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川烏、草烏、川芎、當歸、赤芍、乳香、沒藥、丹參、雞血藤、秦艽、川牛膝、伸筋草、透骨草、膽南星、白芷、羌活、獨活各30g,靈仙60g。
用法:將上藥加水2500ml,煎煮四十分鐘后濾出藥液約1000ml,將藥布浸泡藥液中待用。使用時把藥液加熱約40度,將藥布取出,加上增效劑,放入治療機的極板下面,開機后,病者感覺有熱麻柔感為好。每次治療三十分鐘,完后用TDP治療機照射三十分鐘。十天為一個療程。
方解:本方具有養(yǎng)血舒筋,通痹止痛之功。臨床應用本方治療10800例,結果臨床痊愈9960例;顯效700例,無效140例??傆行蔬_98%,療效顯著。隨訪多年未見復發(fā)。
此方家傳,凡頸椎病,頭暈者眾。有秘方,用數(shù)千例病人,療效非常好。
處方:生龍牡各30克,珍珠母30克,郁金3克,赤芍藥30克,白芍藥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30克,旋復花3克.每天一劑,少量頻服,其效果在一二劑以內即有效果。凡頸椎病頭暈皆可以用之。
石家莊省三院一專家家屬,該院以骨科出名,該專家以頸椎治療出名,然而其母親患頸椎病之頭暈,用盡西藥不好,唯有手術一法。已入院并擇定手術日期,經(jīng)人介紹,來診。投以上方,5劑,不適消失,遂出院。在其家鄉(xiāng),此方傳為神方,競相傳抄。
【組成】:附子、川烏、天南星、杜仲、補骨脂、川芎、紅花、干姜各6克,蒼術、肉桂、吳茱萸各4克,川椒、雄黃、丁香各3克,樟腦2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為細末,過80目篩,與麝香0.5克混勻后裝入棕色小口瓶中,封嚴備用.用時取藥粉5克,先用生姜于腰部涂擦,再用姜汁與藥粉調勻于手掌上,立即將帶藥之手掌置于腰痛處進行搽揉,令腰部發(fā)熱,然后將與患處大小合適的玻璃紙貼敷于有藥的腰痛處,用橡皮膏(以傷濕止痛膏為好)固定.一般揉摩貼敷處3次,每次以局部有灼熱的感覺為度.每日換藥1次,可將敷藥的時間定在11-13時或15-17時.
【功效】:溫補腎陽,通經(jīng)活絡,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主治】:各型腰痛
雙側輸卵管閉塞、雙側附件炎治療驗方
【方名】輸管湯。
【處方組成】制首烏15克 菟絲子15克 全當歸15克 益母草15克 臺黨參15克 炒枳殼15克 懷牛膝15克 赤芍10克 白芍10克 仙靈脾10克 王不留行10克 炙黃芪30克 紫石英30克 廣郁金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混合2次藥液,早晚分服。
【主治】雙側輸卵管閉塞、雙側附件炎。證見月經(jīng)先后不定期,經(jīng)血量少,其色淡紅,血中有塊,其數(shù)不多。經(jīng)期稍有腹痛,平素腰酸乏力,胸悶嘆息,納差神疲,舌淡苔少,脈細略滑。
【宜忌】宜用于脾腎雙虧,氣虛血熱,兼有郁滯之輸卵管閉塞者
【組成】杭白芍30~60克 生甘草10克 木瓜10克 威靈仙15克。
【用法】取上藥放水適量,煎20分鐘左右,每日1劑,每劑煎2次,取藥液混合后分早晚2次服完,療程一般為1~2個月。
【加減】頸椎骨質增生,加葛根15~30克、姜黃10克。
苔白淡或膩可加桂枝6克、薏仁15克、蒼術10克;氣虛加生黃芪50克;疼痛劇加桃仁、紅花各10克。
腰椎骨質增生,加續(xù)斷30克、桑寄生30克、狗脊15克。
足跟骨質增生,加牛膝15克、淫羊藿10克、熟地黃15克
【組成】柴胡6克 赤芍10克 山梔10克 木香5克 大黃5克(后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組成】葶藶子30克 桑白皮10克 車前子30克 丹參20克 生黃芪15克 五加皮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組成】金錢草50克 三棱15克 莪術15克 雞內金15克 桃仁15克 紅花15克 赤芍15克 瞿麥20克 扁蓄20克 滑石(先煎)20克 車前子(包煎)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活血行氣、化積利水。
【主治】腎結石所致血尿、腰痛
消癭湯
消癭湯是專治甲狀腺及甲狀腺腺瘤的驗方,其辨癥為氣滯痰凝,其治法為理氣化痰,活血散瘀,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共有兩方不同的驗方,雖然組方不同,但其治法一樣,此二方我將隨后列出。
1、元參,夏枯草各15,生牡蠣〈先煎〉30,浙貝母,青皮,柴胡各9,海浮石,香附,紅花,半夏各12,當歸18,海藻,昆布各24。
2、昆布,海藻各12,夏枯草15,牡蠣,生地,甘草各30,三棱,莪術,炒山甲各10。用法:水煎服,日一劑,日二次,消癭湯一用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