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半個世紀后
他在她丈夫的葬禮上表白
那年他76歲,她72歲,經(jīng)歷了53年7個月零11天的分別后,他們登上了去亞馬遜流域的輪船,決定重新開始彼此的人生。
不久前的每周二下午,他胸前扣上一朵白色山茶花,去她的莊園拜訪她。兩個七十多歲的人,在和煦的夕陽中吃茶,吃點心,像回到了年少時互訴情書的時光。
他叫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她叫費爾明娜·達薩。
費爾明娜重新見到他的初戀情人,是在丈夫烏爾比諾醫(yī)生的葬禮上。
享譽全城的烏爾比諾醫(yī)生,在意外去世的當天早上,接到了棋友阿莫烏爾自殺的消息。等他趕到現(xiàn)場,警察將阿莫烏爾的遺書交給了他。阿莫烏爾在信里,交代醫(yī)生——可能是他唯一的朋友,去本地找他的秘密情人叮囑身后之事。
醫(yī)生回到家,早已體力不支。沒想到,“家寵”鸚鵡又不翼而飛。他在一棵樹上發(fā)現(xiàn)了它,決定自己爬上樹去捉它回來,卻不慎摔下,結(jié)束了他八十一年的生命。
開場全劇終?故事的主角,不是這對恩愛的模范夫婦。
葬禮結(jié)束后,所有悼念的朋友紛紛離開,只剩下了阿里薩,站在冷清清的客廳中。費爾明娜還未來得及對他表示感謝,他便進行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告白——
“這個機會我已經(jīng)等了半個多世紀,就是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對您永恒的忠誠和不渝的愛情?!?/p>
半個多世紀,準確地說,是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后,費爾明娜的丈夫去世,阿里薩終于等來了他的機會。
當年,底層人民的私生子,在送電報之際,對暴發(fā)戶的女兒費爾明娜一見鐘情。他寫了一封封熱情洋溢的情書給她,年輕的費爾明娜同樣奮不顧身,她回信告訴阿里薩,“我永遠愛你”。那年他二十二歲,她十八歲。
筆友線下“面基”,等來的卻是阿里薩的噩夢。費爾明娜見到他的瞬間,意識到自己無比失望——并非因為阿里薩“見光死”,而是費爾明娜恍然大悟,自己愛的不過是愛情的幻覺罷了!
“可憐的人。”她拋棄了那個底層男孩。
02
心靈的愛情在腰部以上
肉體的愛情在腰部往下
不久后,費爾明娜就嫁給了家境顯赫、醫(yī)術(shù)高超的烏爾比諾。烏爾比諾曾說他們的愛情是“誤診的結(jié)果”——費爾明娜擔心自己染上了人心惶惶的霍亂,烏爾比諾則在診斷中無法自拔地愛上了她。
同樣是一見鐘情,烏爾比諾是帶著身份的莊重感出現(xiàn)的,與費爾明娜一開始就處于平等的、互相注視的格局中。阿里薩卻是在晦暗的角落、在無望的信中膽怯而痛苦地表達著他的欲望。
此后,阿里薩等待她,足足等了半個世紀,頗有柏拉圖式的煎熬之情。紐約時報評論《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這令人窒息的愛情力量,幾乎要瞞過了每個讀者。
然而,馬爾克斯才不是寫二流小說的作家呢。
“心靈的愛情在腰部以上,肉體的愛情在腰部往下?!彼_拉·諾列加,阿里薩的情人之一,說出的這番“驚世駭俗”的言論,正是阿里薩本人的愛情觀。
幾十年來,阿里薩一面繼續(xù)在暗處守護著他的愛情,一面與不同的女人發(fā)生關(guān)系。他可以同時與多個女人保持情人關(guān)系,卻不感到羞愧,因為在他看來,肉身之愛是一件風流的、無需被譴責的事。
阿里薩通過它來逃避困境,緩解對費爾明娜的相思之情。
稍微列一下阿里薩的情人們。
阿里薩與船長的情人奧森西婭·桑坦德爾,在船長喝醉后,心照不宣地選擇了進一步的探觸。這段地下關(guān)系持續(xù)了七年,竟然有些像普通夫妻的七年之癢。
