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個多山之國,境內千峰聳立,萬壑爭輝。這眾多的山脈,有的巍峨壯觀、氣度非凡,有的旖旎秀麗、千姿百態(tài),具有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
古往今來,詩人們留下了無數(shù)詠山佳作,這些作品或為名山增色,或讓一些原本不太知名的山脈因此名揚千里,蜚聲海內。
【黃山】
(元)陳高
自到黃山十馀日,終日飽飯只昏昏。
誰家搗練不停杵,俗吏抱書長在門。
天寒鴻雁滿南國,歲晚梅花開故園。
客里謾將詩慰藉,遣懷不用酒盈樽。
(宋)柳桂孫
翠色沈沈萬樹春,幽懷宜共竹為鄰。
黃山只在闌干外,溪閣云深認不真。
(元)方回
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峰插天翠如剪。
歸心久落故溪云,柁轉不由船不轉。
采茶斸藥呼鄰翁,藉草地寬何不容。
挾兔園冊教兒童,菜飽無異祿萬鐘。
底須太史占星聚,世人尋覓無知處。
海內故人脫相思,江東渭北空云樹。
(明)王恭
與君相識便相知,卻嘆相逢最后時。
滄海幾回明月夜,黃山終負薜蘿期。
秋風野水寒猿斷,落葉荒原吊客悲。
遙想泉臺今不恨,傳家應有鳳毛奇。
黃山
【泰山】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金)元好問
泰山天壤間,屹如郁蕭臺。
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門一何高,天險若可階。
積蘇與壘塊,分明見九垓。
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
秦皇憺威靈,茂陵亦雄才。
翠華行不歸,石壇滿蒼苔。
古今一俯仰,感極今人哀。
奇控忘登頓,意愜自遲回。
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
雞鳴登日觀,四望無氛霾。
六龍出扶桑,翻動青霞堆。
平生華嵩游,茲山未忘懷。
十年望齊魯,孤云指層崖。
青壁落落云間開。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覺胸次高崔嵬。
(唐)李白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去無云中跡。
長松入云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于此煉玉液。
泰山
【衡山】
(南北朝)謝靈運
巖下一老翁,四五年少者。
衡山采藥人,路迷糧亦絕。
遇息巖下坐,正見相對說。
一老四五少,仙隱不可別。
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
(唐)劉禹錫
東南倚蓋卑,維岳資柱石。
前當祝融居,上拂朱鳥翮。
青冥結精氣,磅礴宣地脈。
還聞膚寸陰,能致彌天澤。
(唐)李白
吳江女道士,頭戴蓮花巾。
霓衣不濕雨,特異陽臺云。
足下遠游履,凌波生素塵。
尋仙向南岳,應見魏夫人。
(唐)張喬
入巖仙境清,行盡復重行。
若得閑無事,長來寄此生。
澗松閑易老,籠燭晚生明。
一宿泉聲里,思鄉(xiāng)夢不成。
衡山
【華山】
(唐)王維
西岳出浮云,積雪在太清。
連天凝黛色,百里遙青冥。
白日為之寒,森沈華陰城。
昔聞乾坤閉,造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開拆,大河注東溟。
遂為西峙岳,雄雄鎮(zhèn)秦京。
大君包覆載,至德被群生。
上帝佇昭告,金天思奉迎。
人祇望幸久,何獨禪云亭。
(唐)劉長卿
客路瞻太華,三峰高際天。
夏云亙百里,合沓遙相連。
雷雨飛半腹,太陽在其巔。
翠微關上近,瀑布林梢懸。
愛此眾容秀,能令西望偏。
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陰煙。
會是朝百靈,亦聞會群仙。
瓊漿豈易挹,毛女非空傳。
仿佛仍佇想,幽期如眼前。
金天有青廟,松柏隱蒼然。
(唐)劉禹錫
洪壚作高山,元氣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靈跡露指爪,殺氣見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來托。
