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虎座(Lacerta)位于北天,其北部和銀河相交,整個星座位于天鵝座,仙后座和仙女座之間,和仙后座一樣呈W形。每年8月28日子夜,蝎虎座中心經(jīng)過上中天。在南緯33度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可看到完整的蝎虎座;在南緯55度以南的地區(qū)則看不到該星座。
星座資料:
拉丁名:Lacerta
所有格:Lacertae
縮 寫:Lac
赤 經(jīng):22.4600H
赤 緯:44.8200°
面 積:201平方度
大 ?。旱?8
星座主要星體:
拜耳命名法 | 弗蘭斯蒂德命名法 | 其他名稱 | 中國星官 | 視星等 | 備注 |
---|---|---|---|---|---|
---- | 蝎虎座1 | ---- | 杵一(危宿) | 4.13 等 | ---- |
---- | 蝎虎座2 | ---- | 車府三 | 4.57 等 | ---- |
蝎虎座β | 蝎虎座3 | ---- | 螣蛇十 | 4.43 等 | ---- |
---- | 蝎虎座4 | ---- | 螣蛇二 | 4.57 等 | ---- |
---- | 蝎虎座5 | ---- | 車府增十九 | 4.36 等 | ---- |
---- | 蝎虎座6 | ---- | 車府增九 | 4.51 等 | ---- |
蝎虎座α | 蝎虎座7 | ---- | 螣蛇一 | 3.78 等 | 蝎虎座最亮星 |
---- | 蝎虎座8 | ---- | 車府增十 | 5.73 等 | 雙星系統(tǒng) |
---- | 蝎虎座9 | ---- | 螣蛇十五 | 4.63 等 | ---- |
---- | 蝎虎座10 | ---- | 車府增十一 | 4.88 等 | 可能是仙王座β型變星 |
---- | 蝎虎座11 | ---- | 車府二 | 4.46 等 | ---- |
---- | 蝎虎座12 | 蝎虎座DD | 車府增十二 | 5.25 等 | ---- |
---- | 蝎虎座13 | ---- | 車府增十三 | 5.08 等 | ---- |
---- | 蝎虎座14 | 蝎虎座V360 | 車府增十四 | 5.92 等 | ---- |
---- | 蝎虎座15 | ---- | 車府一 | 4.94 等 | ---- |
---- | 蝎虎座16 | 蝎虎座EN | 車府增十五 | 5.59 等 | ---- |
---- | ---- | 蝎虎座AR | ---- | 6.11 等 | ---- |
---- | ---- | 蝎虎座BL | ---- | 約 14.72 等 | 蝎虎座BL型天體的原型 |
---- | ---- | 蝎虎座CP | ---- | 約 14.73 等 | 爆發(fā)時最亮視星等為2.1 |
---- | ---- | 蝎虎座DI | ---- | 約 14.51 等 | 爆發(fā)時最亮視星等為4.6 |
---- | ---- | 蝎虎座DK | ---- | 約 16.11 等 | 爆發(fā)時最亮視星等為5.0 |
---- | ---- | 蝎虎座EW | ---- | 5.43 等 | ---- |
---- | ---- | 蝎虎座HT | ---- | 6.13 等 | ---- |
---- | ---- | 蝎虎座U | ---- | 約 9.40 等 | 紅超巨星 |
---- | ---- | 蝎虎座V350 | ---- | 6.40 等 | ---- |
關(guān)于星座:
1687年波蘭天文學家赫維留斯劃定蝎虎座時,最初想象的星座圖形并不是蜥蜴,而是想一只水瀨或貂的動物,因為在他的家鄉(xiāng)波蘭格但斯克很少見到蜥蜴。
