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和婆婆去廟里進香,不料,和尚竟對女子圖謀不軌
有個女子和婆婆去廟里進香,突降暴雨,只好滯留在那里。一個和尚垂涎她的美色,想趁夜里她們熟睡之際,進屋非禮,但女子堅決不從。第二天,女子就無故失蹤了。沒想到,三天后,她居然出現(xiàn)在了縣衙公堂上。
從前,城南有座普慧寺,香火極盛,據(jù)說求子非常靈驗,每天到此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這天,有一對婆媳特意去鄰縣趕來。這媳婦叫喬三娘,是個很俊俏的小娘子,三年前嫁給了村頭的李升為妻??蛇@肚子都沒有動靜,把婆婆王氏急壞了。
想當初,喬三娘這個年紀,王氏都已生下一雙兒女了。聽聞普慧寺求子靈驗,她們特意風塵仆仆趕來。
兩人在廟里參拜完,準備打道回府。誰知,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眼看傍晚雨都沒停,婆媳二人商議,就在此住上一晚,等明日雨停后再走。
晚上,寺廟里為留宿的香客,準備了素面。喬三娘因為早起受了寒,沒有胃口,幾乎沒有吃,王氏怕浪費,就把她的那一份面也一并吃了。
之后,婆媳二人就回了寮房(寺廟里供香客休息的房間)。王氏進屋后沒多久就打起哈欠,拉著喬三娘,吹滅了燈,兩人上床歇息。
王氏沾床就呼呼大睡,可喬三娘卻因受了寒,渾身瑟瑟發(fā)抖,難以入睡,期盼著早點天亮。
忽然間,喬三娘聽到房門被打開,從屋外閃進一個人來,她心里一驚,假裝閉眼睡著。
那人許是覺得暗,進屋就點上了燈,喬三娘瞇著眼看去,竟然是個寺里的和尚。
只見這和尚明目張膽地朝著床邊走來,嘴里嘟囔著:“小娘子,貧僧瞧了瞧,今天的女香客中屬你最美了,今晚我讓你快活快活。”喬三娘一聽大事不妙。
和尚這時已走到她床榻前,用手掀開被子。喬三娘想這婦道人家名節(jié)為大,趕緊用力推了推睡在里側的王氏,可是王氏鼾聲如雷,紋絲不動。
和尚壞笑道:“你今兒個逃不出我的五指山,你不是來求子嘛,貧僧這就遂了你心愿?!闭f完,他自己先寬衣解帶起來。
喬三娘見無人可以求助,唯有放手自救,于是,她突地從床上起身,鞋都未穿,就跑出了屋去。
和尚見她逃脫,也跟了出去。盡管外面電閃雷鳴,可喬三娘也顧不得什么了,直接闖到雨中,沒命地奔跑。而和尚似乎緊咬著她不放。在后面步步緊逼。
不知不覺也到了廟外,喬三娘已無路可逃,看到前面有口井,想著橫豎都沒有退路,就索性跳進了井里。
喬三娘跳下去才發(fā)現(xiàn)這是口枯井,而且一點都不深,她除了一點擦傷,人也無恙。她就躲避在井中等待天明。
那和尚見喬三娘跳了井,便沒窮追下去,又見這雨勢挺大,就轉身回了廟里。
次日,王氏醒來,見喬三娘沒了蹤影,就在廟里問詢了個遍,大家都說沒見著她。王氏只好無奈收拾好東西,自己先回家去。
喬三娘見雨止天晴,便思索著如何出井。不久,她聽到上面井圈旁有人聲,她趕緊對著井口呼救。
井圈旁正是縣令家的幼子和他家的家丁,原來縣令全家來祈福,他覺得無聊,偷跑到寺外,家丁不得不尾隨其后。
他們聽到井下有人求救,就找來人拋下繩索,把喬三娘拉了上來。不久,縣令和夫人尋子過來,見到滿身臟兮兮的喬三娘,喬三娘見其一身官服,立馬下跪痛訴自己遭遇。
縣令聽后,卻只是先把喬三娘帶回府中。清理梳理過后的喬三娘,被縣令夫人認出是兒時舅家的鄰居,就動了惻隱之心,讓縣令務必徹查此事。
于是,縣令秘密安排兩個青樓女子前往普慧寺,結果隔日青樓女子回報,這普慧寺真是污穢之地,打著求子靈驗的幌子,實則是和尚在婦女飯菜中暗下迷藥,趁夜玷污婦女。
縣令大怒,派出官兵封鎖了普慧寺,把寺里所有僧人都帶回縣衙審問,并由喬三娘和兩名青樓女子作為證人指證。僧人自知無法抵賴,只得全部招供。
此事傳開后,全縣一片嘩然,不少曾在那寺里求子得子的男子紛紛要休妻。
而喬三娘因為破案有功,還被封了賞,由縣衙的轎子送回了家。因為她受寒加上淋雨,染上了風寒,便用賞得銀子請了大夫來瞧,順便也幫忙查查不孕的原因。
大夫一把脈,便說不孕是因宮寒、月事紊亂引起,先服上三個月的藥調理看看。半年后,喬三娘就有了身孕,次年端午時,她生下了一個男嬰,取名就叫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