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族是當(dāng)今中華民族中的一個大族,數(shù)千年來探天人之道,窮古今之變,暢時事之運,勵志自強,建功立業(yè),英豪遍神州,美名揚天下!
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滋養(yǎng)了一個偉大的中華民族,培育了一個勤勞勇敢、仁愛智慧的王氏家族。
三槐堂:
北宋王祐,大名莘縣人,字景叔,自幼聰慧過人,年輕時曾任魏縣、南樂二縣縣令。入宋以后,晚年拜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葬在陜西華州安豐里,追封晉國公。相傳,周代宮廷外種槐樹三棵,荊棘九株。百官朝見天子之時,三公面對槐樹而立,九卿面對荊棘面立。
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類官職,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祐親手在庭中栽種了三棵槐樹,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顯赫族人。后來次子王旦果然當(dāng)了宰相,孫王素又做了宋仁宗時的工部尚書。王氏族人遂稱這支王氏宗族為三槐王氏,并將宗族祠堂命名為三槐堂。王祐曾孫王鞏文彩出眾,與蘇軾友善。蘇軾為之作《三槐堂銘》,從此三槐堂揚名天下,成為王氏子孫后代通用的堂名。
祖 訓(xùn)
三槐世第,及至于今,英才輩出,卓爾不群。
孝悌為先,忠信為本,惟耕惟讀,恩澤子孫。
不奢不侈,顆粒成廩,婚喪從儉,持家以勤。嫁女擇媳,勿尚重聘,積德行善,不惟俗倫。自強自立,處事以忍,廣結(jié)賢良,不謀非分。當(dāng)差有事,尊上寬仁,努力進取,友朋謹慎。勿以誘善,禍及自身,勿以親惡,招惹公忿。酗酒無度,傷其身心,聚眾賭搏,財帛散盡。貪婪飄蕩,荒廢青春,胡作非為,辱沒先人。戀衙投宦,必愛人民,忌才害賢,毒族害群。聳人告訟,不如獸禽,利令智亂,災(zāi)難必臨。祖靈在天,察爾甚真,陰誅陽譴,追究必深。祖靈陰佑,和順永存,后裔繁昌,福壽盈門。一榮一辱,天地一新,世德世業(yè),糾察昭昏。一謙受益,一滿招損,神靈有鑒,莫辱斯文。陰受其殃,陽惡是因,安貧樂道,其心也欣。焚毀朝夕,何堪明晨,紈绔墮落,愧對鄉(xiāng)鄰。不肖為賢,浪子如金,振興美族,直上青云。秉公懲戒,繁榮后昆,恭愿后裔,永傳家珍。百世不竭,積厚且純,張德?lián)P惠,守規(guī)遵訓(xùn)。(摘自《三槐王氏家譜》)
來源:王氏家族宗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