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坪村檫木王 1600年
山野里最早開花的是檫木,二月初,就傳來花信。彼時,冬尚未離去,寒意滿山岡。料峭中,一抹金黃亮在寂寥的山間,那一定是檫木在報春。
而生長在福建省沙縣高砂鎮(zhèn)上坪村大竹自然村后山一片古樹群中的檫木王被評為“中國最美檫木”,樹高34.7米,胸圍7.43米,平均冠幅17.6米,樹齡1600余年,主干巨大,需要四五個人才能合抱。當(dāng)?shù)卮迕癜验邩渫醴Q為“何醫(yī)生樹”或“仙姑樹”。
檫木身姿挺拔,主干沒有一絲彎彎繞繞筆直向上,最高可以長到35米,屬于樟科中少有的落葉喬木。樹形開展,四下伸出去的枝椏在恰到好處的位置向上,是一種收斂的伸展,整株樹有不張揚(yáng)的優(yōu)雅。
早春,花開在還沒長葉的樹梢頭上,且花量極大,滿滿一樹,像火把擎在高處,遠(yuǎn)遠(yuǎn)就能望見,及至樹下,仰之彌高。所以,要近距離看花可是不太容易。其實(shí),檫木的單朵花很小,只有約4毫米,之所以如此醒目,是因?yàn)槭畮锥浠梢粋€總狀花序,而每個枝頭又集聚了十幾個總狀花序,那一坨明亮的黃是由100多朵花組成的花團(tuán),成百上千個花團(tuán)掛滿了整棵樹,在沉悶的早春大地上成為一道溫暖的光。
檫木屬樟科檫木屬,這個屬一共有3種,亞洲東部和北美間斷分布。我國有2種:一種為檫木,產(chǎn)長江以南各省區(qū);一種為臺灣檫木,產(chǎn)臺灣中南部。
檫木應(yīng)該古已有之,但相關(guān)的記載不多。清人吳其濬在《植物名實(shí)圖考》蔡木的條目下寫道:“集韻有檫字,云木名,梓屬。蔡與檫或音形相近而訛,但此木殊不類梓?!?/span>
蔡木是不是就是檫木,他也沒有定論。而條目邊的插圖上畫的植物葉子完全不像檫木,倒是類似殼斗科的某種。檫木的葉子特點(diǎn)鮮明很容易分辨,葉頂端分裂成“山”字形,像鵝的腳掌,所以在云南檫木又有“鵝腳板”的俗稱。檫木也是彩葉樹種,秋天葉紅得十分鮮艷,再加上樹姿凌云,令人見之忘俗。只不過,檫木生在山野,秋日周遭皆絢爛,它便泯然眾人間,顯得不那么突出了。
西湖周邊的群山中都能見到檫木,最值得看的有兩條線,一是西山游步道報先寺以西的一段山道,路兩邊有不少。二是十里瑯珰,滿坡的茶樹中間鶴立雞群般地有檫木佇立。兩條線的檫木各有各的美,西山游步道邊的讓人有路轉(zhuǎn)溪橋忽見的驚喜,走著走著一樹耀眼的黃就出現(xiàn)在下一個轉(zhuǎn)角,猝不及防地被美到。而十里瑯珰,走在山脊上,視野開闊,一壟壟齊整整的茶樹間,遠(yuǎn)處密密的樹林中,都點(diǎn)綴著一樹一樹的金黃,沐著陽光,像一把把碎金在閃耀,那漫山遍野的珠光寶氣,看的是氣勢。
另外,在淳安的石林鎮(zhèn)有千畝檫木,花開盛景蔚為壯觀;寧波東錢湖的黃菊嶺墩山坡一帶也有規(guī)模浩大的檫木花海景觀。這便和檫木的藥用價值分不開,檫木的根和樹皮可入藥,有活血散瘀,祛風(fēng)去濕,治扭挫傷和腰肌勞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