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話不說了,直接進入正題!以下重點講與半導體相關的驅(qū)動IC部分。
1) 平板顯示技術分類?
主流還是穿透式,指光要穿透filter膜層被觀眾看到,那穿透式里面根據(jù)光源種類又分為自發(fā)光和非自發(fā)光,這個比較好理解,非自發(fā)光就是自己沒有光,必須靠外界光源來點亮,比如月亮照亮夜晚的地球。本文所講的LCD就是屬于非自發(fā)光,她必須要外借燈管發(fā)光穿透液晶和濾光層(CF)才能被觀眾看到。而以前的CRT以及當下火熱的OLED以及LED顯示技術都屬于自發(fā)光的類型。具體如下圖。
2) 液晶是什么?
液晶故名思意就是液態(tài)晶體(Liquid Crystal),首先她的是液態(tài)保證她可以扭動。第二個她的是晶體,意思就是排布要有序否則怎么控制呢。對吧?
所以很多教材介紹都是說她是處于固體和液體之間的一種中間態(tài),不管你怎么理解吧,必須的滿足上面兩個性質(zhì)!
最早,她是有奧地利植物學家萊尼茲(F.Reinitzer)與1888年在做苯和脂類實驗的時候發(fā)現(xiàn)的,所以首先得出他的身世和分子結(jié)構(gòu)是以碳為核心的有機物。而“液晶”的名字來自于一年后1889年的德國物理學家萊蔓(O.Lehmann),他發(fā)現(xiàn)了這種混濁的液體具有各向異性(Ansiotropic)晶體所特有的雙折射特性,所以他把這種有機物命名為File Bende Krystalle,德語意思為“液晶”。這特雙折射特性就是后來我們講的旋光特性。
再接著到1963年,米國RCA公司(沒錯就是FAB里的RCA Clean發(fā)明者)的工程師威廉發(fā)現(xiàn)了液晶會受到電器的影響而發(fā)生偏轉(zhuǎn),同時他也發(fā)現(xiàn)光線入射到液晶中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于是到1968年還是RCA公司的Heil振蕩器部門發(fā)表了全球第一個液晶顯示屏。掰手指一算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85年,橫跨了植物學、物理光學、電磁學,經(jīng)歷三個國家之后才把“液晶”和“顯示”聯(lián)系起來了。
再接下來就是1973年日本的夏普公司首次將它運用到電子計算器的數(shù)碼顯示而變成商用。
3) 液晶的光電特性?
其實就是分光學和電學特性,液晶顯示必須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一種材料的光學和電學翻譯成物理變量就是折射系數(shù)和介電系數(shù),分別代表光穿透的能力以及液晶分子受電場轉(zhuǎn)動的能力。
先講液晶有向列型(Nematic LC),層列型(Smetic LC),還有膽固醇型(Cholestic LC),而用于顯示的液晶材料是向列型。下面介紹向列型液晶的光電特性。
a、電學特性:液晶分子為細長棒狀結(jié)構(gòu),延長軸方向有極性(Dipole),也就是這個分子的一端帶正電一端帶負電,所以我們對這個液晶分子加電壓可以使它發(fā)生偏轉(zhuǎn)。如下圖實驗,兩個平行玻璃板中間加入液晶,兩端加上電壓,當【不加電壓】和【加電壓】時,液晶分子會分別【躺】在玻璃板上或【站】在玻璃板上。
b、光學特性:如萊曼(O.Lehmann)所發(fā)現(xiàn),液晶具有雙折射特性,什么意思?就是指光的極化方向受液晶分子的旋轉(zhuǎn)而旋轉(zhuǎn)!這個很難理解對不對?關鍵在于光的極化方向,下面先講解什么是光的極化方向?
