒反應。又過了幾分鐘仍沒有反應過來。父親預感不妙,急忙去鄰居家,讓別人幫忙給我打電話。

俗話說,母子連心。也許是心靈感應,當天整個下午,我在單位總是感覺心神不寧,魂不守舍,好像要有什么大事發(fā)生似的。

果然不出所料,還不到下班時間,就接到娘病危的噩耗。

我一邊急忙聯(lián)系120急救車,一邊火速從單位打車往回趕。

娘被送到市人民醫(yī)院急診室,一直搶救至22:10,醫(yī)生出來說:已經(jīng)盡力,心跳很微弱了,都進去看一眼吧。

2021年3月4日22:20,娘的心電圖變成了一條直線,心臟停止了跳動。

娘帶著無限牽掛和眷戀,無聲無息地走向了另一個世界,瞬間我大腦一片空白,呆若木雞。

娘生不逢時。四十年代初,正值兵荒馬亂,娘卻降臨在冀南平原的一個普通村莊。

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普通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熱,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外公外婆就靠給大戶扛活謀生。

命運多舛苦難稠。在娘五歲那年冬天,外公突然不知去向,外婆找遍了村里村外每個角落,打聽了無數(shù)人,就是沒有一點音信,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麻繩專挑細處斷,噩運只找苦命人。 失去外公后,本就困苦的日子又雪上加霜,外婆精神倍受打擊,整日以淚洗面。沒日沒夜地給大戶做工,勞累過度,加上營養(yǎng)不良,沒幾年外婆就病倒了,渾身浮腫,無法走路。

外婆有一種不詳?shù)母杏X,自己時日不多了。必須抓緊時間給孩子找條活路。思前想后,為了讓娘活下去,外婆忍痛把娘托給了一個旁系親戚收養(yǎng)。

當親戚來領娘的那一天,娘拽著外婆的胳膊死活不走,哭得嗓子都啞了。此情此景,外婆的心碎了。

她知道孩子這一走,就是生死離別。隨后用顫巍巍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撫摸著娘的臉蛋。指著來領娘的婦女:“以后她就是你干娘,咱家沒你的飯了。跟你干娘活命去吧,去了多干活,不許偷懶”。

說完,外婆猛地把娘推了一把,大聲呵斥道“還不快滾,我討厭你,不想再見到你”,娘猛然被推了一個趔趄摔倒了。

娘從地上爬起來,又哭著跑過去,緊緊地抱住外婆的腿不松手。

看著哭得撕心裂肺的娘,外婆痛苦的心在滴血,像一把鋒利的刀剜著她的心。但為了讓不諳世事的娘能活下去,她歇斯底里吼了一句:“快滾”。

外婆隨后從頭上摘下簪子,在娘的胳膊上亂扎,鉆心的劇疼讓娘終于松開手,望著一臉鐵青發(fā)怒的外婆,剎那間,娘被嚇懵了,茫然不知所措,怔怔地跟著后外婆走了。

娘走后不久,外婆就以絕食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令她牽腸掛肚的世界。

母親來到親戚家后,才知道這也是一個單親家庭,后外婆的丈夫死在戰(zhàn)場上,還留下一個不諳世事的5歲男孩,乳名“小虎”。

不幸的是在“小虎”三歲時,由于發(fā)高燒治療不及時,留下腦膜炎后遺癥,說話結巴,大腦也不靈光。

窮人的孩子“當家”早。年僅8歲的娘,在后外婆眼里就是一個“勞動力”,并沒有把她當孩子看待。

娘除了照看年幼的“小虎”,還要幫著后外婆干家務活,洗衣服、劈柴、做飯等,樣樣都得邊學邊干。

雖然娘年齡小,但特別懂事,她知道自己的處境。因此,干活賣力氣、肯吃苦,從不偷懶。不到十二歲就開始自己挑水,打豬草。盡管如此,凡有好吃的也沒有娘的份,畢竟不是親生的。

在后外婆家里,娘幾乎沒穿過新衣裳,但從沒有過怨言,反而認為這是應該的,如果后外婆不收養(yǎng)自己就餓死了。自己只有多干活的份,從來不敢有其它奢望。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間八年過去了,娘也伴著苦難歲月長成一個17歲的大姑娘了。高高的個子,瓜子臉,面頰豐潤,明眸皓齒,一頭烏發(fā)瀑布般流瀉在胸前,楚楚動人。

