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朋友聊天,說到一部韓國電影,叫《82年生的金智英》。
朋友立即反應(yīng)過來,說“哦,就是那個講女權(quán)的電影吧……?”
哥嘆了一口氣,只是讓他去看看。
沒錯,這部《82年生的金智英》,哥想推薦給所有男性朋友,看完之后,或許能重新認(rèn)識你的妻子、母親、妹妹、女同事……
這是每一個普通女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金智英,是一個兩歲孩子的普通媽媽,她的丈夫很有愛,原生家庭也很美滿,沒有經(jīng)濟壓力……她卻患上精神疾病了。
為什么?
電影里無數(shù)的小細(xì)節(jié),讓你感受到那種無聲無息的壓力,真切且壓抑。
我一個男的,差點哭了。
1
金智英們的家庭
每個女孩從童年開始,就被灌輸各種想法:
“老實待著,等嫁人吧”
金智英大學(xué)快畢業(yè)的時候,還沒找到工作,連畢業(yè)典禮都不想?yún)⒓印?/p>
爸爸聽到智英不想拍畢業(yè)照,直接說“別工作了,等嫁人吧”。
母親聽到這番話,爆發(fā)了。
金智英的困惑在于——
女孩的歸宿就是嫁人?
“名校畢業(yè),只為了教孩子九九乘法表”
金智英如愿以償進入了大企業(yè)上班,卻因為生了女兒,辭職在家?guī)Ш⒆印?/p>
和她一樣的名校畢業(yè)的家庭主婦們,專業(yè)是國文、工程技術(shù)、表演,最后只能在家教孩子九九乘法表。
智英想要回歸職場,丈夫愿意休育兒假帶孩子,可遭到婆婆一頓劈頭蓋臉的反對。
女人在家?guī)Ш⒆邮抢硭鶓?yīng)當(dāng),男人在家就是毀前程。
婆婆還列舉了很多理由,“孩子媽賺錢少,可以在附近做兼職,讓老公閑在家像什么話……”
可生了孩子就該放棄自己的熱愛的事業(yè)?
在婆婆的壓力下,金智英放棄了重新工作。
夫妻應(yīng)該互相幫襯著過日子,事實上是這樣嗎?
“母親的犧牲”
金智英的母親美淑,為了供哥哥弟弟上學(xué),早早出去打工,做衣服養(yǎng)家,她的成績很好,夢想是當(dāng)一名老師。
電影里最動容的一幕,是金智英發(fā)病“變成”了自己外婆,對美淑說的一段話。
金智英還魂一樣的道歉,像是在安慰同樣是家庭犧牲者的母親,母女倆抱在一起的畫面,令人心碎。
經(jīng)濟條件好了,可還是逃不掉被家庭困住的命運。
金智英母女像是一個輪回,絕望。
“我喜歡吃奶油面包,喜歡紅豆面包的是你”
弟弟去看生病的智英,問爸爸“姐姐喜歡吃什么”,爸爸說“紅豆面包”。
事實上,智英喜歡吃奶油面包,愛吃紅豆面包的是弟弟。
這么多年,她的感受沒有被重視過。
作為某人的女兒,某人的妻子,某人的母親,可就是做不了自己。
2
金智英們的職場
《82年生的金智英》原著小說作者趙南柱曾經(jīng)在采訪里說,自己畢業(yè)于梨花女子大學(xué),在學(xué)校里,女人可以當(dāng)學(xué)生會主席,女人可以當(dāng)校長,可是一畢業(yè),進入社會,就完全不一樣了。
沒錯,只因為是女性。
“不是因為你不夠好”
金智英報名參加公司的精英隊伍選拔,卻落選了,被選中的都是男同事。
她去問組長是不是不喜歡她,組長給她的答案是“女職員會被結(jié)婚生孩子拖后腿”。
組長本身也是女人,也沒辦法打破固有的職場規(guī)則。
你拼盡全力想要得到的機會,也不過是男同事嘴里的一句抱怨。
“事業(yè)成功又怎么樣,孩子毀了就全完了”
女強人在職場就能活得很好嗎?
金組長把孩子交給母親帶,被上司諷刺不顧家。
優(yōu)秀的職場女性,會被調(diào)侃為“可惜沒投胎成男的”,要有多大的意志力,才能忍受這樣的惡意。
女性即使做到了管理崗位,要想再上升,也很難。
因為是女性,要付出n倍努力,才能獲得和男性一樣的機會。
而上司每一次的決定,都會質(zhì)疑她作為一個女孩,能行嗎?
3
金智英們所在的社會
那么我們的社會對金智英們友好嗎?
這個答案需要女孩們來說。
“衣服端正點,裙子太短了”
小時候,放學(xué)被變態(tài)學(xué)長跟蹤,智英求助父親,父親沒有譴責(zé)騷擾者,而是怪女兒穿衣不檢點。
還不是你勾引的別人。
錯的不是變態(tài),而是被騷擾的人。
這論調(diào),多熟悉?
長大之后,金智英們還要面對各種偷拍,藏在廁所里的攝像頭。
男同事們互相傳閱偷拍照,卻遲遲不告訴女同事。
女性的身體成為獵物,騷擾、偷拍、性侵……想想看,一個深夜出門會被無辜暴打的社會,一個住酒店要檢查攝像頭的社會,是對女孩友好的社會嗎?
“媽蟲”
小說作者趙南柱說,人們對母親這個角色越來越不尊重了,甚至出現(xiàn)“媽蟲”這個詞。
媽蟲,是說家庭主婦們依靠丈夫生活,像個米蟲一樣。
發(fā)明這個詞的人,真的很惡毒。
在電影里,金智英干完家務(wù),帶孩子喝個咖啡,被人說是“神仙命”
帶女兒去咖啡店,不小心把咖啡灑在地,被罵“媽蟲”。
這一次,智英沒有忍。
都不認(rèn)識別人,就能隨意judge嗎?
為什么要拼命傷害別人呢?
好像我們對母親的容忍度一直很低。
當(dāng)女性覺得當(dāng)媽太難了,她們還愿意成為母親嗎?
韓國又創(chuàng)新低的生育率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
很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上映之后,遭到很多韓國男性觀眾抵制,甚至向政府請愿下映,男性給的評分只有1.71分,女性卻打出了9.45分。
評價兩極分化。
韓國男人覺得自己被丑化,女性卻說這就是日常生活,很真實。
哥覺得,這恰好是這部電影的最大意義,像作者趙南柱說的,這部電影像一顆紅色藥丸:
大家以前吃的都是藍色藥丸,但了解了女性權(quán)利、了解了女權(quán)之后,就像吃了紅色藥丸,你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但他們根本看不到,也沒有辦法理解你。你也許很難說服他們。
但是,只要吃過紅色藥丸之后,你看到了新世界,你就再也回不去了。
不要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會有越來越多人服下紅色藥丸,看到跟你一樣的世界的。
還是非常推薦男性朋友能嘗試這顆紅色藥丸,即使改變不了想法,至少你能看到一個從不了解的世界。
理解她們,就是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