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劍
“赫爾松大撤退”輪番上演,俄羅斯撤退之后,又輪到基輔撤退了——烏克蘭副總理韋列舒克聲稱,將展開自愿撤離行動,赫爾松等南部地區(qū)想要撤離的民眾將會獲得幫助。
在不久前,俄羅斯剛剛從赫爾松撤走了10多萬民眾,并且俄軍也撤到第聶伯河對面,與烏軍沿河對峙?,F(xiàn)在烏軍似乎也沒有急著進攻,而是效仿俄羅斯搞撤退,這種情況明顯不正常。
(之前民眾撤離赫爾松)
綜合一些評論觀點,可以分析認為烏克蘭的撤退基于至少幾個原因——
(澤連斯基在赫爾松)
(親俄民眾被“羞辱”)
從這些錯綜復雜的因素,也不難看出,俄軍撤離赫爾松并非失敗,而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zhàn)略撤退,現(xiàn)在把爛攤子推給烏克蘭,就看烏克蘭如何收拾。
而美國顯然也認為烏克蘭遠沒有到歡慶勝利的時候,美軍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明確指出,基輔不能指望軍事上的勝利,烏克蘭應珍惜當下的談判機會。
然而對于美國的對俄談判要求,基輔視若無睹。澤連斯基的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更是堅稱烏軍正在取得勝利,他認為美國這時候要求談判,實際上是在要求烏克蘭對俄“投降”。
(波多利亞克)
其實不僅是波多利亞克,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nèi)也已經(jīng)在和米利的通話中斷然拒絕談判,他聲稱絕不接受任何談判和妥協(xié)。也就是說,烏軍還要“戰(zhàn)斗到底”。
以前是美國要求烏克蘭“戰(zhàn)斗到底”,現(xiàn)在是美國想踩剎車,烏克蘭自己想“戰(zhàn)斗到底”,這一幕著實有意思。
(扎盧日內(nèi))
不過如果美國真的要烏克蘭談判的話,基輔是沒有選擇余地的。
美國不排除也是擔心烏克蘭等下“陰溝里翻船”,因為美國認為俄羅斯的實力不能被低估。華盛頓要求基輔談判,其實有可能也是“緩兵之計”。
但是基輔不按華盛頓的意思來做,美烏之間就會出現(xiàn)新的矛盾。尤其是當美國發(fā)現(xiàn)烏克蘭不受擺布的時候,華盛頓的態(tài)度就會出現(xiàn)變化。
這場危機,已經(jīng)在演變成多方博弈,以及錯綜復雜的因素較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