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服法,中藥的熬藥方法,喝中藥的禁忌是什么?
——《傷寒論》筑基第9課#2022.4.14
粉絲問關于中藥的煎煮,服法,統(tǒng)一作答:
一).中藥的熬藥方法
一般來說,先泡水泡半個鐘頭,把它泡發(fā)了再開始煮。
可是,如果遇到急病,早一分鐘喝,早一分鐘好。那就不要拖了,就直接煮下去算了,泡不泡藥性差不多。
像桂枝湯這個東西是發(fā)散的藥,不是補藥。發(fā)散的藥你煮得太久,它那個比較辛辣的東西都蒸發(fā)掉了,就變成溫溫吞吞了,所以,桂枝湯基本上是半個鐘頭以內煮好就可以了。
含有大黃的方子
比如大黃承氣湯,大黃這個藥煮得太久的時候,它的那個瀉下的那個成份就沒有掉了,它會分解出另外一種阻止瀉下的成份,以至于它的那個瀉的力量就沒有了。
含有附子的方子
比如說這個湯劑里面有放炮附子的時候,一定要先煎附子煮一個鐘頭以上,因為附子這個東西的毒性要分解。他里邊含有烏頭堿,古代打獵用抹在箭頭上用。
二).中藥的服用法
一般是飯前喝, 比如說桂枝湯,一碗湯下去,汗出來了、病好了的話呢,那你就接下來的兩碗湯就不要喝了。因為你第一碗湯下去,讓這個人的病好了,那第二碗湯下去你再發(fā)一次汗,元氣散掉,這個人虛掉了。
張仲景的方,除非那個方本身非常補,否則幾乎就是有病治病,沒病殺人。
補藥的話,補腎的話,補脾胃的話,飯前喝,能直達下焦,發(fā)揮藥力。
三).喝中藥的禁忌
禁生冷
比如這個桂枝湯呢,我們要靠這個藥氣從脾胃的區(qū)塊輸布出去,所以你一定不能用任何會讓脾胃的能量變得比較弱的東西,食物一定不可以摻雜這個,所以冷飲,生菜,水果,這些一定是不能吃。
禁油膩
像有麻黃的藥,有細辛的藥,如果你吃到肥豬肉,它就發(fā)不出來了。這種東西,會栓住藥性的東西,不可以吃。
禁五辛
蔥韭蒜之類的那些東西,凡是這種味道辛辣,有氣味比較濃厚的這種調味劑,其實跟桂枝湯加在一起都會產生不知名的反應。
如果你吃了蔥,辣椒,大蒜,韭菜,那這個藥到底要打到哪里去呀,這讓它的那個藥性會受干擾的。
禁酒
比如桂枝湯,里面的桂枝和姜遇到酒之后,會跟酒的那個濕熱的那個性子揉合在一起,然后在這里面結成一團熱氣散不掉。
原來沒有痔瘡的人就會鬧痔瘡。身體里面會有一些地方發(fā)炎,這是那團濕熱會凝聚起來散不掉。
禁各種奶制品
人類只要過了嬰兒期啊就已經不再分泌那些能夠分解牛奶里面那個成分的酵素了,所以,身體沒有這個消化酶,牛奶喝下去就會變成一些,就是亂七八糟那種分解不完全的那種蛋白質、氨基酸類的東西,然后身體不能從它得到營養(yǎng),反而要花很多力氣把它代謝掉。
所以牛奶是一種非常消耗腎氣跟脾胃之氣的東西。
所以喝牛奶對人的害處是很大的。就是你喝了牛奶會增加身體很多臟器的負擔,但相對來講那藥性就受干擾了。
禁惡臭,就是吃起來味道很重的東西。
凡是味道很重的東西,對于藥性都是有影響力的,所以你如果吃了味道很重的東西,都會干擾到藥性。
四).飲食
生病的時候,不要吃太多其他的東西,等到病好了之后,再稍微吃好一點。如果生一場重病的話,病好了之后也是吃清淡一點,吃清淡一點比較容易調補身體。
你在吃食物的營養(yǎng),食物在吃你的腎氣。
道家就認為,人這一生,吃幾口飯都是有定量的,吃完了,人也就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