光有波粒二相性,先是波動性,它是正弦波的方式往前傳輸,那它往前傳輸?shù)哪芰吭趺磥淼哪??主要是靠電磁波效應。他是電場和磁場兩個分量交互作用產(chǎn)生的電磁能就是電磁波的能量。而電場的分量的方向就是極化方向,對于普通的光來說(比如太陽光,照明光源等),它的極化方向是各個方向都有的,所以它的電磁振蕩也是四面八方都有的,這樣的光稱之為非極化光。而如果一束光的電場方向固定不變則稱之為極化光(Polarized light)。人類若要控制光就必須控制光的極化方向,液晶顯示也不例外。那么極化光怎么得到呢?用一個光柵過濾一下就可以了,篩選特定電場方向的光就行,這就是偏振鏡的原理,很多肉眼看不見的狹長隙縫組成的。
插個題外話,雖然叫極化光,其實就是偏振光,極化光是西方的名字,當初以為光子也是類似磁鐵一樣由南北極粒子組成,實際是個錯誤的叫法,只是一直沿用了。
那液晶的光學特性就表現(xiàn)在它在電場控制旋轉(zhuǎn)過程中,能夠改變光的極化方向。一樣還是用玻璃板夾一層液晶來實驗,同樣一束極化光射進來,如果不加電場,由于液晶分子“躺”在玻璃上,所以極化方向沿著液晶分子方向旋轉(zhuǎn)了,所以輸出就是90度的電場極化光了。反之,如果加了電場,則液晶“站”在了玻璃上,所以原來極化光的方向還是沿著液晶分子方向,所以輸出不變。這就是液晶的旋光特性,它可以旋轉(zhuǎn)光的極化方向,如果出口是指定的極化方向的話,這就實現(xiàn)了一個“光閥門”的作用!
4) 液晶顯示原理?
理解了上面所述的液晶光電特性,這里就很容易理解了!
直接把上面實驗的兩層玻璃換成兩個偏光板,入射光就自動過濾成特定方向的極化光了,如果出射光的偏光板的細縫方向和入射偏光板方向垂直,則在不加電的時候,剛好躺下的液晶能夠把光的極化方向旋轉(zhuǎn)90度,剛好能夠讓光能夠穿過,如果加電則極化方向不變,那么就出不去了。所以向列液晶屬于NW (Normal White)型液晶。備注:NB (Normal Black)。
那紅綠藍又是怎么實現(xiàn)的呢?簡單,直接在出射的方向上加一個濾光層(CF: Color Filter)就搞定了。
5) 液晶驅(qū)動IC技術及原理?
從第一張的LCD顯示分類看到,最基本的分類有被動式(PM: Passive Matrix)和主動式(AM: Active Matrix)兩種,先講被動式吧,它就是無數(shù)個橫向和縱向交叉的Pixel矩陣,通過這些矩陣的交叉點來定位每個pixel需要被打開還是關閉,所以每個特定的Pixel都會有特定的電流流過。這種方法很簡單,但是問題就是電流過大會對邊緣的Pixel產(chǎn)生串擾(disturb),產(chǎn)生虛影,電流太小則對比度差而且液晶扭動遲緩。如果這種被動式LCD驅(qū)動方式則不適用于電腦高速圖形顯示。
而主動式LCD的結(jié)構(gòu)與被動式類似,都是在兩層透明電極(ITO)之間加入液晶,也是分別縱橫交錯的電壓選擇來定位每個Pixel,唯一不同的是,每個單元都引入了一個晶體管(TFT),由這個TFT晶體管來控制通過液晶的電流的開和關。所以主動式LCD也稱之為TFT-LCD。
好吧,接下來我們就大篇幅的講講TFT液晶顯示的驅(qū)動原理吧!
