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灰子
宮保雞丁為什么會這么受大眾歡迎?尤其受到小朋友們和女孩子的喜歡?
因為宮保雞丁的味型屬于荔枝味加糊辣味。比較大眾且甜蜜。
每一種菜肴都可以被分為一種味型,或者多種味型的組合。比如麻辣味、糖醋味、酸辣味等等。宮保雞丁則屬于荔枝味,并帶有煳辣為的特點。
荔枝味是一種很形象的說法,適量的糖和醋,配以生抽醬油的鮮味,調(diào)出類似于荔枝的味道,因此得名荔枝味。荔枝味沒有糖醋味的酸甜那么明顯,吃起來比較清爽,但滋味卻非常足,不會覺得寡淡。另外,因為是適合大眾的川菜,所以又加入了糊辣味,也就是炒干辣椒和干花椒的味道。
整體吃起來酸甜多汁如荔枝,咸鮮爽口,略帶干辣椒發(fā)煳的香味。
就是好吃!
不過,做好也并不簡單。
下面說原料。
主料:雞腿2個
輔料:大蔥1根,炸花生30克(超市里或菜市場都有賣的,散裝的袋裝的都可以)
調(diào)料:姜5克、蒜10克、干辣椒10克、花椒2克、鹽4克、老抽醬油5毫升、生抽醬油10毫升、料酒5毫升、白糖10克、醋15毫升、清水30毫升、水淀粉20克
看上面的原料表眼花也沒有關(guān)系,我也不敢保證這個量(教科書上的)一定最好,因為不同品牌、地區(qū)的調(diào)料,味道和成分是有區(qū)別的。我們平時做都是憑經(jīng)驗的。不過沒關(guān)系,下面有圖片。
另外,還是要說一些,宮保雞丁里放青椒、胡蘿卜、青筍等等等等的,都不正宗,都是餐廳為了節(jié)省成本才放的。傳統(tǒng)的宮保雞丁,主料是雞丁,輔料有大蔥和花生米就夠了。
下面說做法。
第一步:刀工處理
刀工處理,俗稱切菜。
我知道更多人喜歡用雞胸肉,特別好切,口感會柴一些,不嫌棄的話也沒關(guān)系。但最好還是選用雞腿肉,雞腿部分運動的多,肌肉更有彈性,口感更好,也是宮保雞丁的標配。不過,去骨頭會成為你面臨的第一個難題。需要順著骨頭一點點地把肉剝下來,多練幾遍就熟練了(或者菜市場賣雞腿的大姐愿意幫你),然后將雞肉切成小塊,1.5厘米見方。
大蔥切丁。姜蒜切成指甲大小的薄片,干辣椒切成1.5厘米的節(jié)。
(有沒有覺得切好的蔥丁很可愛,圓滾滾)
花生米備好。
第二步:碼味上漿
雞肉要嫩,要入味,要顏色好看,就需要先碼味上漿。
分別加入鹽、料酒、老抽、水淀粉。
鹽入底味,料酒去腥増香,老抽醬油增鮮上色,水淀粉保證炒好的雞肉非?;?。
鹽
老抽醬油
料酒
加入淀粉拌勻,腌5分鐘。
第3步:調(diào)兌味汁
和多數(shù)菜式不一樣,宮保雞丁使用的滑炒方式,所以不能邊炒便加入調(diào)料,而是提前將各種需要的調(diào)料全部放入一個小碗里,調(diào)勻,再一起加入鍋中。這樣省時間,也能讓調(diào)料的味道更好的融合。
取一只小碗,將各種調(diào)料加入進去,拌勻。
糖和醋最為關(guān)鍵,是荔枝味微微酸甜口感的基礎(chǔ),再加入鹽,加咸味;加生抽醬油,提鮮味;加入少量清水,這樣最后的雞丁才能粘裹上湯汁,但注意一定不要多,一點點便好,否則就是一盤漿糊了;水淀粉少量,水淀粉可以是各種調(diào)料兌成的味汁濃縮起來,包裹在雞肉上,這樣宮保雞丁的荔枝味道才濃郁。
糖(其實這次我給的稍微少了點,你可以再多加一點)
醋,淹住糖并多出一些。山西老陳醋酸味最大,恒順香醋適中,推薦,果醋酸度偏低,白醋不要用,沒有這些發(fā)酵醋味道好。
生抽醬油,味汁不要放成老抽,老抽顏色重,放多了菜肴的色澤會不好看。
鹽
水淀粉。
全部攪勻就可以了。
第4步:開炒
鍋燒熱一些,倒入油,但油不要燒太熱,否則干辣椒容易煳,火力開中火就行。中等油溫時放入辣椒和花椒,并丟入姜蒜片一起熗鍋,這時候要注意辣椒的顏色變化,如果顏色還很紅,則時候還沒夠,辣味釋放不出來,如果辣椒完全變黑了,就煳掉了,那就不是香味了,而是糊味了。需要等到辣椒半紅半黑,能聞到辛辣味的時候,就算好了,要馬上進入下一個步驟。
這個步驟很關(guān)鍵,決定能不能炒出恰到好處的煳辣香味。
下一步是放入雞肉,這個階段就可以從中火調(diào)成大火了,不需要炒很久,一些新手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總覺得食物熟不了,一定要炒很久很久,這樣肉的口感就會很柴,不好吃。其實肉雞的肉是很嫩的,炒到完全變色了就行。
肉炒散、變色了以后,就要放入大蔥丁了,同樣不要炒久了,幾秒鐘斷了生就行,蔥本來就可以生吃,要炒久就炒蔫了。
這個時候雞肉的味道還是比較淡的,需要倒入之前調(diào)兌的味汁來調(diào)味了,依然是大火,快速翻炒均勻。等到湯汁變得黏稠、濃郁,粘裹在雞肉上面時就可以了。
這個過程也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汁水黏稠了,薄薄的一層粘鍋在雞肉上面時就可以了。這時還有最后一個步驟,就是加入花生米,然后馬上關(guān)火,翻勻之后就行了。花生米如果炒久了,就會變軟,那就難吃了。
出鍋吧。
(本文系作者授權(quán)“清南”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