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0時,'5.9.10'諧音'無走失',今天央視新聞中心與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聯(lián)合主辦第二屆'無走失日'公益行動,號召大家關(guān)注易走失的人群、特別是因患阿爾茨海默癥更易走失的老人。阿爾茨海默癥,比'死別'更殘忍的'生離'式疾病。何以解憂,唯有愛。
???朗讀-你眼里有光 我卻… 來自央視新聞 00:00 10:53
你之于我,
一個因阿爾茨海默癥將我從記憶中抹去的病人。
我之于你,
有時是鄰居,有時是護(hù)工,有時是陌生人……
作者/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xué) 陳海韻
昨晚,你又入我夢。
夢里,我穿著鵝黃色的小衫,手里攥著剛在門前摘的野花,坐在小板凳上看你剝豆。新鮮的毛豆有雨后青草般清新的香氣,你穿著簇新的夾背心,雙手不停地上下翻著。
我看著你蒼老卻有力的手,指尖因擠壓而泛白,又很快恢復(fù)紅潤,一壓,再泛白,一松,又紅潤。紅白兩色交替,在指尖泛起了細(xì)浪,而新鮮毛豆的香氣也在隨著這波浪的起伏忽淡忽濃……
夢境甜美,似乎處處飄散著馥郁花香,醒來卻是虛無。你已經(jīng)離去很久。記憶中,你從不曾和我分享這些平淡的快樂,你的門前也似乎從未有過花香,只有陳舊的家具、廢棄的雜物,幽幽地散發(fā)著潮濕的霉味。你留給我的味道,除了孤寂與腐朽,只有一切結(jié)束后那塊云片糕的味道。
滿室的肅穆裹挾著的,不是悲傷,是內(nèi)心無盡的惘然??諝庵兴坪醺又粲腥魺o的金屬般氣息,殘酷而冷淡。我凝視著你的遺像,卻覺得陌生。我從沒有見過這么美麗的你,我甚至要懷疑那雙含笑的、慈愛的雙眼是否曾經(jīng)真的屬于過你。
你的眼里有光,但我卻從未捕捉到。
你之于我,只是每逢節(jié)慶要完成的任務(wù),一個陌生的,似乎不曾與我有任何交集的老嫗,一個因為阿爾茨海默癥將我的出生都從記憶中抹去的病人。
我之于你,有時是鄰居,有時是養(yǎng)老院的護(hù)工,有時是陌生人,疾病將我在你心中的一切都抹去,聲音隱退,光線也遠(yuǎn)遁,我們在混沌之中互相摸索,在陌生的觸感下彼此走失。
甚至,在你的葬禮上,我都不能強(qiáng)迫自己,為你流一滴真心實意的淚。
可那一天,我木然地參加完葬禮,順從地吃下大人遞過的云片糕——那是我從你那里獲得的,第一件也是唯一一件東西。云片糕白白的,可盡管口感干澀粗糙,但它至少是甜的。我用盡力氣將它咀嚼,咀嚼,又用盡力氣將它咽下。云片糕是甜的,吃完卻開始發(fā)酸,先是粘在牙上的那一點,再是整個口腔,最后從舌根蔓延而下。
酸味是一只無形的手,將記憶輕推慢揉,揉搓得我整顆心都酸了。
我想起我很小的時候,你頭腦還清醒的那段時間,你也曾攬我在懷中,管我叫'囡囡',語調(diào)柔軟,細(xì)語呢喃。盡管攬著我的手瘦得像枯柴,皮膚又似麻布般粗糙暗淡,但每每在你懷中,總能邂逅你衣領(lǐng)上淡淡的皂角味,細(xì)細(xì)嗅來,像一縷陽光照進(jìn)我心中的小窗,浪漫得像一幅油畫。
后來,你開始漸漸遺忘一些事,一些人,你忘了關(guān)門,忘了洗腳,忘了吃飯,忘了我,忘了我的爸爸——你的兒子,可你為什么,到臨去時還記得我的堂兄?記得對他的每一句叮嚀?
