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篆刻雅稱“鐵筆”,近代印壇上又有“江南五鐵”之稱,五鐵中除人們較為熟知的吳昌碩(苦鐵)、王大炘(冰鐵)、錢厓(瘦鐵)、鄧散木(鈍鐵)外,另一位就是“新虞山派”的優(yōu)秀傳人——汪大鐵。錫山汪大鐵為“新虞山派”的優(yōu)秀傳人,因其篆刻藝術(shù)風格與趙古泥、鄧散木頗為相近,原石流傳和印譜拓制出版也稀少,加上性情淡泊,宣傳不力等因素,長期以來印壇對其的研究較為薄弱。本文作者張煒羽通過對汪大鐵印譜、詩文集以及近代文獻史料的爬梳剔抉,對其萍蹤、交游與篆刻藝術(shù)等作了較為深入的挖掘與闡述,重新確立了汪大鐵在“新虞山派”中的地位。此外根據(jù)諸健秋、鄭逸梅的題跋、文稿,對汪大鐵原先不甚明朗的生卒年份進行了推斷,并在其印箑題跋中得到了印證。汪大鐵篆刻,以虞山為歸,結(jié)體圓折厚實,用刀剛健雄勁,章法強調(diào)裝飾形式感中的韻律變化,風格雖不逮鄧散木恣肆夸張,豪放壯美,實得趙古泥淳樸古拙,剛?cè)嵯酀戾賱?,靈動變幻之妙秘。其刻苦并精熟,一夕能作五十鈕,既工又速,鄧散木視其為畏友,師友題贊也不勝枚舉。如趙古泥曾贊曰:“大鐵老弟喜篆刻,所作小印精勁,有古人法,大印力追秦漢?!瘪业乱托蚱洹吨ヌm草堂印存》云:“觀其所作白文諸印,縱橫奇倔,直逼西京。朱文放(仿)古小璽,尤精眇古秀,大鐵于治印可謂力爭上游矣?!保凇队W研究》(2011))
《印學研究》(2011)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