天資帝王宅,以我為關鑰。
能令下國人,一見換神骨。
高山固無限,如此方為岳。
丈夫無特達,雖貴猶碌碌。
(唐)李洞
碧山長凍地長秋,日夕泉源聒華州。
萬戶煙侵關令宅,四時云在使君樓。
風驅雷電臨河震,鶴引神仙出月游。
峰頂高眠靈藥熟,自無霜雪上人頭。
華山
【恒山】
(唐)賈島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清)陶澄
恒陽地與塞垣通,山脈紆回指大同。
黑霧不消陰澗雪,翠微時下石壇風。
燔柴有制存周典,持節(jié)無人出漢宮。
幽緲岳靈何所寄,巋然碑版覆苔紅。
(清)顧炎武
曲陽古名邦,今日稱下縣。
岳祠在其中,巍峨奉神殿。
體制匹岱宗,經(jīng)營自雍汴。
鶴駕下層霄,宸香閟深院。
睒?鬼目獰,盤蹙松根轉。
白石睇穹文,丹楹仰流絢。
肇典在有虞,望秩群神遍。
時巡歲即暮,歸格牲斯薦。
自此沿百王,彬彬著紀傳。
恒山跨北極,自古無封禪。
賴以鎮(zhèn)華戎,帝王得南面。
河朔多彊梁,燕云屢征戰(zhàn)。
赫赫我陽庚,區(qū)分入邦甸。
告祈無闕事,降福蒙深眷。
周封喬岳柔,禹別高山奠。
疆吏少干城,神州恣奔踐。
祠同宋社亡,祭卜伊川變。
再拜出廟門,嗚呼淚如霰。
(明)區(qū)大相
官路忽成河,回車就淺莎。
濕云沉井陘,新水下滹沱。
野潤槐煙細,風喧柳浪多。
愁霖非所嘆,勞者易為歌。
恒山
【嵩山】
(唐)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唐)宋之問
家住嵩山下,好采舊山薇。
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歸。
(唐)李白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唐)陳羽
嵩山歸路繞天壇,雪影松聲滿谷寒。
君見九龍?zhí)渡显?,莫辭清夜訪袁安。
嵩山
【廬山】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唐)張繼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并發(fā)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佳句向誰傳。
(南北朝)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
但欲掩昏旦,遂復經(jīng)圓缺。
捫壁窺龍池,攀枝瞰乳穴。
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
巒垅有合沓,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廬山
【五臺山】
(清)顧炎武
東臨真定北云中,盤薄幽并一氣通。
欲得寶符山上是,不須參禮化人宮。
(明)陸深
五云常覆五臺端,天近清都特地寒。
澗道千年冰未化,林梢一夜雨初干。
黃河紫塞依依見,碧殿朱樓面面看。
萬壑千巖青未了,更從高處望長安。
(清)陳裴之
映日流輝艷綺霞,山莊移自梵王家。
九天湛露凝仙掌,一路春風護屬車。
照影綠環(huán)靈沼水,分看紅出苑墻花。
宸游玩物非無意,定有遺芳望翠華。
(明)胡應麟
掛錫辭吳嶠,支筇入晉關。
秋風秋葉里,獨向五臺山。
五臺山
【普陀山】
(元)黃鎮(zhèn)成
一片云帆駕渺茫,東臨絕島拂扶桑。
九天波浪隨星客,萬壑魚龍覲水王。
日觀遠開溟澥動,云臺倒浸白花香。
候神海上應相見,為覓安期卻老方。
(宋)王安石
山勢欲壓海,禪扃向此開。
魚龍腥不到,日月影先來。
樹色秋擎出,鐘聲浪答回。
何期乘吏役,暫此拂塵埃。
(宋)李彭
蠹簡聊寬岑寂,榴花頗慰榛蕪。
莫問草玄上白,須令看碧成朱。
(明)沈明臣
三神山遠不能尋,惟有洛伽名古今。
萬里扶桑開四照,九天靈鷲削孤岑。
一枝鸚鵡多饒舌,遍海蓮花不染心。
謁罷潮音靈洞口,皈依愿發(fā)晚濤深。
普陀山
