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chuàng),版權歸本所有,歡迎個人轉發(fā)分享。
"我家寶寶現(xiàn)在越來越不聽話了,不把父母說的話聽在心里。"
"他啊,現(xiàn)在真是我說一句他就要頂一句。"
"小小年紀怎么就這么叛逆了呢?小孩子也有叛逆期麼?"
這是我開展了一個線上討論活動時,家長同時間反應出的一個相似情況。根據(jù)家長的反映情況,我專門私信了三位,對她們家寶寶存在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詢問。
孩子頂嘴、不聽管教、沒大沒小,總結來說,就是和家長對著干。
三位都是心急如焚,面對孩子的倔強和不聽權,急火攻心下都是咬牙切齒,忍耐不住急性子上來就是對孩子一陣怒吼訓斥。孩子叛逆,是家長最頭疼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但家長不明白的是,成長過程中所有的叛逆都表示著孩子在長大。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叛逆行為,并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才會有叛逆期,其實叛逆期貫穿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小小年紀開始學會頂嘴和違背父母的指令,也是孩子進入了叛逆期的表現(xiàn)。
那么孩子成長中的叛逆期主要出現(xiàn)在那幾個階段呢?
當孩子從2歲到3歲,是成長過程中的而第一個叛逆期,這是從懵懂無知的嬰兒過渡到幼兒的階段。
當孩子從7歲到9歲,從幼兒過渡到少年,這是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
從13歲到15歲,小小少年開始進入青春期,這就到了第三個叛逆期。
每一個叛逆期都是一次蛻變,對于家長來說是三次不同的挑戰(zhàn),因為這三個時期孩子的叛逆都有不同的特點。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控制情緒,正確引導
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真的是一個行走中的火花石,走哪兒都要蹭出一點兒火花,關鍵就看這火花有多大。但很多家長都存在無耐心的情況,尤其是看到小孩一而再再而三的忤逆自己,那火爆脾氣就上來了,理智都拋去九霄云外,只想給不聽話的小孩一番教訓來以此方式捍衛(wèi)自己的威嚴。
可是往往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只會出現(xiàn)這幾種情況:
孩子委屈的抽泣不止,對家長產生恐懼心理,同時感覺自身的尊嚴受到打擊。
家長發(fā)怒完冷靜下來后,看著孩子委屈的模樣,心里也是一陣懊惱。
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只會導致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加劇孩子叛逆心理!
所以,在孩子做出叛逆舉動時,作為家長,應該努力控制自身的情緒,正確引導孩子。
給大家兩點建議:
這就要求我們不要用過于偏激的語言去對孩子的請求進行否定,而是應該用誠懇積極的鼓勵方式,告訴孩子這個東西并不是必須得到的,也可以有其他的東西來替代。
換位思考,從孩子角度看問題
家長也都是從小孩成長過來的,當孩子叛逆時,我們不妨將自身角色換成其同等角度,去理解孩子作出某項舉動或者有某想法的原因。
這么做的理由就是,當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或者看法時,他們只是在表達自我,他們想要得到的是家長的理解和重視,這也是一種想要吸引家長關注的方法。所以此時此刻我們家長如果可以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去與其進行交流,這就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而并非家長的不耐煩敷衍反駁。
告訴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身需求
孩子是學習者,尤其是在叛逆期的他們,這是他的成長的體現(xiàn)更是一個學習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家長如果對孩子的錯誤舉動進行糾正,可以減少孩子養(yǎng)成錯誤的習慣和不討人喜的性格。
他們的想法都很簡單,只是無意識的用自己的行為去表達自身需求,所以說如果孩子用哭鬧來爭取某個事物的許可權時,家長一定不要心一軟就順從了,這會讓孩子以為哭鬧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變本加厲的應用下去這個錯誤的方法。
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指引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我想法,告訴孩子可以用協(xié)商的方法和家長進行溝通:想要某個東西,為什么?那個東西有什么用?想去做某件事,對于你來說危險么?你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了么?
即使是孩子頂嘴,對你的話進行的反駁,家長也要問出個所以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