娘雖是個文盲,但很有悟性,心靈手巧,針線活、紡織、繡花樣樣都會。而且還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凡是村里遇到紅白喜事,她都積極去幫忙,不分遠近,成為村里眾人夸贊的姑娘。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女孩子到了年齡,自然會有媒人上門提親,但都被后外婆婉言拒絕了。

原來,后外婆有難以啟齒的想法,她深知“小虎”缺心眼,腦袋不靈光,加上又是個單親家庭,條件不好,娶個媳婦恐怕比登天還難。后外婆收養(yǎng)娘,主要是想讓娘和“小虎”成親,以了卻一樁心愿。

在個人婚姻大事上,娘都聽后外婆的安排,從小養(yǎng)成了逆來順受的習慣。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算不如天算,“小虎”出事了。

那年夏天,大雨一連下了兩天兩夜,天象漏斗一樣下個不停,直下得雨水橫流,溝滿壕平。

雨停了,人們發(fā)現(xiàn)不知從哪里沖過來好多魚,有人去坑里用篩子撈魚?!靶』ⅰ币才c其它伙伴去村東水坑里撈魚,不料意外發(fā)生,“小虎”被淹死了。

失去“小虎”的后外婆,感覺天塌了,一夜之間頭發(fā)全白了,頓時蒼老了許多,大病一場。

娘憐憫后外婆的喪子之痛,承擔了所有家務和農(nóng)活,給后外婆喂飯煎藥,無微不至地照料后外婆。

經(jīng)過幾個月的調養(yǎng),后外婆的身體慢慢恢復了自理能力,但落下病根,無法干重活。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通過“小虎”的暴亡,讓后外婆看到了人世間的無常?;蛟S是良心發(fā)現(xiàn),她改變了原來的自私心態(tài),給娘張羅了一門親事。

娘嫁給了一個比她大9歲的矮個子男人,是因為那個丑男人答應為后外婆養(yǎng)老送終。

那個矮子男人外號“小麻夫”。身高只有1.5米,家里兄弟三個,他最小也最矮。身材矮小,干活沒力氣,性格孤僻。因此,沒有一個女人愿意嫁給他。

后來,那個丑男人就成了我的父親,一個恨鐵不成鋼而又讓娘廝守一生的男人。

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父親盡管長得矮小有缺陷,但卻與娘親很有姻緣。娘按照后外婆的吩咐,把自己的終身托付給了這個有點“辣眼”的男人。好在婚后爹是個典型的“妻管嚴”,什么事都聽娘的。

娘過門的第二年冬天,祖父母擔心大伙在一個鍋里攪馬勺,時候長了,妯娌之間鬧矛盾,就把三個兒子分家了。

那時,娘已經(jīng)懷有身孕7個月了。家徒四壁的三間土坯房,兩袋子糧食、一張桌子兩把木椅、兩床被子,還有幾件農(nóng)具,就是父母的全部家產(chǎn)了。

數(shù)九寒天,冰封千里。整個村莊成了只大冰箱,土坯房冷得在顫抖,小河凍得僵硬了,空氣也似乎要凝固起來。

“呼……呼……”朔風呼嘯,大樹在狂風中搖晃,一條條樹枝就像一條條狂舞的皮鞭,在空中用力地抽打著。

爹穿著破棉襖蜷縮在木椅子上,愁眉苦臉地對娘說:“你懷孕了,家里糧食也不多,今年冬天又出奇的冷,我擔心你肚子里的孩子保不住?。 ?/p>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在異常的困境和壓力面前,為了肚子里的孩子,娘把外婆留給他的銀鐲子取出來,依依不舍地遞給爹:“為了孩子,趕明兒你去城里把它賣了吧,不然這個冬天熬不到頭……”

盡管父親身板弱,好在母親長得高大有力,吃苦耐勞。雖說日子過得艱難,但好歹總算有口飯吃。那個年代,能吃口飯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從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娘一共生了5個孩子,4個男孩,1個女孩。只因勞累過度,體力消耗大,加上營養(yǎng)不良,氣血不足,結果只養(yǎng)活了3個孩子,另外2個還在襁褓中就夭折了。

我是最后一個從娘肚子里“爬出來”的,卻有幸活了下來。

已經(jīng)失去兩個孩子的娘,恐怕我再發(fā)生意外,就在家里請了一張“觀音菩薩”像供著,每逢初一、十五都燒香拜佛,為我祈禱!

