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人類以為自己所處的地球就是宇宙的核心,根本沒想到宇宙的范圍廣闊到無法用一個數(shù)字來說明。后來,最先啟智的人們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核心。這一觀點明顯有向著標準答案靠近的趨勢。太陽的確是核心,不過只是太陽系的核心罷了,相較于銀河系而言,它只是一顆普通的恒星。
太陽系的存在其實也沒什么特別之處,按照現(xiàn)在一線城市的生活圈劃分,我們只是生活在比較偏遠的一條銀河系旋臂之上,等同于北京四環(huán)的位置,雖然不屬于郊區(qū),但是距離核心也很遠了。而孕育了我們的地球則是太陽系的成員之一,按照八大行星的排列位置,我們恰巧位于三環(huán),和我們附近的鄰居相比沒什么不同,只是湊巧形成了生命而已。
但是太陽系當中其實有許多“巧合”,這種顯而易見的“異常之處”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警惕,這些巧合像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一樣??茖W家們懷疑,也許地球的形成從來都不是單憑運氣爆棚,而是有高等文明在背后操縱,它們能夠隨意擺布太陽系,可能最初只是將地球選作了“實驗基地”。
科學家發(fā)現(xiàn)太陽系中存在三處異常,促使地球上具有了產(chǎn)生生命的條件,我們先來看第一點。在深空探測尚未發(fā)展之前,我們一直以為其他星球和地球一樣都存在生命。
不過很遺憾,自開始探索的60年以來,未能從八大行星上發(fā)現(xiàn)任何生物存在,哪怕是微生物都沒有發(fā)現(xiàn)。所以同為太陽系居民的地球,不僅有水還有空氣,此外還有大氣、磁場等等,這一切都只是因為地球是“天選之子”嗎?
太陽系中不少行星都有自己的天然衛(wèi)星,但是沒有一個像“月球”對地球這樣,產(chǎn)生了如此重要的積極影響。要知道,最初的原始地球是沒有衛(wèi)星的,那應該是太陽系最初形成的時候,整個內(nèi)部還特別混亂,天體之間的碰撞經(jīng)常會發(fā)生。地球當然也不可能百分百逃過撞擊。
在有關的大沖擊假說當中就指出,有一個天體其實與地球產(chǎn)生過撞擊,不過類似于擦著邊過去。這一天體的大小類似火星,比地球要小。在這次撞擊當中雖然也把地球擦傷了,但是留下了不少禮物。它留下的碎片被地球吞噬,增加了體積和質(zhì)量,剩下比較大的碎片則經(jīng)過吸積之后,變成了地球的天然衛(wèi)星——月球。
可能有人疑惑不就是顆衛(wèi)星嗎,沒有地球也一樣會好好地存在。事實上,月球?qū)Φ厍虻挠绊戇h超我們想象,它并不只是一個夜晚掛在空中的吉祥物那么簡單。不少理論都認為,月球的存在無形中固定了地軸擺動的角度。
科學家認為如果沒有月亮,地球的自轉(zhuǎn)軸就可能在幾百萬年的歷史中左右擺動,變動的角度能達到 40°之多。多虧了月亮,地軸擺動的角度才能被控制在2°以內(nèi)。
第二處異常則是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排列順序,地球由內(nèi)向外剛好排在第三的地方,不近不遠,像金星、水星那樣離得太近,吸收到太多的熱量,溫度就太高。
但是像火星、木星這樣離得太遠,又會特別寒冷。碰巧占據(jù)了這樣一個“合適”的距離,真的是因為巧合嗎?并且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別的星系的行星排列,發(fā)現(xiàn)太陽系當中這種排列方式也很特殊。并且其實宇宙當中大部分星系都是“雙星系統(tǒng)”,像太陽系這樣十分穩(wěn)定的“單星系統(tǒng)”比較少見。
第三處就是太陽系對地球的保護機制了,大家都知道宇宙中的各個天體會在引力作用之下相互拉扯,你來我往中不注意就撞到一起了。
值得一提的是,宇宙中還有許多“流浪漢天體”喜歡四處游蕩,難保哪一天就不巧撞進太陽系。之前就有相關新聞指出有一顆紅矮星會在幾十億年之后沖進太陽系,然后與地球擦肩而過。
地球位于太陽系偏內(nèi)部的位置,在厚厚的奧爾特星云和柯伊伯帶的抵擋之下,應該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
從以上三點來看,太陽系對地球可以說是異常的“疼愛”了,怕含在嘴里化了,就把地球放在第三環(huán)的位置,熱度剛剛好。擔心捧在手心會被其他天體撞到,就設下一道道屏障,為地球撐起保護傘。
此外地球恰到好處的正圓軌道,使得四季變化在合適的范圍內(nèi),偶然間形成的大氣層恰巧可以有效鎖住太陽輻射的能量。這些地球恰能形成的巧合,暗中都與太陽系本身有著密切的關系。
當然以上這些太陽系異常之處和對高等文明存在的看法,都是科學家們的推測,這就像是“費米悖論”的提出,是帶有明顯悲觀主義色彩的。
大概是多年來的探查,卻未得到任何結(jié)果使得不少科學家十分失望。即使真如他們所說,太陽系不過是個實驗培養(yǎng)皿,地球是測試某種結(jié)論的實驗產(chǎn)物,一切我們以為的巧合都是有“人”操縱的。
人類如何生活,活出生命的精彩對高等文明沒有意義,但是那些時代偉人對人類世界做出的貢獻卻十分重要。生命的存在本就沒有意義,只有你好好生活,一切才變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