蝎虎座第一亮星是蝎虎α星,視星等為3.77等,距離為81光年。蝎虎座第二亮星是蝎虎座1,視星等為4.13等。它是顆超巨星,直徑為太陽直徑的19倍,光度為太陽的50倍,距離我們175光年。也有的學者認為它的距離為1100光年,光度達2000太陽光度。蝎虎座β是座中第三亮星,視星等為4.43等,是一顆黃色巨星,距離為230光年。在蝎虎座α星西南偏西3度處有一個編號為C16(NGC7243)的疏散星團,成員星約有40顆。在蝎虎座α星西北1.5度處有一個行星狀星云,編號為IC5217,亮度為12.6等,距離10400光年。
1929年,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蝎虎座BL是一個暗弱的、光變不規(guī)則的天體,只有連續(xù)光譜,而且譜線幾乎完全觀測不到,當時認為它是一種特殊的變星。1968年,有人認證處蝎虎座BL原來是射電源VRO42.22.01的光學對應(yīng)體。后來天文學家們知道,有一小群天體具有類似于蝎虎座BL的特征,遂把它們定名為蝎虎座BL型天體。到1979年時已發(fā)現(xiàn)59個這樣的天體,天平座AP和OJ287都是著名的蝎虎座BL型天體。
這類天體的重要特征是:⑴射電、紅外和光學輻射都有快速變化,時標約為幾天到幾個月;⑵紅外亮度特別高;⑶連續(xù)譜高漲,吸收線和發(fā)射線或設(shè)沒有,或者很微弱;⑷偏振度大,可達35℅,并有快速的偏振變化,時標約為一天;⑸個波段的輻射都是非熱輻射,輻射流量密度隨頻率的變化是冪指數(shù)型的。蝎虎座BL型天體的一些物理特征非常類似星體、塞弗特星系和N型特殊星系?,F(xiàn)在認為,蝎虎座BL為遙遠的橢圓星系核,亮度變化范圍從12等到16等。天文學家認為這些具有強大能源的星系,其中心可能是超大質(zhì)量黑洞。
有名的星:
蝎虎座α:A1V型主序星,光學雙星系統(tǒng),視星等3.77等。
Roe47:實際是由五顆星組成(星等分別是:5.8,9.8,10.1,9.4,9.8)。
深空天體
NGC7243:是一個疏散星團,亮度大約6.4m。
蝎虎座BL:蝎虎座BL型天體的原型。以前曾經(jīng)被誤認為是變星系統(tǒng)。處于活動星系的中心。中心可能是巨大的黑洞。亮度在幾天可于12-16等的范圍內(nèi)變化。
重要主星:
巴耶恒星命名法中的星:
蝎虎座α/73.76;蝎虎座β/34.42
弗蘭斯蒂德恒星命名法中的星:蝎虎座14.14;蝎虎座24.55;蝎虎座44.55;蝎虎座54.34;蝎虎座64.52;蝎虎座8–雙星系統(tǒng)5.73,6.60;蝎虎座94.64;蝎虎座104.89;蝎虎座114.50;蝎虎座125.25;蝎虎座135.11;蝎虎座145.91;蝎虎座154.95;蝎虎座165.60BL天體:
1929年﹐發(fā)現(xiàn)蝎虎座BL是一個暗弱的﹑變光不規(guī)則的天體﹐只有連續(xù)光譜﹐而且譜線幾乎完全觀測不到﹐當時確認它是一個特殊變星。1968年﹐證認出蝎虎座BL原來是射電源VRO42.22.01的光學對應(yīng)體。近十年來﹐已知有一小群天體具有類似于蝎虎座BL的特征﹐遂把它們定名為蝎虎座BL型天體。到1979年為止﹐已發(fā)現(xiàn)59個。天秤座AP和OJ287都是著名的蝎虎座BL型天體。這類天體的重要特征是﹕射電﹑紅外和光學輻射都有快速變化﹐時標約為幾天到幾個月﹔紅外亮度特別高﹔連續(xù)譜高漲﹐吸收線和發(fā)射線或者沒有﹐或者很微弱﹔偏振度大﹐可達35%﹐并有快速的偏振變化﹐時標約為一天﹔各波段的輻射都是非熱輻射﹐輻射流量密度隨頻率的變化是冪指數(shù)型的﹕S﹐α為頻譜指數(shù)。例如﹐對于蝎虎座BL﹐在射電波段的α=1/3﹔在光學和近紅外波段﹐α=2.2。蝎虎座BL型天體的一些物理特征非常類似于類星體﹑塞佛特星系和N型特殊星系。它們也有較大的紅移﹐例如蝎虎座BL的紅移=0.07。目前都認為它們是遙遠的河外天體。
