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陽還五湯是中醫(yī)學中比較常見的一個名方,該組方出自清代王清任先生《醫(yī)林改錯》一書中,是運用“補氣,補陽,兼以活血通絡”之法治療氣虛血瘀證之中風的有效名方。然而,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表明,補陽還五湯對于糖尿病病的治療,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補陽還五湯由黃芪120克(生)、當歸尾6克、赤芍4.5克、地龍3克(去土)、川芎3克 、桃仁3克 、紅花3克組成。全方重用生黃芪,大補元氣,為君藥;當歸尾,活血養(yǎng)血為臣藥;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亦能祛瘀活血;佐于地龍通經活絡,因本方配伍精當,療效顯著,故被后世推崇,在經過臨床多年運用的基礎上,這些研究人員已經發(fā)現(xiàn)其有效成分制成補陽還五湯有效部位方,達到了量少效準的成效,廣泛應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療。
補陽還五湯對于糖尿病的治療是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對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治療和改善上。一個氣虛血瘀的組方為什么能應用到糖尿病的治療?其實原因很簡單,氣虛血瘀是糖尿病的中醫(yī)病因病機之一。
消渴病與瘀血的關系可追溯到《黃帝內經》,在《靈樞·五變篇》中曰: “血氣逆留,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敝燎宕迫荽ㄔ凇堆C論》中更明確提出: “瘀血在里則口渴,所以然者,血與氣本不相離,內有瘀血,故氣不得通,不能載水津上升,是以為渴,名曰血渴,瘀血去則不渴矣?!敝劣谙逝c氣虛的關系在《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wèi)氣不足,勞則榮氣竭”。
糖尿病腎病是臨床2型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癥之一,隨著我國糖尿病患者人群基數(shù)增加,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率也迅速攀升。 隨病情發(fā)展可出現(xiàn)嚴重腎功能異常甚至進展至腎功 能衰竭,積極防治早期糖尿病腎病可有效逆轉患者的腎功能損傷并優(yōu)化最終治療結局,是目 前臨床研究的重點 。西醫(yī)治療同時接受補陽還五湯輔助治療,在提升整體治療有效性的同 時可積極抑制患者的腎纖維化及全身氧化應激程度,可顯著改善糖尿病腎病,有望打破目前 該病治療的瓶頸。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 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足部潰瘍、足部血管狹窄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都有較好的效果。 近年來許多醫(yī)院創(chuàng)新性的應用補氣扶正、活血化瘀的中藥方劑聯(lián)合介入治療糖尿病足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補陽還五湯作為補氣活血通絡的經典方劑,已廣泛應用于糖尿病足的臨床應用。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病率高達 90%,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大量研究表明氧化應激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損傷神經細胞,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醫(yī)認為本病主要為絡氣虛滯,淤血阻絡,臨床治法上我們應用補氣活血通絡的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近年來學者普遍認為補陽還五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一 個比較可行的方法, 大量的臨床和實驗研究證實補陽還五湯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具有良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