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S的研究發(fā)現消費者對于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有不滿意的地方,這意味著中國的科技產業(yè)仍然有后來者異軍突起的窗口。
作者:杰妮弗·松井(Jennifer Matsui)創(chuàng)新和產品開發(fā)研究副總監(jiān), TNS
現在提起知名的科技品牌,其中一定會有中國公司的名字。也許以前人們還要懷疑中國品牌的實力,但阿里巴巴在紐約主板上市時創(chuàng)下的IPO記錄終于讓這個話題壽終正寢了。
事實上阿里巴巴甚至還不是中國最有價值的品牌。根據華通明略和WPP最新的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排行榜,這一殊榮屬于騰訊。阿里巴巴排名第二,而百度排名第五。這意味著價值最高的前五位中國品牌中有三個屬于科技類公司。
不了解消費者行為動機的品牌是無法獲得成功的。這不禁讓人回想起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雷·克里斯坦森 (Clay Christensen)的理論:消費者的所有行為都是因為他們需要某種東西或所想作某件事情。他們評估各種方案的主要參考指標是誰最能解決問題(jobs-to-be-done)。人們會選擇最能解決問題的方案。
毫無疑問,中國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是為中國消費者解決技術問題方面最為出色的公司。TNS最新'融合的世界'(World of Convergence)研究項目全方位地調查了目前消費者在科技領域的需求,以及市場上所存在的產品和服務與之的匹配程度。 我們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精確定位到了BAT品牌最強大的地方,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fā)現了依然無人占領的市場空白。這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不僅是BAT進步的方向,也是新興公司后來居上的巨大機會。
目前騰訊公司業(yè)務的核心是微信,它已經成為了騰訊公司其它業(yè)務的入口,包括購物、游戲、支付等等。'融合的世界'的研究發(fā)現,中國消費者眼中微信的定位最符合他們對'便攜生活幫手'(portable life tool)的需求。此類科技產品能夠幫助他們與其它人保持聯(lián)系,并且無論走到哪里都能知道最近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消費者對微信的熱愛緣自于它能讓變得更親密,哪怕他們身處天各一方。
但是騰訊也有問題。大家認為微信的用戶體驗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并且微信的使用取決于是否有網絡,而網絡并不一定到處都有。這些痛點表明消費者對于'便攜生活幫手'的需求并沒有得到完全的滿足-大家希望可以用更少的步驟就可以實現同樣的功能,而且在外出的時候不用擔心聯(lián)不上網。
當提到阿里巴巴的時候,這項研究主要調查的是淘寶和支付寶。調查結果顯示它們最符合'融合的世界'體系中消費者對'安全無憂消遣'(safe basic diversion)的需求。這指的是有趣并且可以每天使用的數字化體驗,這個體驗同時有足夠好的客戶服務和安全保證。
淘寶/支付寶在完成網上交易的安全性方面非常出色,消費者們也非常認可它們在收費方面的透明度和7*24小時的客服功能。但與此同時,他們發(fā)現淘寶/支付寶只是交易平臺,沒有滿足他們對于'有趣'(fun)和'粘度'(engaging)方面的要求。而且用戶有的時候也會因為數據緩沖或延遲而感到不爽。如果有一項新的業(yè)務可以在這些方面實現突破的話,他們有可能成為'安全無憂消遣'需求的新寵。
百度的核心是搜索。研究發(fā)現它最符合'融合的世界'體系中消費者們對'保密高效助手'(secure efficient assistant)的需求-只靠一項全能高效的技術就能解決各種問題。人們認同百度總是能找到最佳答案,并且立刻能打開他們所需要的內容。
但是,在使用百度時消費者們也感覺到保密是一個痛點。他們希望百度能更好地保護他們個人信息的安全,讓他們把隱私信息藏起來,不讓外人看到他們在百度上搜索什么東西。因此在這個領域如果有公司能提供更高保密性的方案的話,它就有可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融合的世界'研究找出了BAT在消費者眼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但也找到了他們本身存在的不足。因此新的科技公司依然有巨大的空間來推出創(chuàng)新的產品或服務以應對消費者的痛點。凡是能成功作到這一點的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中國的科技巨頭。
來源:行業(yè)資訊
您看此文用
【免責聲明】:
本平臺轉載內容,僅作分享之用,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文章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有侵權或非授權發(fā)布之嫌,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閱讀原文 ,更多【清華校友資本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