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作為明朝最后一個皇帝,盡管他是亡國之君,但很難讓人恨得起來,比如李煜、陳叔寶等人,大家都會怒其不爭,但崇禎皇帝繼位之后,他是非常努力的,節(jié)衣縮食一心想拯救大明江山,然而他最終還是失敗了,想必他心里也很苦。
看過《繡春刀2》的朋友都知道,崇禎皇帝在繼位之前,對魏忠賢畢恭畢敬,等他一當上皇帝,立馬翻臉過來,不久就把魏忠賢給殺了,其實這段電影情節(jié)跟歷史是挺符合的,當時崇禎皇帝覺得,魏忠賢是禍害大明朝的毒瘤,所以一繼位就殺了他。
后來的事實證明,崇禎皇帝這次判斷錯了,殺掉魏忠賢是崇禎繼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但一出手就錯了,這說明崇禎皇帝眼光的確不行,假如不殺魏忠賢,或是不急著殺魏忠賢,起碼明朝不會那么快就玩完了。
魏忠賢被殺后,東林黨終于坐大,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禮義廉恥的書生,只會在嘴巴上亂說,卻拿不出實際的安邦定國策略,后來崇禎皇帝為了籌集糧餉,都向這些大臣借錢,可大臣們一個個都想沒聽見了,完全不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朝中這些文人表面上憂國憂民,實際上卻結(jié)黨營私,崇禎皇帝不僅要對付北方后金的努爾哈赤,還要擺平國內(nèi)張獻忠、李自成的起義造反,還要騰出手跟在朝中跟這些無恥文人鬧騰,搞得最后自然是筋疲力盡了,所以崇禎臨死前說'群臣誤我'、'文人皆可殺'倒也是實話。
1644年,李自成的大軍終于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以及死心了,他這時的心情恐怕跟當年朱允炆差不多吧,但朱允炆面對的至少是自己的叔叔,不會對整個朱氏族人趕盡殺絕,但李自成是要徹底把明朝弄得亡國滅種的,因此崇禎皇帝只能先出手了。
崇禎皇帝上煤山上吊之前,揮刀把后宮的嬪妃、宮女砍死不好,其中給后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砍殺了自己的女兒,也就是長平公主,崇禎自己死也就算了,為何要殺掉自己的女兒呢,原來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就是歷代亡國之后,公眾的婦女嬪妃都沒有好下場。
比如在靖康之恥時期,金國滅掉了北宋了,北宋后宮所有嬪妃宮女受盡金軍侮辱,不好人都被凌辱而死,就算比較溫柔一點的,想李煜亡國之后,他的夫人小周后也不是被趙光義強占了嗎,崇禎知道李自成手下全是一幫草莽,沒什么文化,他們要是硬來的話,恐怕比當年的金人還要猛烈。
因此崇禎皇帝只能把所有公眾嬪妃全部殺掉,也包括他最愛的長平公主,但有民間傳說,長平公主只被崇禎砍掉了一只手,她并沒有死,后來她還學成了絕世武功,成為獨臂神尼,還收了韋小寶當徒弟,你覺得這事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