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身在日本的魯迅先生被騙母親以生病為由騙回家中,原因就是為了讓他成婚,當時的先生已經(jīng)在外接受了新思想,自然對這些包辦婚姻十分不滿,但他沒有抵抗,像木偶一般他履行了結(jié)婚儀式,而他的原配夫人朱安,從此開始了41年獨守空房的生活,最后臨終前的一個愿望令人落淚。
在舉行這個儀式之前,夫妻雙方連正式的見面都沒有,母親是聽別人說魯迅在日本結(jié)婚了,還生了孩子,一家人在東京散步,這一謠言可是急壞了母親,于是趕緊連哄帶騙的將他召回來逼他完婚。
這樣的成婚方式魯迅十分反感,而妻子聽說魯迅不喜歡裹足的女人,在婚禮的時候穿了一雙里面塞滿棉花的大鞋,不巧的是在下轎的時候鞋子不小心掉了,就這樣一雙小腳暴露在眾人面前,或許也就是從此刻開始,魯迅就沒正眼來看過自己的妻子。
隨著這個儀式的結(jié)束,魯迅只覺得自己的任務(wù)完成了,于是新婚當晚他就搬出了新房。而妻子同為婚姻的被動者,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只能自己坐在房中默默流淚?;楹蟮谒奶欤斞赣诌h去日本,這一走就是3年,朱安這個時候還很有信心,她覺得終有一日丈夫會回來,自己只要堅持守著這個家就好。
于是她專心照顧婆婆,為周家的操勞大小事情,可是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而她也獨守空房長達41年。她的一切婆婆都看在眼里,終于有一次忍不住問兒子:為什么這樣對她,她有什么不好?
魯迅也直接:沒什么不好,就是談不來。而與他能談的來的人在1925年來到了他的身邊,這個女子就是許廣平,他們是師生關(guān)系,談話間的理想和追求都很相似,于是兩個人慢慢的走到了一起。這個時候的朱安才真正的感受到了絕望,本以為可以等回來的丈夫卻站在了別的女子身旁,她對這段婚姻沒有了一點力氣。
1936年,先生去世了,朱安的生活開始陷入困難,在旁人的建議下,她準備出售先生的藏書,眾人聽了這個消息十分驚訝,遭到勸阻的朱安徹底爆發(fā)了:你們總說他的遺物要保存,可是我也是他的遺物,你們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這一句話道出了她一輩子婚姻的辛酸,她一輩子有名無實,無兒無女,卻將自己奉獻給了周家一輩子,甚至將許廣平當做自己的姐妹,連她的兒子也極為厚待們也十分喜歡,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的女人,一輩子卻沒有得到該有的善待。
這個可憐的女人臨終前她哭著說想葬在先生之旁,她想念他,想念許廣平和孩子,這個愿望令人落淚。1947年的一天清晨她孤獨離去,去世時沒人知曉。她可以說是包辦婚姻的犧牲品,一生活了69年,卻孤獨了41年,著實令人同情與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