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盆景界經常有不少人喊出“三剪出百萬”的口號,雖然夸張了一點,但這恰好說明,修剪在盆景造型上的重要性。
“剪剪更健康”盆景非一日之功,不像養(yǎng)豬半年就可以出欄。“盆景澆水三年功”“盆景修剪,需要一打的剪刀”。10把剪刀沒有用壞,不要說你會修剪。
那么怎樣“三剪出百萬“呢?您且慢慢往下看。
盆景自然生長一段時間以后,就要審時度勢,在合適的時間,給盆景進行抹芽,修剪頂枝,側枝,云片狀葉片,以達到平衡樹勢。如果放任側枝或者頂端優(yōu)勢的持續(xù)生長,那么盆景主干變形,不容易保持原有的樹勢。修剪有以下幾種:第一剪:主要是縮短主枝與主干的距離。簡稱叫做“縮枝”。
縮枝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已經脫節(jié)長長的主枝,出現了比例失衡情況,那么就可以使用的縮枝,其是維護盆景植物造型的一個重要的修剪方式。縮枝,可以應用在“盆景矮化上”也就是所謂“截干矮化”??梢允褂迷诙绦钪l的大小變化上“蓄枝”。
1、在縮短的枝干上與連接位置的枝干有大小的過渡比例,然后進行截斷。2、縮短時,留取的芽點注意方向與角度,一般留取與枝條生長有向外側45°的芽點。3、預想出生長枝條的出枝位,以及生長方向,利于布局整個云片的空間占有位置。4、縮短的長度,比上一節(jié)稍微的短,后期生長,不會頭重腳輕。縮枝放養(yǎng)就是嶺南的“蓄枝截桿”手法。在與主干有一定比例的時候,蓄養(yǎng)一級枝條,然后放養(yǎng)新芽做二級枝條。二級枝條生長與一級枝有過渡,使用“二生四,四生八”的方式,促進三級枝生長??s枝成節(jié),節(jié)上出枝,彎曲有變化,大小有過渡。
第二剪:我們稱作是“抹芽”“摘心”。
抹芽:萌發(fā)力較強的樹種,在生長期的時候,在主干或者根系的任何位置,都可以發(fā)出新芽。而這些新芽除了影響造型以外,還會消耗養(yǎng)分,并且?guī)訕淦拥纳L,放任不管的花,會影響側枝以及結頂枝的生長平衡。在樹木生長的階段,要及時抹除不需要的芽點,根芽,腋芽,悶芽,以及角度出位不正確的芽點。摘心:樹木在生長,頂端的枝條就會持續(xù)往向陽的位置上生長。已經造型好的枝條,容易因為新芽的長出,變得雜亂無形。及時摘除枝條頂端的新枝嫩稍,可以起到抑制新稍徒長,促進側芽多生,使枝節(jié)變短的效果。從而保持完美的云片狀枝條,使中心枝條豐富,造型完整。摘心同時也可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使養(yǎng)分集中在各個枝條上,促進側芽的生長。第三剪:我們稱作為“摘葉,梳枝”,簡稱“疏剪”。
疏剪的主要目的就是維持樹木的完美造型,修剪一些不必要的冠幅枝條,讓枝葉間不互相遮擋陽光,阻礙通風。還能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以及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促進枝葉的生長。樹木生長在人為的養(yǎng)分水分補充下,葉片會越來越大,在生長的旺盛期,就需要摘葉,控制葉片的大小,同時還可以促進側芽生長。雜木類的盆景在春季的時候,葉片持續(xù)生長,在夏季之前已經老化,初夏的時候,通過摘葉可以促進新一輪枝葉的生長,在初夏光照變強,以及適當的控水,葉片會比原來的更小,更加鮮綠。側芽的持續(xù)生長,樹冠中的小枝條,會相互地糾結,擠壓,導致通風不好,阻礙關光照。針對單一主枝長期生長,從而導致的主枝分枝超多,密度過大,新芽不健壯等情況,要及時修剪樹冠中的交叉枝,平行枝,輪生枝,悶枝,向下(上)垂直枝,使其疏密有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