【峨眉山】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唐)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息。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儻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唐)司馬曙
太一天壇天柱西,垂蘿為幌石為梯。
前登靈境青霄絕,下視人間白日低。
松籟萬聲和管磐,丹光五色雜虹蜺。
春山一入尋無路,鳥響煙深水滿溪。
(宋)程公許
返照中巖渡,峨眉分外清。
一彎新吐月,共我兩忘形。
露下沙逾白,宵寒酒易醒。
荻花風索索,擁被不堪聽。
峨眉山
【九華山】
(明)吳兆
望江亭望晚江晴,颯颯秋兼風水聲。
寺隔數(shù)峰猶未到,禪燈幾點翠微明。
(明)王守仁
維舟谷口傍煙霏,共說前岡石徑微。
竹杖穿云尋寺去,藤筐采藥帶花歸。
諸生晚佩聯(lián)芳杜,野老春霞綴衲衣。
風詠不須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輝。
(元)吳師道
輕舟下池口,遙望青陽郭。
云間見九華,爭先出鋒鍔。
參差敔背缺,峭銳圭首削。
竹箭拔春芽,芙蓉攢秋萼。
奇姿信明麗,遠勢仍聯(lián)絡。
下有巖谷幽,真靈諒茲宅。
詭哉末世士,強以名號托。
丹崖不受滓,青峰鎮(zhèn)如昨。
千載知屬誰?含情寄冥漠。
(宋)程俱
卷簾坐對江南山,掠眼送青來亹亹。
云泉肺腸久厭飫,掛頰悠然聊復爾。
奇峰遠澹忽四五,爽秀骎骎逼窗幾。
平生九華盛名下,一見定知真是矣。
非關目力睹天奧,正覺群山如聚米。
好人好人有高韻,不獨江州孟公子。
直緣佳處無仕徑,落莫道邊同苦李。
大是忘年耐久交,藜杖青鞋結終始。
九華山
【武當山】
(唐)戴叔倫
我身本似遠行客,況是亂時多病身。
經(jīng)山涉水向何處,羞見竹林禪定人。
(明)史謹
萬壑千厓曉霧消,琳宮弘敞映仙桃。
路通絕頂青冥闊,鳳噦朝陽紫殿高。
林下每看羊化石,松間時見鶴歸巢。
我今欲借登山屐,來訪安期不憚勞。
(元)張仲深
夜深忽夢雙鶴來,夢回但見山容開。
侵山故故入山去,雪埋老樹深莓苔。
倚花問鶴鶴無語,劈琴刲鶴和花煮。
定知一食生羽翰,飛去蓬萊聽風雨。
(明)黃廷用
平生性僻耽名岳,今日探玄有路通。
絕磴千盤凌過鳥,危欄萬丈鎖飛虹。
登天杳在煙霞里,謁圣翛然蓬島中。
安得芒鞋分半榻,尋源采藥老春風。
武當山
【武夷山】
(唐)李商隱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幾時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
(宋)朱熹
屹然天一柱,雄鎮(zhèn)斡維東。
祇說乾坤大,誰知立極功。
(元)雅琥
笙鶴遼天杪,仙家宴幔亭。
鯨波一浸碧,蟻垤九煙青。
洞閟秦人蛻,壇留漢祀星。
余方有公事,未得叩巖扃。
(明)徐渭
雙峽凌虛一線通,高巔樹果拂云紅。
青天萬里知何限,也伴藤蘿鎖峽中。
武夷山
【終南山】
(唐)李世民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
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
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
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唐)張喬
帶雪復銜春,橫天占半秦。
勢奇看不定,景變寫難真。
洞遠皆通岳,川多更有神。
白云幽絕處,自古屬樵人。
(唐)王貞白
終朝異五岳,列翠滿長安。
地去搜揚近,人謀隱遁難。
水穿諸苑過,雪照一城寒。
為問紅塵里,誰同駐馬看。
終南山
【青城山】
(宋)范成大
萬里清游不暇慵,雙旌換得一枝筇。
來從井絡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內閑身輸我佚,山中佳氣為人濃。
題詩試刻巖前石,付與他年蘚暈重。
(宋)陸游
閱邯鄲夢境,嘆綠鬢、早霜侵。奈華岳燒丹,青溪看鶴,尚負初心。年來向濁世里,悟真詮秘訣、絕幽深。養(yǎng)就金芝九畹,種成琪樹千林。
星壇夜學步虛吟。露冷透瑤簪。對翠鳳披云,青鸞溯月,宮闕蕭森?,樅环庾嗔T,自鈞天帝所有知音。卻過蓬壺嘯傲,世間歲月骎骎。
(宋)程公許
一徑石墻分竹色,兩橋澗水和松風。
山靈憐我嗜幽勝,洗出林巒晚照紅。