我們的電腦都有個叫做顯示卡的東西,它主要把顯示的每個像素的三原色傳送給驅(qū)動芯片,驅(qū)動芯片再把這些指令翻譯成液晶流轉(zhuǎn)電壓輸出給對應的像素,這就是源極驅(qū)動器(Source Driver),而Source Driver的輸出能否被傳輸給液晶像素,還要經(jīng)過每一個TFT晶體管開關,所以需要另外一個驅(qū)動電路來按照一定的始終頻率對應的開啟這個晶體管柵極開關,這就是柵極驅(qū)動器(Gate Driver),所以Gate Driver就是決定顯示像素的位置,通知每一列像素要輸入的資料,而Source Driver則是安排資料的輸入,傳輸給液晶面板。他們各自都是整行整列的選擇的,而交點的地方就是被選中的那個pixel。
那么問題來了,電腦上有1024*768個像素(實際上還要乘以3倍),這要一個個像素顯示還不得瘋掉?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平板顯示都是一列列掃描的,意思是先用Gate Driver把一列液晶全部打開,然后每個Source Driver把這一列的所有pixel的灰度翻譯成扭轉(zhuǎn)電壓一次性輸出給這一列的所有pixel,所以說顯示器是一列列顯示的。所以Gate Driver也叫scan driver,Source Driver也叫Data Driver。
那問題又來了,為啥我們看到的顯示器不是一列列慢慢在變化呢?因為我們?nèi)搜勰茏R別的圖形變化時間的靈敏度是24幀,也就是1/24=0.04秒,而我們顯示器通常在60Hz也就是0.016秒就已經(jīng)完成了所有“列”的掃描了,所以你自然就感覺不到咯。相信大家都有經(jīng)驗,拿著攝像機拍攝電視屏幕就有閃動的條紋,這就是電視屏幕和攝像機屏幕掃描頻率不一致導致的。
那問題又來了,顯示像素越來越高咋辦呢?掃描速度也不能無限快吧?那就好幾個Gate Driver并行同時干就好了?。∷砸粋€大屏幕通常都需要好幾個Source Driver和好幾個Gate Driver,當然這完全取決于你的驅(qū)動IC有多少個通道(Channel),Channel數(shù)越多則需要越少的IC數(shù)量,自然cost就降下來了。以1024*768為例,一個Gate Driver有256個通道,則需要三個Gate Driver來完成。而如果Source Driver一個芯片有384個腳,則Source Driver需要8顆 (因為每個像素還有三個子像素RGB,所以總共是1024*3=3072個pixel)。這就是為啥LCD Driver芯片都是細長條裝的,而且為啥顯示器都有框,現(xiàn)在做無框的就必須把芯片貼著液晶屏做die size封裝了。
液晶是一種有機物鏈狀結(jié)構(gòu),類似橡皮筋,所以如果某個畫面一直不動的話,那個液晶分子受電場力強迫保持站立的話會導致它老化,所以為了讓他一直動起來,就必須用一定頻率的交流電去驅(qū)動它,一般在60Hz~100Hz,太低則閃爍,太高則耗電。因為液晶的扭轉(zhuǎn)沒有正負極之分,所以如果要讓他動起來,就必須每隔一端時間把他的電壓反過來,讓它反向扭轉(zhuǎn)一次,只要保持絕對電壓差不變就行,也就是SEG/COM之間的偏壓。什么叫SEG電極?什么叫COM電極?(這里有好多專用名詞~)
