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主食當中的重要食材,除了傳統飲食習俗中以面食為主的地區(qū),其他地區(qū)的人們都是以大米或大米制品為主食。但對于糖尿病人來說,大米很難再受到歡迎,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為大米的升糖指數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比較高,而對大米抱有很大的戒心,甚至有的糖友已經很久沒有吃過大米這種食物了。
大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75%左右,米飯的升糖指數因大米的品種類別及顏色不同、加工程度不同而存在較大的差異。
1、按照種類分為秈米、粳米、糯米,秈米的升糖指數要低于粳米。糯米一般不做成米飯主食,而是做成元宵、糕點、粽子等,還有就是釀酒。
2、按照加工粗細程度分糙米、精米,糙米的升糖指數比精米的升糖指數低。糙米是完整的種粒果實,屬于全谷物粗糧;白米是糙米經過繼續(xù)加工,碾磨去掉皮層和胚(即細糠),基本上只剩下胚乳,白米就是常見的大米。
3、按照米粒加工后的完整程度分為整粒米和碎米,整粒米相對完整,碎米是大米在加工時被碾碎的部分。碎米做成的米飯升糖指數高于整粒米米飯。
具體的血糖生成指數數據為:用秈米品種的糙米做成的米飯71,粳米品種的糙米做成的米飯78;用秈米品種的精米做成的米飯82,粳米品種的精米做成的米飯90。
雖然大米的淀粉含量很高,做成米飯的升糖指數也很高,但糖尿病人并不需要放棄大米這種食材,吃的時候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1、盡量選擇升糖指數相對較低的秈米品種,從外形上選擇的話,選擇米型細長的長粒米和米型長圓的中粒米比較好。粳米的米粒一般呈橢圓形或圓形。
2、選擇米粒完整度比較高的大米,不要選擇里面混雜碎米多的大米。
3、選擇吸水比較好,煮熟后米粒分離好,粘度較小的大米。
4、做米飯的時候不要放太多的水,保證能將飯煮熟就好,水多了,米飯容易煮得稀爛,糊化程度高,吃完后升糖高。不用非得讓煮飯的水沒過食指第一個手指節(jié)。
5、不吃撈飯,如果實在擔心碳水,可以不用煮和燜的方式做米飯,選擇用蒸的方式,蒸煮燜的方式做出來的米飯,蛋白質和維生素及礦物質保全多。撈飯損失的不僅僅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損失也大,都跑到湯水里去了。
6、米飯不要煮太久,煮好后保溫時間也不要太久(尤其是煮好的米飯不那么干的情況下)。以即食大米為例,煮1分鐘的升糖指數只有46,煮6分鐘的升糖指數高達87。
7、搭配米飯的副食很重要,同樣的米飯搭配魚肉的升糖指數僅37,搭配紅燒豬肉的升糖指數高達73,搭配芹菜炒豬肉57。最好不吃炒飯。
8、糖友們最好不要吃純白米飯,除非有嚴重的胃腸疾病,胃腸不能耐受粗糧。燜飯的時候可以摻雜點豆子、燕麥、紅米、黑米、小米等全谷物,這樣不僅能把主食的升糖指數降下來,還能通過組合搭配的方式實現營養(yǎng)的均衡互補。需要提前浸泡的全谷物粗糧提前浸泡好,不要和大米一起花很長的時間一起煮。
9、無論是什么樣的米飯,都離不開蔬菜的搭配,先吃一部分蔬菜和肉類,然后再混合米飯一起吃。
10、無論是白米飯還是全谷物雜糧飯,從鍋里盛出來晾一會再吃,讓淀粉回生老化,升糖指數會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