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簡介: 1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 1.1寒冷性蕁麻疹周健[6]認為寒冷性蕁麻疹是因邪氣客于皮膚,復感風寒,風氣相搏于肌肉而引起。從門診選擇62例患者,病程最短者3個月,最長者4年,并且多數(shù)病例為因抗組胺藥或H2受體拮抗劑治療無效后轉中醫(yī)治療。均以玉屏風散為基本方加減治療,結果:治愈46例(占74%);好轉10例(占16%)
1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
1.1寒冷性蕁麻疹周健[6]認為寒冷性蕁麻疹是因邪氣客于皮膚,復感風寒,風氣相搏于肌肉而引起。從門診選擇62例患者,病程最短者3個月,最長者4年,并且多數(shù)病例為因抗組胺藥或H2受體拮抗劑治療無效后轉中醫(yī)治療。均以玉屏風散為基本方加減治療,結果:治愈46例(占74%);好轉10例(占16%);無效6例(占10%);總有效率為90%。張金鳳[7]用麻黃湯合玉屏風散加減治療寒冷性蕁麻疹46例,其中痊愈35例,好轉11例,總有效率為100%,筆者認為玉屏風散補氣養(yǎng)血固衛(wèi),黃芪、防風、白術3藥相合補中有散,黃芪能補三焦而實衛(wèi),白術健脾益氣,兩藥合之使氣旺表實,邪亦不內侵,防風走表祛風并御風邪,故而起到固表而不致留邪、祛邪而不傷正的作用。歐陽瓊[8]在門診患者中隨機選出寒冷性蕁麻疹病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7例,治療組用玉屏風散加味治療,對照組口服鹽酸西替利嗪,治療12d后統(tǒng)計療效。結果:治療組中治愈44例(占94%),顯效3例(占7%),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中治愈0例,顯效22例(占46%),無效25例(占54%),總有效率為46%,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1.2濕疹簡萍等[9]認為濕疹分實證和虛證兩類,其中虛證多為血虛風燥所致,以養(yǎng)血祛風治療。筆者附有兩個典型病例,1例辨證為風濕熱阻型,先治以清熱利濕、祛風解毒,但治療后不見好轉,后改治為清熱利濕、祛風解毒,佐以益氣固表,以玉屏風散為基本方加減治療。結果:皮疹消退,糜爛面愈合大半,滲出明顯減少,其余癥狀均明顯減輕,繼服前方5劑后病愈,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另1例辨證為濕熱內蘊,血虛風燥,氣虛衛(wèi)表失固,口服外用多種中、西藥物治療,皮損遷延不愈,治以清熱祛濕、養(yǎng)血祛風,佐以益氣固表。服用20劑之后,肥厚性皮損明顯變薄,病情明顯好轉,雙掌角化皸裂性斑塊基本消退,并鞏固治療,1個月后病愈,隨訪1年未復發(fā)。
2痤瘡
安占波等[10]收集臨床表現(xiàn)為粉刺、丘疹、膿瘡、結節(jié)、囊腫及瘢痕等皮損的痤瘡患者150例,采用口服玉屏風湯加耳尖放血治療,結果:痊愈96例,顯效36例,有效1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9%。3個月后隨訪痊愈患者,復發(fā)26例,但病情較初發(fā)時輕,隨訪顯效患者,復發(fā)14例,隨訪有效患者,復發(fā)9例。
3帶狀皰疹
張志明[11]應用玉屏風散聯(lián)合阿昔洛韋片口服治療老年帶狀皰疹,對照組僅口服阿昔洛韋片,兩組療程均為15d。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2.2%,對照組為72.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在止皰、結痂時間上均短于對照組;止痛、痊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后遺神經(jīng)痛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4小結
綜上所述,玉屏風散可以作為基本方治療多種皮膚病。本方主要由黃芪、白術、防風3味藥組成,黃芪健脾補氣,于內可大補脾肺之氣,于外可固護肌表;白術健脾益氣,助黃芪補氣之功;防風解表祛風。三者合用,既可扶正又可祛邪,是標本兼顧的巧妙結合?,F(xiàn)代藥理研究[12]提示,玉屏風散通過益氣固表作用,既可增強免疫力,又可改善過敏性體質而抑制癥狀出現(xiàn),故玉屏風散可以廣泛用于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皮膚病中見到氣虛肌表不固之象均可以玉屏風散為基本方加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