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3歲半了,最近發(fā)現(xiàn)臉上有兩處淡淡的小白斑,不會是有蛔蟲吧,婆婆說這是蟲斑!”
“我閨女臉蛋上有塊白印子,這處皮膚有點干燥起皮,整體不是很明顯,這是因為肚子里面有蛔蟲嗎?”
孩子臉上長了白斑,老人們總習慣性地把這叫做“蟲斑”,其實一般指的就是白色糠疹。
央視CCTV-2財經頻道《是真的嗎》欄目就曾做過一期相關節(jié)目,記者帶著兩位臉上長了“蟲斑”的小朋友來到某醫(yī)院做了大便化驗,結果并沒有在大便中發(fā)現(xiàn)任何寄生蟲卵以及寄生蟲。醫(yī)生檢查后也證實,孩子臉上的白斑實際就是白色糠疹。
出現(xiàn)這樣的說法,可能與以前的人大部分都感染了寄生蟲有關,再加上白色糠疹也是兒童常見皮膚病,所以老百姓就自然而然把這兩者聯(lián)系在一起了。實際上醫(yī)學專家們早已研究證實,白色糠疹與感染寄生蟲病沒有直接關系。
那么怎樣判斷孩子肚子里面有沒有蛔蟲
1、如何從孩子的表現(xiàn)中判別
揉腹部:當孩子經常出現(xiàn)上腹部、肚臍周圍腹痛時,讓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長幫孩子揉一會兒肚子。如果感覺孩子的肚子是軟軟的、不會腹肌緊張,而孩子自己也很喜歡按揉肚子,肚子疼時揉一下就不疼了,那么可基本判斷孩子肚子里有蛔蟲了。
2、到醫(yī)院做個簡單的蟲卵檢測
最準確的方法,是家長帶孩子到醫(yī)院做蟲卵檢測。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有磨牙、臉上長白斑情況,就跟蛔蟲病聯(lián)系到一起,盲目買驅蟲藥給孩子吃,這是不可取的。當懷疑孩子是否患有蛔蟲病時,家長應帶孩子去醫(yī)院化驗一下大便來確診。
蛔蟲病怎么治
兒童得了蛔蟲病后,家長只要給他們服用蛔蟲藥,就可以將蛔蟲殺死或驅出體外。經過驅蟲治療,一般3-4個月后檢查糞便中沒有蟲卵就治好了。服用蛔蟲藥最好禁食油類食物。現(xiàn)在的蛔蟲藥一般毒性較小,但吸收后仍有可能產生頭痛、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
1、甲苯達唑,又稱安樂士,是治療蛔蟲病的首選藥物之一。它能直接抑制蟲體,使蟲體肌肉麻痹死亡,在殺滅幼蟲、抑制蟲卵發(fā)育也起作用。這種藥對蛔蟲的療效比較高,而且也可以治療其他線蟲,比如鉤蟲、蟯蟲的感染,排蟲有效率約90%。副作用小,偶爾會有腹瀉嘔吐、頭痛頭昏、發(fā)熱、皮疹等。
2、枸櫞酸哌嗪,又稱驅蛔靈,也是臨產上安全有效的抵抗蛔蟲和蟯蟲的藥物。它可以使蟲體肌肉發(fā)生遲緩性麻痹,蟲體不能吸附在腸壁而隨糞便排出體外。這種藥在麻痹前不興奮蟲體,所以也適用于并發(fā)癥的兒童。但肝腎功能不良以及癲癇兒童禁用。在腸梗阻時,,為了避免引起蟲體騷動,最好不用。毒性低,大量服用時偶爾會有惡心、嘔吐、腹痛、蕁麻疹、震顫等。
3、左旋咪唑,廣譜驅腸蟲藥,可以使蟲體肌肉麻痹隨糞便排出。這種藥起效快,服藥30分鐘就可由腸道排泄,不會蓄積中毒,驅蛔蟲效果達90%-100%,對鉤蟲、蟯蟲也有效果。副作用輕微,比較常見的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痛等,偶爾有肝功損害、白細胞減少、皮疹等等,所以肝腎功能不良的兒童慎用。
4、丙硫咪唑,又稱腸蟲清,一種新型的廣譜驅腸蟲藥。它可阻斷蟲體對多種營養(yǎng)和葡萄糖的吸收,使蟲體因能量耗竭而逐漸死亡。可用于治療蛔蟲、蟯蟲、鞭蟲、鉤蟲、線蟲等引起的單一或混合感染。不良反應較少,可有輕度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脫發(fā)等;并可發(fā)生骨髓抑制,影響白細胞生成。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