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永恒的話題,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寫出了很多人內心的孤獨和渴望,發(fā)人深思。
先說故事梗概,小說前半部寫的是過去: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唯一能夠“說的上話”的養(yǎng)女,為了尋找,走出延津縣城;小說的后半部寫的是現(xiàn)在:吳摩西養(yǎng)女的兒子牛建國,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的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縣城。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家庭和諧乃至于親情愛情,都和人與人能不能對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提供溫暖、化解沖突、激發(fā)情欲有關。話,一旦成了人與人之間唯一交流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中國人因為極端注重現(xiàn)實,加上其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人心難測和誠信缺失,能夠說貼心話、溫暖靈魂的朋友并不多,故而生活在千年的孤獨當中。
這本書的背景從民國一直延伸到現(xiàn)代,很多物質層面的東西已經改變,甚至很多精神上的東西也變了(人們的價值觀)。但書中所描繪的孤獨感,那種人與人之間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卻是從未改變。
如今我們有手機電腦qq微信,可翻遍通訊錄,能說心里話的又有幾人?百年來的中國人內心世界,恐怕沒怎么變過,這也能解釋為什么小說中那些百年前眾生的內心生活可以打動當代讀者,因為我們從未擺脫孤獨。
在書中,每個人都困在內心狹小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是內心的囚徒。他們極力掙扎,為著打穿心與心的間隔,卻常常失望地發(fā)現(xiàn),盡管隔壁的囚徒同樣孤獨,卻說不著。
前后兩位主人公為著一個找,一個走出延津,一個走回延津,透過文字,可以感到他們在路途中的孤獨和茫然。旅途看不到盡頭,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得走,別停下。走過千山萬水,才能回到內心深處??墒裁磿r候能到那個內心深處,沒有答案,或許像書中人物一樣,走到哪里,心里不亂了,就算到了。
人與人間的關系,分成“說得上話”和“說不上話”兩種。無論家人、朋友還是夫妻,一旦說的上話,人就親了,心就近了。反過來,一旦說不上話,也就不親,心也漸行漸遠。書中兩個主人公,一個人特別想找到另一個人。找他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想告訴他一句知心的話。
“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毙≌f中塑造了很多人物,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可以說上知心話的朋友,一個人找另一個知心朋友不容易,你可能跟這個人是好朋友,但是你們在一塊的話未必能說得上話,其實比人找人更不容易的是話找話。
與此同時,朋友關系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為一句話、一件小事,再好的朋友也可以瞬間一刀兩斷。
曾經覺得,閱歷的增長會讓人的內心更加強大,強大的內心能夠抵御孤獨。現(xiàn)在覺得,年齡的增加讓人既會回望過去的遺憾,也會為了明天而焦慮。而這些思緒,都浸透著孤獨。
在《一句頂一萬句》這本書里,很多人看到中國人的孤獨,其實還能看到人生的無奈和人們的掙扎。書中說“過日子是過以后,不是過以前”。孤獨與迷茫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怎么過。當看到最后,牛愛國要去北京就找章楚紅時,我想他一定已經知道他以后的日子要怎么過了。
在書中,可以說許多人終其一生,或許都沒明白怎么去過日子,令人覺得諷刺的是,知道自已怎么過日子的,都是人們眼中的“奸夫淫婦”——吳香香與老高、龐麗娜與老尚,當然最后還有我們的主人公牛愛國和章楚紅,我想“奸夫淫婦”一直招人嫉恨,或許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過得比我們明白。當然還有一些人,是活了一輩子,終于活明白了,例如曹云娥、何玉芬。
“過日子是過以后的,不是過以前的”,那以后的日子怎么過呢?單從書中的理解來說,最重要是要找一個談的來的、并且能談到心理去的人,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不要在乎面子,最重要的是在于自已的感受;過日子這件事,你可以騙其他所有人,但你不能騙自已。兩個人在一起,過的日子能否感到幸福,是否值的過,在書中給人最直白的感受就是兩人有話說(當然是說到心理),可以瘋狂地做喜歡做的事。
人與人之間的認同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渴望被他人認同,渴望逃離那個沒人交流的孤獨世界。希望被別人關愛,能有一份真摯的友誼或愛情。書中很少提到“孤獨”兩個字,更多是用“說不上話”來代替。所以,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那個說得上話的人,找到彼此互相認同的朋友,不再孤獨。
除此之外,還有性格,怕不怕事。捯到根兒上,或許就是缺失父母之愛。遇事是否較真??杀牟皇歉械綉嵟锹槟静蝗?,心如死灰,對整個世界都感到失望。
很多書講如何建立關系,而這本書則講建立關系之后面臨的問題。
怎么才能聊得來?兩個人要如何拉進心與心的距離?
或許需要相同的愛好、經歷、體驗、思維方式,而且要彼此需要對方。可能這些還不夠,但我還沒有更好的答案。
【《一句頂一萬句》里發(fā)人深思的幾句話】
1. 世上的事情都經不起推敲,一推敲,哪一件都藏著委屈?
2.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3.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說得著的人千里難尋。
4. 什么叫悲?非心所愿謂之悲呀。
5.人要一賭上氣,就忘記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氣著別人,忘記也耽誤了自己。
6.同樣一句話,兩種說法,她揀的是好聽的那一面,壞話也讓她說成了好話;同樣一句話,兩種說法,她揀的是難聽的那一面,好話也讓她說成了壞話。
7.我活了七十歲,明白一個道理,世上別的東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沒法挑……我還看穿一件事,過日子是過以后,不是過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