(宋)趙抃
三十六峰峻,維岷在蜀奇。
方行刺史部,重款丈人祠。
凍雪諸蕃隔,晴云六面披。
訪山窮寶洞,敕鬼覘豐碑。
泉落寒崖響,蘿依古木垂。
良工存舊筆,老叟琢新詩。
陟險齊雙屐,逢幽鼓七絲。
盤桓不忍去,還作更來期。
青城山
【昆侖山】
(元)王哲
扶桑日出分明照,蓬島相鄰。若要親親。除是清閑只一身。
逍遙無事方能到,俯瞰迷津。煉就重繞,頂上孤峰現(xiàn)寶珍。
(明)張弼
首路昆侖頂,狄公安在哉。
斬關深夜入,犒宴上元開。
蠻寨威猶懾,炎邦勢可回。
千秋誰復振,寒日下荒臺。
(唐)張籍
昆侖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游。
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郁林洲。
金環(huán)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
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
(唐)李賀
昆侖使者無消息,茂陵煙樹生愁色。
金盤玉露自淋漓,元氣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龍鱗下紅枝折。
何處偏傷萬國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昆侖山
【太白山】
(唐)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
(唐)賈島
剃發(fā)鬢無雪,去年三十三。
山過春草寺,磬度落花潭。
得句才鄰約,論宗意在南。
峰靈疑懶下,蒼翠太虛參。
(唐)林寬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
頂上多靈跡,塵中少客知。
懸崖倚凍瀑,飛狖過孤枝。
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詩。
(清)張問陶
形勢抗西岳,尊嚴朝百靈。
雪留秦漠白,山界雍梁青。
鳥道欺三峽,神功怯五丁。
峨眉可橫絕,歸夢記曾經(jīng)。
太白山
【長白山】
(清)沈承瑞
帝業(yè)荒東北,茲山實效靈。
龍形蟠大野,云氣撼滄溟。
水瀉雙流白,天開萬古青。
何年駐鑾蹕,珥筆侍仙廷。
(明)薛瑄
山回長白重經(jīng)過,十世懷賢意若何。
飯粥事空荒古寺,讀書聲歇暗煙蘿。
中朝德業(yè)應難及,西夏勛名更不磨。
向晚憑誰話憂樂,柏臺清夜月明多。
(清)玄燁
名山鐘靈秀,二水發(fā)真源。
翠靄籠天窟,紅云擁地根。
千秋佳兆啟,一代典儀尊。
翹首瞻晴昊,岧峣逼帝閽。
(元)劉敏中
長白汝來前,問汝何年有。只自云間偃蹇高,不肯輕低首。
我即是中庵,汝作中庵友。怪得朝來爽氣多,浮動杯中酒。
長白山
【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南北朝)謝脁
茲山亙百里,合沓與云齊。
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
上干蔽白日,下屬帶回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聳復低。
獨鶴方朝唳,饑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雖紆組,兼得尋幽蹊。
緣源殊未極,歸徑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竟已矣,茲理庶無暌。
(明)鐘芳
何地堪登眺,昭亭合暮謳。
天空馳遠思,川逝滌新愁。
客拜梅公冢,詩傳謝氏樓。
此中如傳舍,未必苦相留。
(明)程敏敏
青山一萬仞,我愛敬亭名。
勝槩一千里,分疆及數(shù)城。
不夸游目騁,轉覺道心生。
李白題詩在,風流續(xù)未成。
敬亭山
【崆峒山】
(清)譚嗣同
斗星高被眾峰吞,莽蕩山河劍氣昏。
隔斷塵寰云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
松拿霄漢來龍斗,石負苔衣挾獸奔。
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源。
(明)歐大任