因為一個液晶屏有好多驅(qū)動IC,每一列的所有晶體管都有一個通道的Gate Driver驅(qū)動,所以這一列就叫做COM電極(公用電極),而這一個公用電極有一整排的晶體管(像素)是靠好幾個Source Driver來驅(qū)動的,所以每隔Source Driver負責的那一段就叫做一個Segment,所以Source driver那個電極就叫做SEG電極。
一個柵極驅(qū)動IC負責n個公共電極,則一個頻率周期內(nèi)掃描一個COM電極需要的時間就是1/n秒,這里面有兩個重要概念:占空比(Duty)和偏置(Bias)。
占空比(Duty): 也叫COM數(shù),由于液晶顯示采用分時動態(tài)掃描的,所以在一個周期內(nèi)要依次掃描完所有的COM (假設是'N'個),則每個COM的有效選通時間與整個掃描周期的比值就是占空比,它是固定的,等于1/COM數(shù)。
偏置(Bias):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液晶的扭轉(zhuǎn)電壓,也就是SEG和COM之間的電壓,實際上它是一個模擬型號的驅(qū)動波形,可能你看到的SEG和COM有高有低彎彎扭扭的,但是記住液晶驅(qū)動與波形無關,它只與兩個波形疊加之后的凈電壓差有關,而偏置就是各檔模擬電壓中最低檔相對于輸出的電壓最高檔的比例。
比如下圖的波形圖,他就是一個1/4 duty和1/3 Bias。因為它的COM數(shù)是4個,所以duty就是1/4了,而每個COM的驅(qū)動波形模擬電壓是3檔,V3是最高檔,V2、V1是中間檔,而且V1~V3是等間距的,所以V1/V3=1/3,所以Bias就是1/3了。
一般情況下,Duty和Bias是有一定關系的,Duty數(shù)越多,則每個COM的時間就越少,充電時間就越短,而如果要達到同樣的顯示亮度和對比度,則充電電壓就要增加,也就是“選”電平和“非選”電平的差異需要增加,也就是Bias要增加,Duty和Bias的經(jīng)驗公式:Bias=1/[sqrt(Duty)+1]。
接下來講講驅(qū)動電壓吧,上面說過了,液晶驅(qū)動波形是交流的,但是這個交流電壓是若干個直流電壓組合而成的,而這各檔直流電壓就是反應Bias比例關系的,而這個各檔電壓值取決于液晶特性和duty數(shù)的多少。
先講電源調(diào)整電路吧,外部電源首先是固定的,能直接用最好,但是大部分都不能直接用,而且外部電源穩(wěn)定性也不好。所以還是需要有個電路解決穩(wěn)定性問題,然后把他調(diào)整倒你要的電壓為止,這就是Power Regulator的作用。首先它的有個電壓基準源(Bandgap),然后用放大器把他放大到指定電壓,但是放大器也是有源器件吧,它放大的energy從哪里來,必須有個放大電源,所以還需要把原來的輸入電壓通過charge pump升壓電路升到一定得電壓作為放大器的電源。當然所有的電源都這個套路,當然如果是降壓也可以用LDO了,簡單吧!OK了,就是這么簡單,如下圖!
