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的最后一天,也是來到肯尼亞的第四天。今天的目的地是肯尼亞山,車程:150公里;所需時間:2.5小時。這是愉悅、休閑的一天,也是非常享受的一天。
肯尼亞山是非洲的第二高山(僅次于乞力馬扎羅山),占地面積142020公頃,最高峰海拔5199米,1997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夏醽喩骄硟?nèi)除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資源外,還有一些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是很好的游覽景點。再說一說我們下榻的五星級Faimont肯尼亞山獵游俱樂部酒店,它可是肯尼亞山乃至全肯尼亞數(shù)一數(shù)二的豪華酒店:
我們的酒店剛好處在赤道線上,但是氣溫并不熱,甚至有些涼(看看我們所穿的衣服就不難判斷)。順便糾正一個錯誤認識,很多人以為非洲赤道上會很熱很熱,其實不完全對。尤其是在肯尼亞,因為海拔較高的緣故,氣候冷暖相宜,是一處避暑的好地方,也是難得的“地球最后的樂園”。所以,暑期最佳選擇:上肯尼亞避暑去(絕非廣告詞)。
前面說了,這是肯尼亞山數(shù)一數(shù)二的酒店,絕不是夸詞:
午餐過后,還有半天的時間,游程上雖然沒有安排統(tǒng)一的游覽項目,但是可供選擇的自費項目還是很誘人的:如乘直升飛機空中覽勝;徒步攀登肯尼亞山(有專業(yè)教練陪同);騎馬穿行原始森林;參觀迷你野生動物園等等。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我們只選擇了最后一項。而在此之前,我已經(jīng)看好了一處小水塘,那里有很多好看的鳥類:
水池邊最耀眼的當屬美麗的灰冠鶴,它們頭頂金燦燦的“皇冠”,一身華麗、多彩的外衣,簡直就是鶴立雞群:
別小看這張照片,我可是使了一點“小伎倆”的,因為它們都在埋頭吃草,全然不顧我這個看客。于是我將相機對準它們不動,并進行充分的調(diào)試,然后嘴里突然發(fā)出“吱吱”的聲音,它們同時好奇地抬起頭,向我這邊打量,我迅速按下快門,終于拍下這張滿意的照片。
還有一種大鳥,卻是令人生厭的那種,在肯尼亞到處都有(包括內(nèi)羅畢城市中心),它們以腐肉和人類垃圾為食,其名字叫作禿鸛:
離開水塘,我們前往迷你野生動物園。這里的野生動物大都是一些溫和的小型食草動物,不必用圍欄相隔,所以游客們可以放心地游走其間,與動物們來一個零距離的接觸。這也是在肯尼亞旅行中為數(shù)不多的一次步行觀賞動物。
看見了嗎?在阿布戴爾沒有看清楚這個小東西的遺憾,很快就在這里得到了彌補。
又看到了那只小精靈:
在這里還看到了只有肯尼亞山才有的珍稀動物:
還有一種天生就長得很小的迷你河馬,不過這里并不是他們的老家,它們的“祖籍”在非洲西部:
鴕鳥是很招人喜愛的非洲大鳥,看見了它,就想起小時候常聽的那段“只顧藏頭不顧藏尾”的童話故事。
再來一只絕美的動物:
這么近距離觀看野生動物,就別再矜持了,趕快來個人與動物的親密互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