薩拉·諾列加,女詩人,阿里薩最穩(wěn)定的一段感情,在長達五年的同居生活后,因為爭執(zhí)分開。
與已婚女人“養(yǎng)鴿女”奧林皮婭·蘇萊塔的偷情,卻讓她搭上了性命。若不是在她的肚皮上用紅油漆寫下“這小東西是我的”,兩人的事跡便不會敗露——她的丈夫,也不會不動聲色地殺害了她。
還有一段與14歲中學生阿美利加·維庫尼亞的不倫戀。作為她的監(jiān)護人,阿里薩享受著毫無禁忌的誘引樂趣,沒想到,少女卻深深地愛上了他,在聽聞阿里薩與費爾明娜“復(fù)合”的消息后,悲慟自殺……
母親去世后,阿里薩再次陷入了內(nèi)心困境,甚至嚴格按照排期與不同的情人約會。瀏覽阿里薩的一生,情人數(shù)量竟多達622人。
03
“餓的時候才會吃飯
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渣男”阿里薩,上半身忠于精神,下半身忠于肉體。半個世紀之后,內(nèi)心依然只為費爾明娜一人敞開。但那又如何呢?
烏爾比諾,為費爾明娜帶來了世俗生活的必需品:安全感、和諧和幸福。
讀者可能會覺得,費爾明娜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但別忘了,愛情不是是非題。馬爾克斯也不是一個喜歡道德判斷的作家。
烏爾比諾說,婚姻生活的關(guān)鍵在于學會控制厭惡。簡單一句話,道出了古往今來大多數(shù)婚姻的本質(zhì)。
擊垮感情的,往往是微不足道的日?,嵤隆?/p>
比如,費爾明娜為丈夫做的一日三餐,必須完全符合丈夫的喜好,肉不能出現(xiàn)肉味,魚不能出現(xiàn)魚味;
比如,丈夫的性事,是在局促與羞愧中完成的,甚至沒有脫下他的褲子。
比如,丈夫的出軌。
因此,馬爾克斯對他們“安全感、和諧和幸?!钡幕橐錾?,補了一句致命的話——“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于愛情。但它們終究不是愛情?!?/p>
“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痹倏礊鯛柋戎Z臨終前對費爾明娜說出的最后一句話,竟然有種心酸的諷刺。費爾明娜始終沒有完全接納他的丈夫,她偶爾會想起年輕時,曾有個少年那么艱澀地苦戀著她,愛情是那么眩暈,那么令人難忘。
因此也不難解釋,當她的“初戀幻覺”在半個世紀后重新出現(xiàn)在面前,從當年的窮小子努力變成了名流,依然為她寫熾熱濃烈的情書、對她說“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時,她再也逃不過愛情的劫數(shù)了。
自卑、浪漫、纏綿與痛苦的阿里薩的愛情,終于令她情迷意亂。
所有人都對她驚世駭俗的行為表示抗議,她平靜地說——
“一個世紀前,人們毀掉了我和這個可憐男人的生活,因為我們太年輕;現(xiàn)在,他們又想在我們身上故伎重演,因為我們太老了?!?/p>
這一次,費爾明娜看清了她的愛情。在那條被命令來回航行的輪船上,為了獲得徹底的寧靜,他們讓船長掛起了代表霍亂的黃旗。當船長詢問這對奇異的老年情人返航時間時,阿里薩,費爾明娜的男友,給出了答案——
一生一世。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82)三年后,馬爾克斯完成了《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被他稱為“最滿意”的作品,洋溢著天才般閃耀的光芒,馬爾克斯式的語言肆意汪洋,充滿激情的浪漫。讀下來,處處是喜悅。
至于阿里薩與費爾明娜的愛情,究竟是不是愛情,馬爾克斯自然是不會限制讀者。
只是,他在書中掠過一句話:誠實的生活方式,其實就是按照自己身體的意愿行事。餓的時候才會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