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綠標,可收聽主播 蘇洋 的朗讀音頻
文 | 虢雪
根據以往的經驗,絕大多數人的春節(jié)假期恐怕都是這樣度過的:
晚上熬到一兩點,早上起床就中午;
狂吃海喝沒忌口,每天至少胖半斤;
聚會牌局連軸轉,醉生夢死任性嗨……
總結起來就是:一路睡過去,一路吃過去,一路玩兒過去,一路吃睡玩過去。
這種不斷重復,無聊又乏善可陳的方式,難道還要繼續(xù)么?
想要建一座漂亮的房子,你首先需要有一張圖紙。
一個好的假期也需要精心地規(guī)劃。
在這里,我總結了一份“春節(jié)假期必做的8件事”清單,或許你可以一試。
只讀一本感興趣的書
在這里,我用了一個“只”字。
據我對周圍朋友同事的觀察,很多人都希望在假期里對自己進行“充電”,在回家的時候行李箱里往往會帶上4、5本專業(yè)書。
可結果卻是,短短7天的假期,根本來不及看完這些內容,很多書剛翻開,就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擱在一邊再也沒有讀下去。
導致的結果是:滿懷信心地帶回家,走的時候原封不動地帶回去。
過分貪多反應出一個人心靈的貧瘠。
大可不必通過這樣的方式去獲得安慰。提前挑選一本不那么厚,自己早就想讀但沒來得及讀的書,利用這七天讀完。比起那些厚重乏味的書籍,你會發(fā)現你能輕松地讀完它,此時不僅能產生一種余味無窮的閱讀快樂,更能極大地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你一定要相信:讀書和不讀書的假期,一定是不同的。
別嫌一本書少,你細想下,恐怕自己這一年來也沒完整地讀過一本書了吧?
讀完一本書,就是賺到一寸光陰。
你必定會對這個假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兒時的母??纯?/span>
“春節(jié)四大件兒”:飯局、牌局、嗨歌、熬夜。
有時想想,其實挺沒意思的。
去年春節(jié)前,小學班長建了一個群,把當年一個班的同學都拉了進來,他們當中,大多數已經為人父為人母。有人提議:回小學去看看。
那天是大年初三。
趕巧,學校傳達室兼小賣鋪的吳大爺值班,沒聊幾句他就算出了我們畢業(yè)的年頭和認出了我們其中的幾個人。
大家在教室外面隔著玻璃指當初自己的座位,在操場的乒乓球臺上合影留念,走的時候每個人還在小賣鋪里買了好多小時候吃過的零食。
有時候,我們走得太快太遠,常常會忘記當初為什么要走這條路。
在這些熟悉的環(huán)境里,你可以用另一種視角觀察這個世界、審視你的人生。
那是一種無形的感召,它提醒著當初離開的每個人:無論世事何等蕪雜,不管人心多么叵測,別忘記時時擦拭那顆赤子之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回母??纯窗?。
參加一場同學聚會
去年二維碼藏紅包流行起來。同學會上,我們初中班長在當初班花的臉上藏了一個五塊錢的紅包,于是十幾個奔三的漢子拿著手機追著班花掃她的臉,把酒店的服務員都看傻了。
有沒有錢,混得好不好,都要去參加一場同學會。
過去了這么久,彼此都過得怎么樣?每個人都在忙些什么?
