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是學(xué)習(xí)唐詩的啟蒙讀本,其中收錄了77位詩人,共311首詩作,在數(shù)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
李白杜甫固然是我們熟悉的大詩人,其實,在《唐詩三百首》中還有一些冷門低調(diào)的詩人,雖然只收錄了一首作品,卻成為傳世的名作,值得一讀再讀。
詩詞君分享其中的12位低調(diào)的詩詞大神,一人一首傳世名作。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西鄙人堪稱《唐詩三百首》中最低調(diào)的詩人了,他沒有留下確切的姓名,卻憑借這首20字的絕句為后世景仰。
北斗七星高掛,哥舒翰帶著寶刀巡夜,如今敵軍也只是借著馬在邊境騷擾,始終不敢越過臨洮。短短20個字雄渾粗獷,歌頌了唐代戍邊名將哥舒翰,將歌舒翰的勇猛刻畫了豪邁大氣。
沈德潛《唐詩別裁》:與《敕勒歌》同是天籟,不可以工拙求之。
《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唐代的邊塞詩數(shù)不勝數(shù),王昌齡、王之渙、岑參和高適杰作不少,可依然阻擋不了《隴西行》的光彩。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以“現(xiàn)實”與“夢境”對比,產(chǎn)生了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感染了后世無數(shù)讀者。
《唐賢小三昧集續(xù)集》:刻骨傷心,感動頑艷。
《寄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這是一場美麗的夢境。張泌曾和鄰家女子相戀,分別后不復(fù)相見,張泌總是想起她。
某一晚,他又夢到了女子,夢中他來到女子家中,院子里的風(fēng)景依舊,小廊曲闌還在,只是再也不見那個魂牽夢縈的倩影,只有明月多情,照著片片落花。夢里也尋不到愛人,空留無限悵惘。
《精選評注五朝詩學(xué)津梁》:以多情春光為寓意,末二句結(jié)構(gòu)佳妙。
《尋陸鴻漸不遇》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皎然前去拜訪友人陸羽,正巧友人不在家,于是有了這首詩。
詩人選取種養(yǎng)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刻畫了一位生活悠閑的隱士形象,表達(dá)了對陸羽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襟懷和氣度的贊美。全詩四十字,語言清空如話,不加雕飾,吐屬自然,流暢瀟灑,別有雋味。
《升庵詩話》:僧皎然有《訪陸鴻漸不遇》一首……雖不及李白之雄麗,亦清致可喜。
《春泛若耶溪》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fēng)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
在一個春江花月之夜,詩人泛舟若耶溪,滋生出無限幽美的情趣。
在若耶溪上,駕一葉扁舟,隨溪流和晚風(fēng)前行,走進(jìn)陌生的巖壑和溪口,觸目所及,山外繁星、水上的輕煙、林間的皎月都能與自己的心靈破例,帶來新的美感與驚喜。
《唐詩歸》:譚云:妙語浮出,如不經(jīng)心手者。
《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韜玉借貧女想抒發(fā)自己的不平和感慨,同情貧女,實為表達(dá)自己不為世用的憤懣和不平。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這最后一呼,以其廣泛深刻的內(nèi)涵,濃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詩蘊有更大的社會意義。
《鑒誡錄》:李山甫有《詠貧女》,天下稱奇,秦韜玉之詩意轉(zhuǎn)殊妙。
《馬嵬坡》
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這首詠史詩議論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
在馬嵬坡,唐玄宗不得已賜死了楊貴妃,古往今來,許多人指責(zé)唐玄宗薄情。可鄭畋卻認(rèn)為:正是因為賜死了楊貴妃,才解決了士兵嘩變,唐玄宗才得以逃到四川,最后等到唐王朝的起死回生。
如若像陳后主一樣,不知組織軍隊抵抗,也不愿拋棄寵妃,那么,景陽宮底又會是何人呢?在事出危難之際,以大局為重亦是一種選擇。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唐人馬嵬詩極多,唯此詩深得溫柔敦厚之旨。
《已涼》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fēng)畫折枝。
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這是一個精巧的臥室。青綠色的欄桿外繡簾垂掛,猩紅色的屏風(fēng)上畫著帶枝的花卉。龍須草織的八尺大席上鋪著方形錦褥,天氣已經(jīng)開始轉(zhuǎn)涼卻還并無寒意。
通篇沒有一個字涉及“情”,甚至沒有一個字觸及“人”,配上床席、錦褥的暗示以及折枝圖的烘托,主人公在深閨寂寞之中渴望愛情的情懷,也就隱約可見了。
《唐人絕句精華》:《已涼》一首如工筆仕女圖,古今傳誦以此。
《書邊事》
調(diào)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
春風(fēng)對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長愿向南流。
此詩是寫作者游歷邊塞的所見所聞,抒發(fā)了詩人美好的愿望。邊塞無事,軍旅生活安寧,昭君墓春風(fēng)吹拂,梁州風(fēng)和日麗,還有游客到這里觀光。
全詩抒寫詩人于邊關(guān)的所聞、所見、所望、所感,意境高闊而深遠(yuǎn),氣韻直貫而又有抑揚頓挫,運筆如高山流水,奔騰直下,而又回旋跌宕,蕩氣回腸,韻味無窮。
俞陛云:此詩高視闊步而出,一氣直書,而仍有頓挫。亦高格之一也。
《宮詞》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鎖銜金獸連環(huán)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云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御床。
薛逢進(jìn)士及第后,調(diào)任京城,后一路高升,此間接觸了不少宮廷人士,了解了宮中生活,于是有了這首宮怨詩。
詩人從望幸著筆,刻畫了宮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詩中對人物心理狀態(tài)的描寫極其細(xì)膩、逼真,后世之人贊賞不已。
清·陸次云《五朝詩善鳴集》:謾立遠(yuǎn)視而望幸焉,情態(tài)畢出。
《玉臺體》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昨天夜里,裙帶突然自動解開,今天早上又見房中蟢子亂飛。趕快化妝,搽些脂粉,莫不是遠(yuǎn)行的丈夫馬上就要回家。
人在寂寞郁悶之時,常常喜歡左顧右盼,尋求解脫苦惱的征兆。像“裙帶解”、“蟢子飛”,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節(jié),但卻蕩起了女主人公心靈深處難以平靜的漣漪。
《刪訂唐詩解》:吳昌祺曰:入情語,卻新雋。
《春怨》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金昌緒攝取了一位少婦日常生活中一個饒有趣味的細(xì)節(jié),反映了一個重大的社會課題。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具有民歌色彩,它通篇詞意聯(lián)屬,句句相承,環(huán)環(huán)相扣,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網(wǎng)師園唐詩箋》:真情發(fā)為天籟、一句一意,仍一首如一句。
這12位作者可能你并不熟悉,他們也只有一首或幾首詩為世人熟知,但我們相信,他們絕對有才華、有實力,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詩作。
在李白杜甫之外,亦可讀讀這些詩人的作品,?相信你對唐詩將會有更深刻的認(rèn)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