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中,德國聯合意大利,日本組成法西斯軸心國,再加上幾個傀儡政權對抗全世界,他們約定,日本占領太平洋、澳大利亞及東亞地區(qū),德國和意大利占領歐洲、中亞和非洲,最后兩邊會師印度,再北上進攻蘇聯。如意算盤打的很好,但到二戰(zhàn)結束,他們連一半的任務都沒完成。
戰(zhàn)爭到了中期,歐洲大部分已經被德國占領,意大利也控制了北非和部分中亞地區(qū),但由于英吉利海峽的緣故,希特勒對英國不得不用勸降的策略,結果當然是無用的,于是他轉頭打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百萬德國雄獅開始進攻蘇聯,決定吞下這個最難啃的骨頭。
本來希特勒的計劃是讓日軍從中國東北北上,牽制蘇聯西伯利亞地區(qū)的兵力,讓蘇聯首尾不能兼顧。但日軍和蘇軍交了一次火慘敗后,日軍就不敢再進攻蘇聯。再加上當時中國大陸的戰(zhàn)況陷入焦作,于是日軍只能南下東南亞開辟新戰(zhàn)場,掠奪資源,但在這之前,他們決定震懾一下美國,讓他們不敢插手東南亞的事情,于是“偷襲珍珠港”時間爆發(fā)了。
很多人認為這是日軍在二戰(zhàn)中最大的敗筆,但以當時的情況來說,日軍的目的達到了,他們在東南亞的行動,半年時間里美軍都沒來干涉,但是緩過神來的美軍還是讓日軍后悔,而當時的希特勒得知后,氣的直咬牙,說“就像掉入陷阱的蠢豬”來比如日本當時行為,可能豬隊友這個詞就是從這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陷阱美軍布的很好,成功參戰(zhàn),獲得的利益自然不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