電源調(diào)整講完了,接下來還是電壓,偏置電壓(Bias)!上面講完電源調(diào)整電路產(chǎn)生一個非常精準的輸出電壓給LCD驅(qū)動電路,可是交流偏置波形需要不同level的偏置電壓,提供給后續(xù)的COM/SEG波形產(chǎn)生電路。那么這個不同level的偏置如何實現(xiàn)?就是我們接下來講的第二個電壓產(chǎn)生電路,偏置電壓。他有兩種實現(xiàn)方式:
1) 電阻分壓:這個簡單吧,中學物理就有。不細講了。但我們要懂一個行業(yè)術語,這就是我們講的8位電阻折疊式DAC,她可以輸出2N=256。這個mismatch是很重要的!
2) 電容驅(qū)動結(jié)構(gòu):電路的部分我就不懂了,意思就是用一個電壓產(chǎn)生一個倍率的電壓疊加。只是這種結(jié)構(gòu)電壓調(diào)整電路和電壓偏置部分必須要在一起的,這和電阻分壓偏置是不一樣的。所以電源升壓部分是直接按照Bias的設置產(chǎn)生驅(qū)動電壓的,只是這種結(jié)構(gòu)的電容最好用外接電容,芯片內(nèi)的電容驅(qū)動力很差的。
偏置電壓產(chǎn)生了,接下來就是產(chǎn)生交流驅(qū)動波形電路了,就是要按照一定的時鐘頻率在特定的時間把指定的電平送給液晶的COM/SEG端使得液晶點亮或關閉。COM/SEG波形產(chǎn)生電路就是一個多路選擇開關,COM driver依照掃描計數(shù)器的值,SEG Driver依據(jù)顯示數(shù)據(jù)RAM對應的值,分別從直流分壓電平進行選擇并從相應的COM/SEG引腳加以輸出,合起來就是一個交流矩形方波驅(qū)動電路了。(備注:需要一個時鐘電路,還有一個RAM電路)
接下來講講VCOM極性反轉(zhuǎn),前面提到過,液晶必須是交流驅(qū)動因為它不能保持一個狀態(tài)不變,否則會和橡皮經(jīng)一樣疲軟的。所以雖然你看到的顯示器顯示不變,實際上每個pixel的液晶分子一直在后臺做螺旋狀正反扭轉(zhuǎn)(類似小區(qū)健身器材的扭腰盤,O(∩_∩)O~~~)。那么如何實現(xiàn)呢?其實是把液晶顯示電壓分成了正負兩種極性,我們知道液晶扭轉(zhuǎn)是不分正負的,那就簡單了,我們讓Bias電壓一直不間斷做正負極性切換就可以了,這就是VCOM極性反轉(zhuǎn)技術。Inversion又分好幾種,有Frame inversion、Dot Inversion、Row inversion和Column Inversion等。
再回來,如果你選擇COM電壓固定不變,你就可以選擇Inversion的任何方式,但是如果你選擇COM電壓變化的話,那你就只能選擇Frame Inversion和Row Inversion了。因為COM電極和SEG電極是不同的ITO玻璃電極,實際制作的時候整片玻璃都是COM電極,也就是說所有的COM是接在一起的,而Gate Driver是整行打開的,如果COM電極是接在一起的話,如果你選擇COM可變的話,是無法在一行TFT上同時顯示正極性和負極性的,所以你只能選擇Frame和Row Inversion兩種技術。
5) Gamma矯正電路:
首先,我們知道電腦的RGB三種顏色,每種顏色又分成了256個色階(Gray Scale),每個灰階其實就是對應液晶扭轉(zhuǎn)量的變化,透光的多少。然而,電路就是電路,0~255個色階,等效為驅(qū)動電壓的256個等分,所以產(chǎn)生了下面這個透光率與偏置電壓的特性曲線。
然而模擬的世界總是那么讓人琢磨不透,人眼對光線的感知是非線性的(韋伯定律)!這句話是不是很難理解,套用《知乎》上的一篇好文《色彩矯正中的gamma值》,人不是物理測量儀器,我們用感知是不可能測出某事物具體的物理量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比較,來感知世界。以光為例,若在一小黑屋中,點亮了一支蠟燭A,這支蠟燭對屋內(nèi)的貢獻是顯著的,在視覺上也感受到極大的明度提升。但是若是屋內(nèi)已經(jīng)點亮了1000支蠟燭,此時再點亮一支蠟燭B的話,從物理能量貢獻上,這支新蠟燭B與蠟燭A的物理貢獻是一樣大的,但是在人的視覺中,B引起的“明度”變化,遠遠不如A。為什么呢?因為對于某事物,同樣的變化量△a,總量少的時候,變化顯著,容易被人感知,事物總量大了,再變化同樣的△a,就不那么容易被察覺了。簡單點就是突變才能被感知,溫水煮青蛙到死也不明白的!攝影的單反相機,光圈開大一檔,光線進光量增加一倍!地震級數(shù)增加一級,能量放大32倍!就是這個道理!
先普及一下,我們看到的任何物體的顏色都是該物體反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白色反射率100%,黑色0%。所以一份黑色一份白色摻在一起就是灰色,那應該就是50%的反射率咯!對不起,你錯了!她的反射率只有17.68%,而17.68是根號下312.5!所以國際標準:人心目中看起來中灰的色塊,其物理亮度值大約在白色塊的20%左右。其實這也是一個20/80法則!在黑暗的情況下,稍微有點光就能讓你非常刺激,可是達到20%之后,光線對你的刺激就沒那么大了,所以需要加大光線量。于是就有下面這張人眼感應灰階對自然界線性光的關系圖。
好吧,現(xiàn)在如何來解決我們LCD灰階電壓的問題了?再來韋伯定律,輸出等于輸入的指數(shù)冪函數(shù),而這個冪就是Gamma。
于是我們給gamma取不同的值,得出各條Curve,哪一條最接近上面那張圖呢?就是Gamma等于2.2的時候。所以LCD driver的Gray Scale灰階電壓不是直接等分成256份,而是需要做Gamma等于2.2的指數(shù)冪調(diào)整才能滿足人眼的感知。
那么這個Gamma矯正怎么做的呢?她需要把原來的256等份電壓和Gamma Curve疊加之后矯正成最后的電壓,如下圖Gamma校正模型。
6) TFT-LCD液晶顯示器的結(jié)構(gòu)?
