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老師《人紀——針灸》的筆記整理
人紀:站在外面來看里面
針灸要比中藥早一千多年。針與灸是不同的,需要分開來。有首口訣歌:“針而勿灸灸勿針,針經(jīng)為此常叮嚀。如果針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贬槪扇∽蟛∮抑?,右病左治的對稱治法。(《針灸大成》)
針
什么時候不針?當體力虛,元氣不夠的時候不下針。例如:
1.氣血大虛,如大出血后。
2.行完房事后。
3.運動過后。
4.醉酒后。
針可以用在所有的疾病上,如感冒、頭痛、胃痛、內科病、癌癥、腎衰竭等。
灸
針力不及的地方用灸。
1.熱癥不灸,如發(fā)燒、痔瘡。
2.津液多的地方,容易出汗的地方不灸,如頭頂、腋下流汗多。手掌心流汗多不灸,手背可以。陰部不灸,背部不灸。
灸,是為了找水。艾的性之一是:向下。往上冒煙,向下找水。艾草幾乎可以長在任何的地方。古代郎中隨軍隊而行,最重要的是需要水。走在荒漠之地如何找水了?剁起一堆艾草燃燒,方圓五里之內有青煙騰起的地方,下面就是水源之地。
灸的幾種類別
1.隔姜灸(最常用)
將新鮮的生姜切成臺幣50塊的硬幣那么厚,再用牙簽戳洞。艾絨搓成小柱,放在姜上點燃了灸。一柱為一壯,灸單數(shù)不灸雙。溫熱后,可以拿開。艾純陽之性,所以端午節(jié)也將它掛門上用來辟邪。
2.隔鹽灸
肚臍(神闕)是凹陷的,鹽巴撒上去,再放艾絨灸。鹽需要是海鹽或者青鹽,用鍋炒熟變成了暗紅或者紅色后方可用。
3.隔蒜灸
灸肺的問題可以使用。將蒜切片放舌頭(舌為心之表)上,再放艾絨,可以很好的治療咳嗽。
4.米粒灸
米粒大小的艾絨直接放在穴位上燒。在治療雞眼和鼻竇炎非常見效。
在治療被毒物(毒蛇、蝎子等)咬傷了,感染了破傷風,可以在它的近端開始艾灸。如果是在手臂上,一直灸到勞宮穴,遠離了心臟就沒事了。檢驗是否有效,看病進(病進,沿著四肢往軀干方向走)還是病退(從軀干去到了四肢)了。比如之前如果是肩痛,灸完后,肩不痛,手開始痛了,就說明病退,有效果了。
如果起皰疹,在它的兩端灸,形成包圍之勢。也可以用蜘蛛網(wǎng),覆蓋在皰疹上,點上火。蜘蛛網(wǎng)也可以用一層涂了凡士林的薄棉花來替代。
后記
最近每天有灸神闕一帶的穴位,邊灸邊按摩。灸完身體很溫熱,整個身體都暖和了起來。之前就是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沒有系統(tǒng)的來學習。恰好在家里休養(yǎng),就可以聽倪海廈老師的《針灸》來慢慢研究。我也帶動媽媽一起來,只要是對身體好的,媽媽都非常愿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