你會發(fā)現:通過別人,我們往往能更直觀地了解自己。
什么地方不如別人,什么地方做得還不錯。
一個人時間長了,總是時而自命不凡,時而自卑怯懦地妄自菲薄。
聊聊某個大家一起起過外號的老師,聊聊當初那些難以忘懷的趣事,聊一聊畢業(yè)以后的人生軌跡,聊聊各自的工作和家庭……
任何的梳理,都是一種慰藉。
有時候你會發(fā)現,聊的可能永遠都是那幾件事,似乎每年都會說一遍,但每次總能引發(fā)所有人的共鳴。生活中,有嚼勁兒能反復咀嚼的事情越來越少,那些經過時間沉淀下來的東西才是真正價值連城的“干貨”。
陪父母家人看一場電影
去年過完年回北京,跟前同事迪迪一起吃飯。
他忽然感慨地說:“我怎么也想不到,就只是陪他們看了一場電影,我媽就跟我念叨了一星期?!?/span>
春節(jié)期間,迪迪忽然心血來潮,帶著爸媽去市里看了一場3D電影。
從電影院出來,迪迪的爸爸說:“我跟你媽快二十年沒進過電影院了,現在的電影比當年好看多了!都3D了,里面的人就跟在你眼前一樣,等下一年你回來我們再來看。”
“我覺得他們太容易滿足了,忽然發(fā)現陪伴他們的時間太少了?!?/span>
爸媽在慢慢變老,他們的世界也變得越來越小,所以假如有時間多陪陪他們,多帶他們走進你越走越大的世界里。可以是一場電影,也可以是KTV里的老歌串燒,總之,不要吝嗇,把你的世界里的精彩,和他們一起分享吧。
就像你小時候,他們帶你去游樂場一樣。
來一次登高
吃了那么多好吃的,當然要動一動。
以前每年過節(jié)的時候,我們都會一家老小同時叫上街坊四鄰去登高。
在山下買上幾節(jié)甘蔗,幾百米的山包三四個小時就能往返,家長會讓孩子們在沿途用過石頭累出一個個石碓來,寓意“山上壘個尖兒,回來當大官兒”。
登到高處,俯瞰大地能讓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
一切的煩惱此刻都會煙消云散。
一次短途的郊游或者踏青也不錯。
總之,讓自己變得“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吧。
“斷舍離”,整理好自己的心情
剛剛過去的一年有哪些東西需要“斷舍離”,新的一年有哪些新的目標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在這個節(jié)點上,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和心情。
可以約上一個知心的好友長談,也可以去拜訪曾經的老師求教疑惑。
一間房子及時扔掉不必要的東西,可以容納更多的陽光和新鮮空氣;一個人只有不斷清零那些負面的、消極的、冗雜的事情,才能接納更多積極的、陽光的、充滿活力的東西。
一個人的疲憊感,往往是因為他背負了太多不必要的東西。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全副武裝,而是輕裝上陣。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去迎接新的機遇吧,去面對新的挑戰(zhàn)吧,不要在風華正茂的年紀活出了一幅油膩頹喪的樣子,讓你的身上時時刻刻保留一份“少女感”和“少年氣”。
你的世界觀,才是你打敗這個世界的武器。
控制自己的體重
雖然老話說:每到過節(jié)胖三斤。
但過一場節(jié)下來,三斤往往只是大多數人的起步數。
暴飲暴食的程度從另一方面反應出一個人自律的程度。
之前見過很多人,過完年來單位上班,一臉“橫”肉,整個人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因為體重的失衡也帶來了情緒上的變化,令人產生抑郁和頹喪的情緒,繼而影響工作。
少一些油膩,多一些約束。
不要讓你的體重徹底“放飛自我”的飆升,嚴格控制它保持在健康的指數范圍內。
身體需要你精心打理,因為未來能幫助你贏得成功和贊譽的有很多因素,而這些因素里,可能唯獨沒有的,就是脂肪。
盡可能地多陪在家人身邊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家都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大年三十晚上早早拜訪完好友同學,然后早早地回家陪父母孩子看春晚。
和家人在一起靜靜地守歲,應該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吧。
有時候,爸媽總是對我說:“你同學來找你,你就去跟人家玩兒吧,一年也見不上一回?!?/span>
這個時候,我們大可不必聽他們的建議,宅在家里就對了。
世界上,最珍貴的就是陪伴。
因為所有的陪伴,都是倒計時——
我們陪伴父母,因為父母終有一天會先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陪伴愛人,因為余生短暫,每一天都不應該被辜負;我們陪伴孩子,因為終有一天,會是永別。
不管父母是不是嘴上嫌棄你,盡可能多在家里,多在他們身邊陪陪他們吧。
為什么要好好過年?
因為有值得回憶的往事,因為有值得陪伴的人,因為有值得被犒賞的自己,所以我們和最親近的人相聚在一起,和最熟悉的環(huán)境熱情對話,和一切不開心的日子握手言和,和一切難忘懷的憧憬相逢會師,所以,我們不遺余力,在新年到來的時候,為舊時光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為新時光許下美好的愿景……
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回答。
作者:虢雪。