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達1.41億人。相當于我們身邊,每10個成年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人。 有人說,得了糖尿病就要一輩子和降糖藥打交道。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
一般來說,糖尿病有8種病理生理機制,其中,主要核心病理機制有兩個。一個是胰島細胞功能的缺陷或者下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缺乏,臨床上常見于1型糖尿病。另一個就是胰島素抵抗,導致胰島素的工作效率降低 ,也可以理解為機體對胰島素不敏感,在臨床上主要見于2型糖尿病。我國糖尿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接近90%。
胰島素抵抗就是人體對血液里正常濃度的胰島素響應變弱了。
以肝臟為例,胰島素抵抗導致肝臟無法響應胰島素信號,使得胰島素對肝糖元分解和葡萄糖異生的抑制效果減弱,從而引起血糖的上升;對于肌肉而言,會導致肌肉無法正常吸收血糖;在脂肪細胞中,胰島素抵抗不僅會使得脂肪細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減弱,而且會導致細胞內儲存的甘油三酯水解,進而提高了血漿里游離脂肪酸的含量。
單純的胰島素抵抗并不一定會讓人患上糖尿病,因為高血糖會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如果結合了其他原因,例如肥胖、高血脂、炎癥等因素損傷了胰島β細胞,沒有辦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就會導致人體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利用減弱了,沒辦法把血糖控制在較低水平,于是人就會得2型糖尿病。
因此,如果避免了誘導因素,那么2型糖尿病的患者就有逆轉的希望。
根據(jù)糖尿病緩解臨床試驗(DiRECT)研究顯示,經(jīng)過強化生活方式干預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緩解的概率達到了86%,停用降糖藥物三個月之后,血糖都能維持在正常范圍內,真正擺脫了藥物的束縛。
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如果想要“逆轉”,先要從改變生活方式入手避免誘因。
最佳的逆轉時機,是剛診斷糖尿病時或糖尿病前期。
據(jù)統(tǒng)計我國糖尿病前期人群約達3.5億,糖尿病前期人群還不能算是糖尿病患者,但是血糖要比一般人群高。如果這個時候進行干預,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用吃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多數(shù)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
一部分新發(fā)的、糖尿病病程不長的已確診患者,特別是肥胖人群,通過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預,尤其是體重減輕后,糖尿病病情隨之消失。有些患者甚至能把胰島素和降糖藥都停掉,并維持相當長的時間。
整體來說,飲食干預和運動干預是重要的逆轉手段,同時也是重要的預防手段。
1
適度限制碳水攝入
碳水化合物總量越大,升糖潛力越大。糖尿病人和超重人群,主食量可適當減少到食物總量的30%~50%,其中粗糧占主食的一半。減下來的主食用蔬菜、肉蛋奶、堅果代替。
2
調整吃飯順序
“纖維類→蛋白/脂肪類→碳水類”的進餐順序,對餐后血糖更友好。
3
吃飯細嚼慢咽
吃得越慢,越容易有飽腹感,升糖越慢。一頓飯最好不少于20分鐘。
4
選擇粗加工的食物
食物越精細、煮得越軟爛,升糖越快;而那些不夠軟爛、需要細細咀嚼的食物,更有利于餐后血糖的穩(wěn)定。
5
有氧和抗阻運動聯(lián)合進行
運動不僅能降血糖,還可以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推薦有氧和抗阻運動聯(lián)合進行。
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每周至少3次??棺柽\動,如舉啞鈴和杠鈴,每次2~3組,每組8~10次,組間休息2~3 分鐘;每周至少2次抗阻運動,之間間隔1~2 天。
胡金華
主治醫(yī)師/醫(yī)學碩士
2017年獲得杭州師范大學優(yōu)秀帶教老師稱號。擅長糖尿病及并發(fā)癥的診治,并在甲狀腺疾病、痛風和肥胖癥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
門診時間:周一到周五 醫(yī)院門診樓五樓代謝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