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蘆便宜又好攜帶,隨時隨地都能玩,易盤、盤紅后包漿細膩的特點,讓小葫蘆是深受大眾喜愛的,反正沒事盤一盤。
正是因為這樣,最近畢竟多人在后臺問我關(guān)于葫蘆的問題,例如為什么我的葫蘆一盤就掉皮,而且還有點發(fā)霉的痕跡,還有的朋友問我,我的葫蘆斷斷續(xù)續(xù)玩了3年,為什么還不包漿?到底是因為什么呢?這也是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了。葫蘆一盤老掉皮,還有發(fā)霉痕跡,有可能是因為沒去皮,而盤了三年都不包漿的,有可能這個葫蘆是處理過的,或者是葫蘆嫩、手太干汗脂不夠盤玩,又或者是文玩葫蘆下樹刮皮后,沒有把表面那一層薄薄保護著葫蘆皮的膠狀結(jié)構(gòu)去掉,也導(dǎo)致葫蘆盤不紅。不管是什么品種的葫蘆,外皮都是有一層青皮的,葫蘆去皮說的就是去掉葫蘆表面那層青皮,市面上賣的文玩葫蘆,基本上是去了表皮的葫蘆。不去皮的葫蘆表面有一層膠質(zhì)層,很松軟,容易受到擠壓或者磕碰留下痕跡,對于盤玩方面來說,正如上述所說,盤玩容易掉皮。
雖說葫蘆自然干透也會上色,但不容易上色,盤起來真的浪費時間,好不容易玉化了點,一個撲棱,就掉了,你別以為我在開玩笑,還真有這種情況出現(xiàn)。
去皮的葫蘆更多的避免了這種情況的多發(fā)性,葫蘆之所以變色,并不是外面的青皮變色,而是表皮內(nèi)的葫蘆皮變色。
去皮的葫蘆能讓葫蘆盤到紅潤的程度,去皮后的葫蘆,表皮細膩干凈,盤玩后更加有光澤、紅潤,葫蘆手盤得越久,葫蘆越有機會達到晶瑩剔透的紅潤,所以葫蘆最好是去皮。葫蘆采摘的最佳之間是看你什么時間種植的,如果是自己種植葫蘆的話,一般葫蘆適宜種植的時間為3月份-5月份,除去育苗時間、不正常的天氣因素外,葫蘆的最佳成熟期是在10月份之后,反正等待葫蘆達到成熟期,葉子和藤已經(jīng)干枯,文玩葫蘆呈青色泛著白光就可以摘取。首先葫蘆選擇方面,盡量選擇皮色發(fā)白的葫蘆去皮,因為這樣的葫蘆成熟度比較高,皮色嫩綠的不要去皮,可以等一段時間再處理,不然葫蘆太嫩,干燥后也多數(shù)不會落住。選完要去皮的葫蘆后,把要去皮的葫蘆放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目的是為了下一步刮皮方便。刮皮可謂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了,可以采用刮皮用的小竹片刮去粘膜,有順序的從上往下刮皮,特別是要把葫蘆底部刮干凈,不然不容易玩著玩著發(fā)霉,而且刮皮期間注意保護龍頭,力度適中,不要刮著刮著,龍頭就斷了。刮完皮外,還需要給葫蘆泡一下,然后把殘余的葫蘆外皮清理干凈,偷偷告訴你們,干絲瓜瓤子清理殘余超級好用,沒有的話,那就用搓澡巾吧,對了,最好在水里加點食用堿,它可以幫助葫蘆更好的塑形。
5、晾
清理完畢后,就把葫蘆晾起來,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陰干,注意懸掛葫蘆也有方法,千萬不要底朝下,葫蘆兩側(cè)盡量不要有其他物體,以免相碰撞,放置個3天到5天就可以了。最后再去把葫蘆去曬,一定要翻面,讓葫蘆曬均勻。
葫蘆去皮大家都了解了嗎?自己種植葫蘆,或者從商家入手起皮葫蘆,需要去了解下,它是否經(jīng)過前期處理,是否可以直接上手盤玩,然后再按照葫蘆的基本方法盤玩,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玩出好的葫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