我七歲那年,父親為生產(chǎn)隊守瓜園。有一次,我與鄰家小伙伴“二禿”去地里給父親送飯,到了瓜園里,我倆開心得像兩只小野兔似的東奔西跑。

為了澆灌瓜苗方便,在瓜園西側打了一口露天水井,我和“二禿”不知不覺得跑到了那囗井旁。

出于好奇,我倆慢慢地走到井沿向下俯視,井沿邊有塊磚松動了,我不小心踩在那磚上,突然間,我隨著那塊磚一起掉進井里。

“二禿”看到我掉到井里,立即嚇哭了,大哭著向父親壓瓜秧的地方跑去。

父親聞訊,急忙喊了兩個大人,火速跑向那口井,兩個大人用轆轤把父親順下井去,見我已經(jīng)漂在水面上,一只手抓住我的胳膊,拽到木斗里救出來了。

父親把我從井里撈上來,將我喝到肚子里的水都控出來,就急忙抱回家了。

娘看到父親懷抱里的我,問清原因后,嚇得臉色蒼白,哆嗦著把我攬在懷里,呼喚著我的乳名,見我始沒反應。娘就幫我“喊魂”,熬紅糖姜水喂我。

為了照顧大難不死的我,娘兩天兩夜沒睡,一直把我抱在懷里嘴里念念有詞地“嘟囔”著什么。因不能好好休息,眼睛里布滿了血絲。

娘認為,那囗井沒有淹死我,肯定是神靈保祐了我。為此,娘還專門去那井邊上供、燒紙,以感謝神靈的護佑。

從我記事起,很少看到母親歇著,從不知疲倦,似乎天生就是干活的命。

60年代,我們國家正值困難時期,農(nóng)村生活就更苦了。那時,吃飯主食以高粱面窩窩頭為主。有時糧食不夠吃,還要往高粱面里摻些野菜,蒸成菜窩窩頭吃。

這“窩窩頭”吃起來粗糙無多大營養(yǎng),還略感苦澀。吃多后,肚子里會不好受的,解大手也變得困難。

由于生活困難,我和哥哥都營養(yǎng)不良??粗覀兠纥S肌瘦,娘心里難受得像針扎似的。

為了掙點錢改善生活,娘就自己紡花和織布,白天下地干農(nóng)活,晚上紡棉花織布,把織好的布賣給城里人。

娘親心靈手巧,紡的線又細又勻,織得布細密耐用。是村里有名的“織女”,春冬兩閑時,就以紡織為主,一天能織七、八尺棉布。

那時候,總看到娘一天到晚不停地紡織,白天紡,晚上織。農(nóng)村沒有電燈,都是用煤油燈照明,娘就借著昏暗的油燈亮光,不停地在織布機前忙著投梭、拉扣、踩踏板。

“哐當,哐當?!惫爬隙謫握{的織布機聲,在寒冬的夜晚,卻是那樣的悅耳、動聽,像是一首古樸、遙遠的歌謠。

伴著這支歌謠的催眠曲,我漸漸地進入了夢鄉(xiāng)。等我睡了一覺醒來,看到娘還在不知疲倦地織呀織,哐當,哐當……

為了把棉布變成錢,娘還要把布要靠人力背到城里去賣。

過去的農(nóng)村人家,日子過得都很緊巴,基本上也沒什么錢,家里也沒有交通工具,去趟城里一般都是靠走路。

每次娘和父親去城里賣布時,只讓父親背很輕的一點,目的是讓他陪著在路上壯個膽。

去城里要走四十多里地,娘頭天晚上就把次日的飯給我們做好,交待大哥照顧好弟弟。

娘把織好的布裁好打包,再備好干糧、水和雨衣等必需品。晚上睡幾個小時,凌晨三點就披星戴月出發(fā)了。

餓了就啃窩窩頭,渴了就喝自己帶的白開水,累了就坐在包袱上歇一會兒。

趕到城里賣了布,爹娘連一根冰棍都舍不得吃,但卻用賣布的錢給孩子買點糖果、小餅干及孩子們穿的背心、短褲等“珍貴物品”給我們哥仨享用。

顧不上休息,就馬不停蹄地往回趕,因為娘放心不下家里的三個娃。就這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風雨兼程”,奔波在漫漫長路上。