軒轅曾問道,宅自至人開。
白犬高云下,玄珠赤水來。
花深飄絳節(jié),草暖積香臺。
西去襄城近,還尋大隗回。
(明)趙時春
宇宙開群象,山川兩雄。
行行自夐絕,種種各難同。
水激石崖劃,云來山氣融。
崇巒接井鬼,奔浪注霓虹。
俯瞰涇如帶,遙連隴似騣。
谷馀漢帝米,鼎峙楚王宮。
馬渡青霞外,人行翠黛中。
委蛇拔地軸,笑語驚天翁。
捫壁學猿攫,穿巖似蟻攻。
片云流谷雨,亂壑響松風。
日月分高下,郊原見始終。
禽聲頻慰耳,樹色屢凝瞳。
足困思杯酌,瞻遙喜歲豐。
垂名百代下,回首萬緣空。
無用木虛腫,能言鳥脫籠。
尚憐周道近,或爾夢飛熊。
(宋)李樸
云根秀出碧芙蓉,煙晃霞飛瑞靄中。
地脈九枝龍奮蟄,天河一派練橫空。
崆峒山
【白云山】
(唐)李商隱
瀑近懸崖屋,陰陰草木青。
自言山底住,長向月中耕。
晚雨無多點,初蟬第一聲。
煮茶歸未去,刻竹為題名。
(明)龐嵩
玉宇秋澄總巨觀,冠童相伴老懷寬。
登高漫借東山屐,對泣偏羞南楚冠。
芋碗茶香詩吻潤,菊杯云浸酒脾寒。
傳心有訣鐫臺石,凈掃莓苔一再看。
(宋)袁瑨
策杖白云岑,云深不知處。
恍見云中君,白云鄉(xiāng)里住。
舉手弄行云,招我登云路。
漫漫云路長,愿乘黃鶴馭。
黃鶴不復回,白云自來去。
(宋)楊杰
買得青山不用錢,金沙門外草綿綿。
黃梅老令醉欲倒,擬借白云今夜眠。
白云山
【雁蕩山】
(宋)李光
夢想清游覺又非,十年云水與心違。
名山今屬分符客,不羨凌空振錫飛。
(宋)林景熙
驛路入芙蓉,秋高見早鴻。
蕩云飛作雨,海日射成虹。
一水通龍穴,諸峰盡佛宮。
如何靈運屐,不到此山中。
(宋)徐熙
我來無一語,閑認昔游蹤。
誰種路傍樹,卻遮山上峰。
潭乾沉石露,人立去禽沖。
樵說仙橋險,因思在上封。
(明)高攀龍
昔我愛邱山,名勝土夢想。
去去三十年,塵事空鞅掌。
茲游愜始愿,千里遂獨往。
望山屢馳騖,入谷轉疑恍。
仰觀秋瀑飛,頫聽潭流響。
陽崖峙雄突,陰洞藏奇敞。
幽尋碧澗底,遐矚紫霄上。
春風蕩輕陰,百里見開朗。
青丹未可圖,文翰誰能髣。
棲心愿止托,回首空悵怏。
勝地古今存,浮生俄頃賞。
安得結茅廬,于此一偃仰。
雁蕩山
【龍虎山】
(唐)吳筠
道士身披魚鬣衣,白日忽上青天飛。
龍虎山頭好明月,玉殿珠樓空翠微。
(唐)李翔
東漢天師直下孫,久依科戒住玄門。
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無人見不尊。
三洞吏兵潛稽首,六宮魔幻暗銷魂。
可能授與長生箓,浩劫銘肌敢忘恩。
(宋)江萬里
鑿開風月長生地,占卻煙霞不老身。
虛靖當年仙去后,未知丹訣付何人。
(宋)白玉蟾
兩三條電復無雨,六七點星微上云。
鞭起臥龍我騎去,揮戈叱問五雷君。
龍虎山
【六盤山】
(清)梁聯(lián)馨
繞徑寒云拂步生,巑岏青嶂壓孤城。
東連華岳三峰小,北擁蕭關大漠平。
山外煙霞閑隱見,世間塵土自虛盈。
勞人至此深惆悵,樵唱悠悠何處聲。
(元)李裕
曉度六盤嶺,崎嶇三十程。巖泉近耳響,林鳥傍人鳴。
使旆鉆云過,肩輿沖雨行。誰知絕頂上,天色自晴明。
(清)李華春
策馬山城曉倍寒,紆回驛路入云端。
作書休與家人寄,冒雨沖風過六盤。
(明)陳誠
行盡平川過六盤,亂峰高下勢巑岏。
雪消云敞天初霽,沙暖泥融地未干。
路險難嗔官馬瘦,風高偏覺客裘寒。
大行蜀道應同語,華岳匡廬好共看。
六盤山
【巫山】
(五代)李珣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唐)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
楚魂尋夢風飔然,曉風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唐)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聲夢里長。
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風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懷宋玉,訪古一沾裳。
(唐)孟郊
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
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