蝎虎座BL型天體因蝎虎座BL得名。1929年發(fā)現(xiàn)蝎虎座BL是一個光變不規(guī)則、光譜中只有連續(xù)譜沒有線光譜的特殊天體。當時認為它是變星,1968年證實是射電源VRO42.22。
01光學對應(yīng)體。至1979年已發(fā)現(xiàn)了約50個類似天體,統(tǒng)稱蝎虎座BL天體,它們是遙遠的河外星系,能在幾天到幾個月內(nèi),所發(fā)出的可見光、射電、紅外輻射都有快速變化,物理性質(zhì)于塞佛特星系、N型星系、類星體。類星體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fā)現(xiàn)的一種類似于恒星,而在光譜上有巨大紅移的新型天體。1960年,馬修斯和桑得奇找到了射電源3C48,竟然是個很暗、藍色的星。另一顆叫做3C273的射電源也是個很暗、藍色的星。這些射電源看起來象恒星,但又不是通常的恒星人們叫它們“類星體”。
類星體有較大紅移值,大多天文學家認為紅移反映了天體的退行,符合哈勃定律。因此類星體是人類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的天體。例如類星體PKS2000-330,紅移值3.78,推算其距離為360億光年。星體離開我們的速度特別大,例如,類星體3C273退行速度為4740公里每秒,為光速1/6;類星體OQ172退行速度為27,000公里每秒,為光速9/10。類星體亮度驚人,太陽放在的位置,我們就無法看到;銀河系放在3C273的位置,其所有恒星亮度之和不及3C273百分之一。
類星體體積很小,有些只有幾光年的直徑,可能量大得驚人,一顆就可發(fā)出幾百個銀河系的能量,也就是幾千億個太陽的能量。已發(fā)現(xiàn)一些類星體的兩個子源在以高速分離,向外膨脹速度超過光速,最大可達光速十倍。這與廣義相對論矛盾。目前這種超光速之謎仍未有很好解答。一般認為類星體是遙遠的塞佛特星系。
耀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究人員觀測到了一顆距離太陽系不遠的 紅矮星,它釋放的能量相當于數(shù)千次 太陽耀斑釋放能量的總和,是人們所見過的最亮的耀斑。
這顆紅矮星叫作蝎虎座EV,是宇宙中最為普通的一類恒星,質(zhì)量是太陽的1/3。雖然它距離地球只有16光年,但蝎虎座EV由于其發(fā)射出的光線只有太陽的百分之一,因此亮度僅為-10度。這顆星曾有過耀斑記錄,但如此亮的耀斑是史上未見的,它會吹散行星的大氣層,將其表面變?yōu)椴幻?。這次的耀斑甚至可被肉眼觀察到。
4月25日,NASA的太陽風衛(wèi)星首先發(fā)現(xiàn)這一耀斑。不到兩分鐘后,NASA的斯威夫特(Swift)衛(wèi)星的X射線望遠鏡也發(fā)現(xiàn)了耀斑,并迅速將視點轉(zhuǎn)到了蝎虎座EV。當Swift試圖用紫外線/光學望遠鏡觀察這顆星時,耀斑如此之亮,以至裝置為了安全而自動關(guān)閉。來自蝎虎座EV的X射線共亮了8個小時。
蝎虎座EV相對年輕,大概只有幾億歲,就像一個常發(fā)脾氣的小孩。它每四天自轉(zhuǎn)一圈,比每四周自轉(zhuǎn)一圈的太陽快得多,因而產(chǎn)生了比太陽強100倍的磁場,并為巨大耀斑提供了能量。
這次耀斑不可思議的亮度讓Swift可以做詳細的測量,從而給了科學家一個黃金機會去逐秒研究恒星耀斑的變化。因為蝎虎座EV比太陽年輕15倍,它是研究太陽系早期歷史的一個窗口。年幼的恒星轉(zhuǎn)得更快,會產(chǎn)生更強的耀斑。太陽在最初的10億年,一定成百萬次地釋放出強大的耀斑,深深影響了地球和其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