如前所述,液晶顯示所用的液晶雖然都是向列型(Nematic),但是細分還有扭轉(zhuǎn)向列型(TN: Twist Nematic)和超扭轉(zhuǎn)向列型(STN: Super TN),兩者區(qū)別就是旋轉(zhuǎn)角度不一樣而已。前者只能轉(zhuǎn)90度,而后者可以轉(zhuǎn)270度,而反應在電壓控制旋光特性上,就是下圖所示的TN的電壓曲線比較緩慢,所以電壓范圍比較大,而STN的電壓比較陡峭,所以電壓范圍比較小。所以TN型液晶因為電壓范圍比較大占了優(yōu)勢,因為灰階可以拉的比較開。而STN就只能到4位,16個灰階了,相比之下TN型就可以到6~8位,就是64~256個灰階了。
還有個不同就是反應時間,轉(zhuǎn)90度肯定比轉(zhuǎn)270度快,所以還是TN型完勝。一般TN只需要30~50ms,但是STN就要到100ms了。
7) TFT-LCD技術:
TFT-LCD就是AM-LCD的實現(xiàn)方式,她主要是有一個TFT晶體管做Gate選擇開關,還有一個存儲電容(Cs),當TFT的Gate Driver輸入一個電壓打開TFT晶體管的時候,Source Driver的電壓可以通過TFT的Drain-to-Source給Cs電容充電,而當TFT的Gate關閉的時候,Cs電容存儲的電壓就可以繼續(xù)給液晶Bias供電維持亮度。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這個TFT transistor和Storage Capacitor:
a、先講TFT-Transistor:它其實就是半導體器件里面的一個MOS開關(三端的),只是他的溝道不是單晶硅而是多晶硅。而且結(jié)構(gòu)上它的Gate不像普通MOS在上面,而是在下面,所以叫做“逆疊型MOS” (Inverted Staggered)。原理類似MOS管,我就不說了。
還有就是這個溝道的多晶硅有兩種材料,Amorphous (α-Si)和LTPS(低溫多晶硅)兩種。其實就是跟我們FAB做的Poly Gate材料一樣,我們0.25/0.35um用的就是非晶硅,而0.18um用的就是多晶硅,前者晶格沒有規(guī)則大小和排列都無序,所以電子遷移率比較小,驅(qū)動電流自然就跟不上,充電速率慢,那后者多晶硅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了。
b、再講Cs(Storage Capacitor) 存儲電容:一般存儲電容有兩種結(jié)構(gòu),因為電容位兩端,High端肯定要和液晶的VSEG段一起接在TFT的Source段,而Low段自然要接地,常規(guī)的理解他可以和液晶的VCOM接在一起 (叫做“Cs on Common”)。另外,還有一種接法就是把low段和下一列的Gate線接在一起(叫做“Cs on Gate” )。那么這兩者有何區(qū)別呢?
從圖中可以看出,Cs on Common結(jié)構(gòu)需要額外一根接地線,所以浪費面積啊,會影響發(fā)光面積(也就是開口率)。但是Cs on Gate也有一個缺點就是當下一行Gate被打開的瞬間,電容的電壓就瞬間抵消了,但是這個時間很短只有20us(它瞬間關閉,存儲電容電壓就又恢復了),而顯示的時間是16ms,所以那一瞬間人眼是不知道的。所以大多數(shù)存儲電容都是采用Cs on Gate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液晶其實也是一種電容 (CLC),它的上下電極板對應的就是SEG和COM,只是這個電容太低好像只有0.1pF,無法用來存儲電荷,必須要用Cs,貌似是0.5pF吧(大家再確認一下),只是它和Cs都接在相同的電壓上。
8) TFT-LCD的驅(qū)動電路系統(tǒng):
前面把每個模塊都講完了,這里把她們串起來總結(jié)一下吧。一個顯示器包含兩個驅(qū)動電路,Gate Driver和Source Driver,而Gate Driver相對比較簡單,只要有時鐘頻率和高壓就可以了,所以它的電路需要一個邏輯電路和高壓電路,通常這個高壓需要32V~40V以上,而Source Driver的電壓主要取決于液晶的扭轉(zhuǎn)電壓,一般小屏幕是5~13.5V,而大屏幕需要18V。而對于小屏幕的手機而言,它的cost很重要,所以現(xiàn)在基本上Gate Driver和Source Driver合在一起了,所以反而小屏幕的驅(qū)動IC電壓比較高。
而對于一個Source Driver IC來講,電路就比較復雜一點,它不像Gate Driver只要輸出一個固定電壓開關即可,它需要精準的輸出256個scale灰度,還要不斷的做反轉(zhuǎn)等。
9)如何從LCD過渡到LED時代?
現(xiàn)在的顯示技術已經(jīng)逐漸從LCD到LED了,難道說LCD技術就不用學了嗎?不是哦,其實LCD的驅(qū)動理念完全可以繼續(xù)到LED上去。我們知道的是LCD是靠Bias電壓來驅(qū)動液晶分子扭轉(zhuǎn),但是LED是靠電流驅(qū)動的,正負電荷復合釋放光能。那么如何把LCD驅(qū)動改裝成LED驅(qū)動呢?很簡單,我們LCD輸出的是電壓,那我們就把這個LCD輸出的電壓再負載一個晶體管,作為該晶體管的Gate輸入,而把這個晶體管的源漏輸出作為電流給LED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