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
金錢草茶
【原料】金錢草25克(鮮品用50克)。
【做法】將金錢草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1小時即可。
【功效】清熱利尿、排石止痛,適合膽結石、膽囊炎。
↓《方2.》↓
綠茶末飲
【配方】綠茶適量。
【用法】綠茶曬干研末,沸水沖泡,趁熱連茶末一起飲下。每日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飲1次,其他時間隨時可服。
【功效】輔助治療膽結石。
【來源】民間驗方。
↓《方3.》↓
【原料】綠豆30克,槐樹皮3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疏肝利膽。主治膽結石。
↓《方4.》↓
【原料】大黃10克,萊菔子12克,蔥頭、食鹽各適量。
【用法】將大黃、萊菔子共碾成細末,與蔥頭、食鹽共搗爛如膏,在鍋內炒熱,敷于臍上,蓋以紗布,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
【功效】方用大黃攻結導滯,通利大便為主;萊菔子破氣消積助其通便;蔥頭、食鹽溫運通竅助其藥力。4藥相合則通便力量更猛,故善治膽石癥,大便秘結,腹?jié)M脹痛之癥。
↓《方5.》↓
硝石30g,元明粉60g,明礬60g,生熟雞內金各60g,麥芽、柴胡、杭白芍、郁金各60g,茵陳120g,川厚樸60g。
先將硝石、礬燬枯,再將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一般1劑止痛。
↓《方6.》↓
黃花菜炒肉絲
【原料】瘦豬肉100克,水發(fā)黃花菜50克,植物油20克,白糖3克,醬油10克,料酒、精鹽、味精適量
【做法】先將水發(fā)黃花菜洗凈,切成小段,豬肉切成細絲。炒鍋中放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蔥花熗鍋出香味,隨即將肉絲放入,翻炒至五成熟時,再放黃花菜,翻炒至七八成熟時,加入調味品,再稍炒一下使入味,加入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適合膽石癥、膽囊炎、肝炎等。
↓《方7.》↓
鮮蘿卜250g。將鮮蘿卜洗凈,切碎略搗,絞取汁液即成。亦可加適量蜂蜜或白糖調服。每次服2湯匙,日2~3次,冷服。
↓《方8.》↓
利膽丸
【組成】茵陳12克,龍膽草、郁金、木香、枳殼各9克
【主治】膽石癥
【用法】共研細末,加豬膽液和羊膽液500克(先將膽液熬濃到半斤),拌入藥面中,加適量蜂蜜成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
↓《方9.》↓
【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殼15克,枳殼15克,甘草10克,當歸10克,金錢草30克,茵陳15克,厚樸10克,大黃10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元胡10克,黨參15克
【功效】利膽疏肝,消炎止痛,逐瘀排石
【主治】肝膽結石及急慢性膽囊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方10.》↓
【原料】郁金粉1克,硝石粉1克,滑石3克,甘草梢粉1克。
【用法】諸藥粉混合均勻,溫開水送服,每日1~2次
【功效】疏肝利膽化石。適用于膽石癥膽熱肝郁者
外用偏方:2種外用偏方治膽結石
【偏方一:疏肝利膽散】
穿山甲80克,莪術、皂角刺各60克,川芎、木香、冰片各30克。將上述藥共研磨為末,再與冰片混研均勻。每次去本品0.8克填入神闕穴內,覆蓋薄棉團,外裹膠布,不要讓藥粉露出為宜,每3天換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偏方二:利膽膏】
大黃、金錢草各60克,梔子、川芎、茵陳、郁金各、枳實、烏梅各40克,青皮30克,鮮牛膽汁1個,食醋適量。將藥前9味共研磨為細末,過6號篩子后,加入牛膽汁及食醋調成膏狀。將本品貼敷于太沖、期門、日月、肝俞、膽俞穴,用膠布固定,每天1次,14次為1個療程。
生活偏方:1種生活偏方治膽結石
【偏方:推拿法】
取肝、膽、十二指腸、三焦為主穴,以天樞、期門、胃、口、直腸下段、肛門等酌情選配。用0.25平方厘米的橡皮膠布,中心粘一王不留行籽貼于所取耳穴部,隔日1次,兩耳輪換,30天左右為一療程?;颊呙咳兆孕邪磯簲?shù)次,飯后按壓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