那種酸,酸得人五臟翻江倒海幾乎要咳血,卻唯獨流不出淚來。我們的情緣太淡,等不及我長大,遺忘的橡皮已將維系我們的那點血緣親情擦去,只留下一道很淺、很淺的印記??赡懔艚o我十余年在遺忘和現(xiàn)實之間的苦苦掙扎,以及還沒來得及溫暖我就被早早封存的愛憐。
時光下,歲月里,記憶中,我們錯過了彼此的味道,我們錯過了整整一生。
配圖來自網(wǎng)絡(luò)
他們的大腦里像下了一場大雪,
最后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干凈'。
在這場'大雪'里,
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他們家人,
都承受著常人難以理解的辛酸,
但也閃耀著令人動容的人性之光……
阿爾茨海默癥患者·二三事
'媽,我起床了,
今天上午有2節(jié)語文課,
晚上聊,手機(jī)不帶了。'
'好的,兒子。'
三年前,王強(qiáng)的母親因患阿爾茨海默癥,
記憶永遠(yuǎn)停在了他的高中時期。
為了讓母親開心、放心,
31歲的王強(qiáng)扮演起高中的自己——
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
晚上9點半下晚自習(xí),
穿著高中校服和母親視頻,
10點半左右在寢室熄燈睡覺。
我們知道,
這樣看似平常的對話在,
愛就不會流逝……
南京一位患阿爾茨海默癥的
老奶奶走失后,警方終于在
一處幼兒園門口找到了她。
她坐在門口,不肯走……
原來30多年前
她的女兒在此讀書。
大老遠(yuǎn)坐公交車一路問人找到了這里,
奶奶說,要接自己的孩子回家。
江蘇泰州的一位爺爺,
偷偷從養(yǎng)老院跑出來,
卻不識路坐錯了公交車。
民警詢問,老人很多事都記不清了。
他只記得,
起床后想起外孫生日到了,
就想回家給外孫過生日……
安徽合肥,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
八旬老人鄭壽天常忘事,
老伴離世之后,
他每天都來醫(yī)院找自己的愛人。
醫(yī)護(hù)人員不忍告訴他實情,
便默默配合,陪他一起'尋妻',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甘肅隴南,七旬退伍老兵王玉明
還在找尋患阿爾茨海默癥的老伴。
老伴走失一年多,
王玉明背著被子已徒步尋了七千多公里。
他又心疼又心焦,怕妻子流落在外吃苦。
'年輕時十幾年都不在一起,
老了不分開了,你咋走了呀…'
他說,找到死也要找到。
用愛拴牢他,別讓他走失。
? 很遺憾,阿爾茨海默癥尚無法治愈。
阿爾茨海默癥,還有一個帶歧視色彩的名稱:老年癡呆癥。由神經(jīng)退行性病變、腦血管病變、外傷、腫瘤、營養(yǎng)代謝障礙等多種原因引起的疾病。成為繼心血管病、癌癥和腦卒中后,危害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患者依然有生命,理性和情感卻像被橡皮一點點擦去。一個孩子是怎么成長的,倒過去就是患者怎么退化的。這'退行'是絕對的、不可逆轉(zhuǎn)的。目前尚無根本治療方法,但能預(yù)防和延緩。
? 他們的今天,或許就是我們的明天。
據(jù)統(tǒng)計,2018年,全球已有大約5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每過3秒,世界上就有一位新的患者出現(xiàn)。
中國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有1000多萬,每年新發(fā)病例平均30萬,居世界之首。
? 阿爾茨海默癥 ≠ 衰老
當(dāng)前我國患者就診率很低,這與患者及家屬的'恥感'及不夠重視有關(guān)。很多人認(rèn)為阿爾茨海默癥的癥狀是衰老的表現(xiàn)而忽視就診。如果及早發(fā)現(xiàn)就醫(yī),可有效改善病癥。
這三大早期信號值得留意:①記憶力不好,剛發(fā)生的事很快就忘。②性格變化:之前開朗的人,變得沉默孤僻。③自理能力下降:原來會用的電器、工具,現(xiàn)在不會用。
?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
據(jù)2018互聯(lián)網(wǎng)尋人大數(shù)據(jù)顯示,全年12941例走失老人案例中,因病走失老人11147人(占走失老人的86.14%),其中有7246位老人因阿爾茨海默病走失(占因病走失老人的65%)。而這些走失老人中,超九成未采取防護(hù)措施(12473人,占走失老人的96.38%)。
? 何以解憂,唯有更多關(guān)愛。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近年致力于通過'為'癡呆'正名'、'普及幫助走失老人回家的黃手環(huán)'、'推動阿爾茨海默病檢查進(jìn)入體檢必檢項目'等一系列公益活動,消除公眾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的誤解,提高重視,傳遞關(guān)愛。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身邊戴'黃手環(huán)'的迷途老人,可以撥打'黃手環(huán)'上的電話或掃描二維碼,幫他們回家。
配圖/德國插畫大師Quint Buchholz
內(nèi)容/央視新聞?w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