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聯(lián)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xié)會旅游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永久舉辦地?!笆澜缱蠲蕾愂隆钡氖澜缗泳徘蝈\標賽于2014年在桂林舉辦。中國首個以城市為單位建設的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qū)。并于2012年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
桂林地處廣西東北部,是桂東北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中心。貴廣高鐵的建成,與長沙、南寧、貴陽、廣州等距3小時經(jīng)濟圈,將成為連接湘、桂、黔、粵4省區(qū)乃至西南、中南、華南地區(qū)的交通樞紐。
桂林北接湖南貴州,西面與南面與柳州市相連,東面與賀州市毗鄰,區(qū)位條件非常優(yōu)越。桂林市屬山地丘陵地區(qū),為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guī)r經(jīng)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huán)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桂林市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900毫米,全年無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50小時以上,平均溫度19°C,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著名景點
陽朔——以風景秀麗著稱的陽朔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桂林市區(qū)南面,屬桂林市管轄,縣城距桂林市區(qū)65公里。建縣始于隋開皇十年(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縣總面積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萬公頃,全縣總人口30萬人,轄6鎮(zhèn)3鄉(xiāng),有漢、壯、瑤、回等11個民族。
漓江——位于華南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部,屬珠江水系。漓江發(fā)源于“華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嶺漓江見聞貓兒山,貓兒山是個林豐木秀,空氣清新,生態(tài)環(huán)境極佳的地方。漓江上游主流稱六峒河;南流至興安縣司門前附近,東納黃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稱溶江;由溶江鎮(zhèn)匯靈渠水,流經(jīng)靈川、桂林、陽朔,至平樂,匯入西江,全長437公里。從桂林到陽朔約83公里的水程,稱漓江。
九牛戲水(黃牛峽)——漓江流經(jīng)此處,方向陡轉,流分為二,將山前的江灘分為三個小洲,江水拍擊三個洲頭,洲上綠草如茵,蘆竹交錯,偶見牧童悠閑。江中有九塊石頭,傳說為九頭牛所化,故稱“九牛戲水”。
半邊渡——半邊渡離繡山約2公里處,江左岸有一駝形石山。這里石壁險峻,
桂林草坪
峰巒如朵朵出水芙蓉,倒映于綠波碧水之中,正是“此地江山成一絕,削壁成河渡半邊。”
草坪——位于漓江東岸,距桂林市南29公里,古時為水路驛站。這里群峰屏立,中有一平塢。如果沿著西岸如屏似障的削崖繞塢而行,您會看見奇特的風景。
楊堤風光——在漓江西岸的鴛鴦灘下,距桂林約46公里處。楊堤兩岸翠竹成林,連成十里的綠色翠屏,搖曳在青山、秀水、飛瀑、淺灘之間,給人以清幽、寧靜之感。
浪石風光——在漓江左岸林茵翠海中,可見青磚黛瓦村舍依江而立,叫浪
桂林浪石風光石村。到此,就進入漓江景區(qū)的山水精華所在,兩岸奇峰羅列,水曲天窄,右岸有大黃山、文筆峰、筆架山、獅子山等,高低錯落;左岸有觀音山、白兔山、金雞嶺等,千姿百態(tài)。游覽至此,但知船伴山行,不覺山回浪轉,前望水穿江峽,旁視峽襯帆影;或則云遮霧繞,煙波渺渺,山川隱約,幻景天成。
九馬畫山——在漓江東岸畫山村附近,距桂林約60公里處。它五峰連屬,臨江石壁上,青綠黃白,眾彩紛呈,濃淡相間,班駁有致,宛如一幅神駿圖,因有九馬畫山之名,簡稱畫山。九馬栩栩如生,神態(tài)各異,或立或臥,或奔或躍,或飲江河,或嘶云天,正是“馬圖呈九道,奇物在人間”。關于此景,清代詩人徐沄曾賦詩贊嘆:自古山如畫,而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
黃布灘——黃布灘因灘底有一塊米黃色的大石板,似一匹“黃布”而得名。漓
信息來源:浙仁旅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