70年代初,政策不讓農(nóng)民外出做買賣了,說是割資本主義尾巴。后來,娘織的布主要是給家人做衣服、床單及被褥用。

在農(nóng)村集體時期,農(nóng)民都靠參加生產(chǎn)隊勞動掙工分,娘體格好,干活又是急性子脾氣,分給的活總是干的又快又好。

娘手割麥子,總比別人多割幾攏,而且還會超過別人割在最前面。連好多男勞力也只能望其項背,自慚形穢。

秋天,到了棉花采摘期,生產(chǎn)隊組織社員摘棉花,按每人采棉花的斤秤記工分。

娘頭上戴一頂草帽,然后把一條上開口的布袋系在腰上,邊采邊往布袋里裝。娘手法嫻熟,摘的棉花既干凈又快,一天能摘150多斤棉花。

娘在生產(chǎn)隊勞動中,干活快,能吃苦,經(jīng)常超額完成生產(chǎn)任務。因此,年年被公社評為“勞動能手”、“積極分子”等各類獎狀。

生產(chǎn)隊飼養(yǎng)著十幾頭牲口,用于梨地、播種、運土肥等。為解決牲口“吃飯”問題,每年秋天,生產(chǎn)隊都號召社員積極為牲口割青草,牲口吃不完的可曬干儲存,社員上交的青草按重量可記工。

娘在干完農(nóng)活后,還經(jīng)常要割幾十斤青草上交生產(chǎn)隊。

烈日下,汗珠一滴一滴濕透了她的衣襟,娘弓著腰用鐮刀不停地割草,然后再打好捆,背到生產(chǎn)隊飼養(yǎng)場過秤交公,每年秋季都給隊里交一千余斤青草。

除了交公的青草,娘還要抽空再割些青草,背回家里喂豬、羊。每次回到家里,汗水打濕了頭發(fā),浸透了上衣,一下“癱”在蒲團子上,頭微微下垂,累得閉上眼睛,稍歇片刻。然后喝一碗溫開水,就急忙做飯,怕耽誤了我吃飯和上學。

從我上學后,娘總是天不亮就起來做飯。等我吃了飯,上學走時再給我裝半個玉米面餅子,讓我在放學的路上墊補一下肚子。而娘和爹都吃高粱面窩窩頭,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供我上學,直到我高中畢業(yè)。

娘還喂了七八只雞,但她從來舍不得吃雞蛋,都攢著賣錢。偶爾會煮兩個讓我吃。

娘說:“娃兒,看你實在饞了,娘給你煮倆雞蛋。今天吃一個,剩一個明天再吃,這可不能常吃啊,還要靠這些雞蛋賣錢供養(yǎng)你倆上學呢”。

大哥因幫助大人干活,加上當時家里困難,沒有上過一天學。

二哥初中畢業(yè)后,輟學在家里干了幾年農(nóng)活,正趕上武漢招收鐵路工人,要求初中畢業(yè)以上文化,品德端正的年輕人。村里推薦了二哥,經(jīng)上級審查合格,有幸當了一名修鐵路的工人。

1981年,我高中畢業(yè)后,想去部隊當兵。爹說什么也同意:“小子,別瞎折騰了,咱村去當兵的,都是待兩年就回來了,白瞎兩年功夫,就是干兩年小買賣還能賺錢養(yǎng)家呢”。

娘看我失落的樣子,就對爹說:“三娃子有文化,讓娃體檢試試唄,能去成的話,娃還能吃兩年好飯,也開開眼。家里活我能做,再說還有老大在家里呢”??粗飯远ǖ膽B(tài)度,父親才勉強同意了。

1981年冬天,我如愿以償?shù)卮┥狭司G軍裝,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千?母擔憂,孩?是娘的?頭?。離開家的那天早上,娘從柜門里拿出了一沓皺巴巴錢:“娃兒,帶上這30塊錢,窮家富路,到了隊伍上好好干,給娘爭口氣。家里還有你大哥,不用惦記家里……讓你哥騎車子送你去城里,我和你爹就不送你了?!?/p>

望著娘飽經(jīng)滄桑的臉龐,?情的歲?,在她臉上刻下?條條的皺紋,兩只龜裂的手攥著浸著娘汗水的一沓錢,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心酸的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冬天的清晨,村外薄霧蒙蒙,北風凜冽。大哥馱著我使勁蹬著自行車,逆風而行。

驀然回首,忽看到娘站在村外那棵老柳下,在眺望著我。此刻,我仿佛聽到了娘的呼喚……又一次情不自禁地牽出了我的淚泉。

此情此景,我心如刀絞,默默地發(fā)誓:“娘,兒子不孝,從小就讓您操心受累。長大了還沒能替您分擔勞苦,就離開了您。但兒子既然走上這條路,一定干出名堂來,決不會讓您失望的,”

到了部隊,我每次收到的家信都是幾句話:“娃兒,最近可好?在隊伍里好好干,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惦記。你也要照顧顧好自己!”看內(nèi)容就知道是娘的口吻。因爹娘和大哥都是文盲,找人寫信也不好寫太多。

見信如面,每當看到一封寥寥數(shù)語的家信,就仿佛看到了娘的音容笑貌,仿徨無依的心就找到了棲息的家園。

兩年后,我考上了軍校,實現(xiàn)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夙愿,沒有辜負娘對我的殷切期望。

從部隊去軍校報到的時候,因惦念父母,就趁此機會探望了我魂牽夢繞的娘親。

1986年秋天,我第一次遠行后的歸家。思家之情溢于言表,千里之外的我,總是牽掛家鄉(xiāng)那?草??。?數(shù)個??夜夜,我站在寂靜的夜空下遙望著家鄉(xiāng),追憶逝去的快樂畫?。

列車飛馳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我激動萬分,歸心似箭,沿途的風景更覺心曠神怡。

我趕到家后,已是黃昏時分。當我興沖沖地進了屋,剎那間,我一下子愣住了。

燈光下,娘在拉著風箱燒火做飯,瘦弱的身影、佝僂的脊背、憔悴的臉頰貌似一位年邁的老人。微微下陷的眼窩里,一雙深褐色的眼眸,在悄無聲無息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此景此刻,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眼眶。

“娘,我回來了”。娘緩緩地轉過頭來,望著我愣了一下,急忙扶著鍋頭站了起來。

娘用她那龜裂如銼子般的手,撫摸著我的臉蛋,仔細地端詳:“真是三娃兒,我不是做夢吧,這么快就在隊伍里待滿啦,就帶了這么一個小包,別的東西呢?”娘疑惑不解地望著我。

“娘,我這次回來不是復員,我考上軍校了,學習幾年畢業(yè)后就能給您掙工資了?!蔽腋吲d地告訴娘。

“爹和大哥去哪了呢?”我問。

“可是好,娃兒真給媽爭氣了……你爹去挑水了,一會兒就回來了。你大哥和咱村幾個伴去換碗了,要是這一趟運氣好的話,能賺七、八十塊錢呢。”娘邊說邊拉著我的手坐在坑沿上。

“可就是太后怕了。咱村的“菜包”就是去換碗才讓汽車軋死的。那天晚上,他在排子車上睡著了,驢拉著車走的靠公路中間了,結果讓汽車給撞死了,出事后那汽車也跑了?!蹦飸n心忡忡地念叨著。

“唉,你大哥沒文化,只能賣苦力掙個零花錢。原來給人家拉土墊宅基地,嫌掙錢少。前些日子買了頭毛驢和排子車,跟著人家去換碗??偸菗哪愦蟾绯霾碜樱姨焯煸谄兴_前燒香磕頭,保佑你哥和全家都平平安安的”。

“娘,你累的又瘦又駝背,千萬別累壞了身體。過幾年我有工資了,就寄錢養(yǎng)著你和爹,以后干活別這么累了?!蔽倚耐吹貏衲?。

“咱莊稼人都是這樣過的,只要你出息了,爹娘就高興?。 蹦锏哪樕弦鐫M了幸福的笑容。

爹挑水回來了,知道了我考上了軍校也非常高興。爹還說:你當兵走后,你娘經(jīng)常去村頭那棵老柳樹下,望著你走的方向發(fā)呆……

因大哥沒文化,目不識丁,只能留在老家“修理地球”。為此,多少年來,娘一直覺得虧欠了大哥。

大哥既沒有文化,身高又不“達標”,只比父親略高一點,性格木訥。因此,在“男大當婚”之際,無奈成了名符其實的“困難戶”。最后只好找了一個腦子不太靈光的媳婦,既不會收拾家務,也不知道干農(nóng)活。

雖然大嫂腦子不好使,但也給大哥生了二男一女。娘說這個傻媳婦有良心,我們?nèi)叶疾荒芴澊?/p>

大哥的三個孩子都是娘親手帶大的,包括大哥一家子的穿衣、鞋襪及鋪蓋等都是娘一針一線地做的。

人是感情動物。但只有經(jīng)歷了生活患難的感情,才會有真正的感情。因此,三個侄子侄女長大后都跟奶奶親,始終不愿接受大嫂這個親娘。

娘的善良、樂于助人在村里囗碑好。她總是教育我和哥哥做一個懂事、善良的孩子。

過去,農(nóng)村經(jīng)常有討飯的乞丐,每次有乞丐上門要飯,娘總是拿一個窩窩頭端一碗飯給乞丐。

我不滿意地說:“別人都是掰一塊窩窩給乞丐,你都是給整個的,還端飯給他,這不是傻呀!”

娘聽到這種話,立即大聲呵斥我:“不許這么說,你太不懂事了。誰都有難的時候,今天別人有難處,你幫了他,以后你有難,別人也會幫你的,老天爺都看著呢?!?/p>

記得1977年春節(jié),二哥從武漢給家里郵寄了20斤大米。那時候,我們老家農(nóng)村人別說吃大米了,大多數(shù)人連見都沒見過,是非常稀罕的食糧。

那天晚上,娘蒸了一碗大米,蒸熟后放上白糖拌勻,用小勺瓦著吃,又軟又甜。頭一次吃大米的我,感覺是沒有比它再好吃的飯了。

第二天,娘讓我給前家后院、周圍鄰居每家送多半碗大米。娘說:“大米是稀罕物,你伯伯大大、叔叔嬸嬸都沒吃過,讓他們都嘗個稀罕?!?/p>

“珍貴”的大米送出了一半多,我和爹都不太高興,娘卻說“我們吃完了,大娃還能給咱郵,他們娃都沒在外邊,誰給他買大米郵啊。要是有稀罕物咱自己關著門吃,你倆好意思咽下去啊……”

光陰荏苒,隨著時間流逝,娘已進入老年。終生的勞碌讓娘駝了背,又慢慢地出現(xiàn)了腰疼的癥狀。經(jīng)醫(yī)院檢查診斷,確認為長期超負荷彎腰勞作,導致頑固性腰肌勞損,并伴有腰椎間盤突出。

吃藥、針灸推拿都無濟于事,我還帶著娘到市人民醫(yī)院治療,也沒有治好娘的腰疼病。

2005年,娘的腰彎得更嚴重了,似乎隨時都會吻到腳背,即使拄著拐杖走路也不穩(wěn),一不留神就摔倒了。因此,我給娘買了一臺多功能助步車,推著助步車慢慢地走路,基本上不再摔跤了。

從此,助步車成了娘走路的依賴工具。娘就推著它收拾家務、洗衣服、做飯……

2008年秋天,娘時常感覺心慌、氣喘,且兩腿經(jīng)常浮腫。請村醫(yī)把診后,開了些湯藥吃,似乎緩解了許多。

一天,娘推著助步車又一次摔跤,接著頭出慌汗,嘴唇發(fā)紫,大哥趕緊去請村醫(yī),醫(yī)生讓娘含了幾粒速效救心丸,才慢慢恢復過來。

當天下午,我把娘接到市人民醫(yī)院治療,檢查結果:右心衰竭心臟病,高血壓,伴有支氣管哮喘,往了一周院。

按醫(yī)囑,出院后要常年吃藥,一日三次,不能間斷。

因娘不識字,口服的藥又多:卡托普利、地高辛、雙克、安體舒通、氨茶堿等五六種西藥,且早、中、晚三頓數(shù)量也不同。特別是地高辛片,是抑制心率的藥,每天中午僅喝半片,如果喝錯了,后果不堪設想。

為了娘喝藥不出差錯,我在醫(yī)院購買了一些小紙藥袋,把每天三頓藥分裝在小藥袋里,在小紙袋外面寫上1、2、3,1代表早上,2代表中午,3代表晚上,每次分5天。這樣娘連續(xù)喝了三年,從沒出過差錯。

為了方便娘吃藥,我在市里給父母租了一處帶小院的房子,買了蜂窩煤爐子,燒蜂窩煤做飯,娘用著手熟也安全。

我?guī)缀趺刻彀硐掳嗪?,都去父母那里一起吃晚飯?/p>

娘一輩子操勞慣了,盡管晩年疾病纏身,但仍然自己做飯、洗衣服、料理家務,象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

娘在臨終前,還堅持給我們做好了最后一頓飯,才匆匆離去,給我留下了無盡的悲傷和酸楚。

“娘,兒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您??!如今,我也步入花甲之年。不會太久,三娃兒就會去您那里盡孝,再續(xù)母子情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浣花文學獎征文 | 李明國 | 娘
祭父·冷月照西樓
【長篇連載】走過荊棘的旅程(二)
父親
童年(一)
鄧州童謠記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